横穿克里塞 第13章之:藤县、党洲岛、濛江墟 | 1882年英国探险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04:01 1

摘要:英国探险家,《泰晤士报》记者柯乐洪(Archibald Ross Colquhoun, 1848-1914)的1883年写成名著《横穿克里塞——从广州到曼德勒》(Across Chrysê: Being 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

编者按:

编者按:英国探险家,《泰晤士报》记者柯乐洪(Archibald Ross Colquhoun, 1848-1914)的1883年写成名著《横穿克里塞——从广州到曼德勒》(Across Chrysê: Being 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f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Border Lands from Canton to Mandalay,1883),全书分两卷一共77章,记录作者一行1881年至1882年之间,深入中国,对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进行旅游和考察。本站节选书中涉及广西部分(西江流域沿岸),即第11章至第38章部分(共27章)连载分享,供读者学习参考使用。全书翻译和注释部分为张江南。文稿来源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中文版,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者删除。

▲柯乐洪绘像

▲《横穿克里塞——从广州到曼德勒》第一版封面

第十三章

对中国服装的描述——“无底马裤”——辫子——周船长眼亮了——参观炮艇——文盲船长——看香——藤县——无法无天的城镇——与北河交易——航运——到北河一路的海关——文庙——党洲岛——典当行——濛江墟——村校——臭名昭著的恶棍——果园和果圃——食物便宜但不充足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很习惯穿中式衣服,开始穿出“气派来了”,考虑到一个人要经历的彻底蜕变,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服装包括一条白色或者蓝色特别宽松的棉裤,其上我们用一对肉色或者黄色丝绸的绑腿前方高处,后方低处绕着脚踝绑住,形成与“无底马裤”截然不同的外观[很像托马斯·卡莱尔在《旧衣新裁》(Sartor Resartus)①里提到的老式德国服装]。我们也穿中式的袜子和鞋子,一件长布蓝衫,很像男式长睡衣,从侧面扣起,下面穿一件白色短上衣,短衣外面是一件宽松有衬垫的丝绸外衣,领子可立可伏。最特别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戴一顶瓜皮帽,帽子下面附着中国人必有的东西,辫子。

为了遮阳,我们戴上直径三十英寸的巨大草帽,草帽很重,但绝对和木髓遮阳帽或者印度头巾一样凉快。周船长每天早上都带着愉快的微笑和我们打招呼,他看着过往的船员或者岸上的村夫甚至几乎无法转身,但还没有表现出让他不自在的好奇心,眼睛里就发出光,我敢肯定当他发觉人们认不出坐在甲板上两个年过中年镇定自若的含(Ham)的儿子②时会开心地吃吃直笑:这两个外国的“恶鬼”带着隐藏的仪器,沿江而上是他们有利可图但令人烦恼的任务。

一天傍晚,我们参观了炮艇。这是一条外观整洁的船,带有对中国船只来说尖利的线条,有一根高高的桅杆,显然是为了快速航行而设计的。船上唯一的房间是船尾的一间小船舱,归船长使用,船长是军队派遣的非委任官员。船上最主要的东西是三门英国制造的加农炮,一门上写着OLD,它确实够老了。船上的旗帜表明他们属于哪一营。这些人没有穿制服,但船还算整洁,除了一捆板鸭,这是最令人不悦的东西,还有一些猪肉,也并不让人更舒服。

船长是一个质朴、没多少教养的老绅士,因为他长官令人厌恶,他被要求写下前方城镇的名字时,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他崩溃了,为他着想真希望“凭着天性而能读写”,正如狗不理(Dogberry)所言。卫兵在警卫,计时使用上面用黑点标记燃烧时间的香。

第二天一早我们经过几座位于河流南边或者右岸的岛屿③,礁石露出水平线,遮住远处的藤县(Tang—yuen,Tang—hien)这一地方以无法无天著称,但这在一条以此为法则而无例外的河流上也算不上有多特别,这种地方“如同瓦尔拉姆布罗萨(Vallambrosa)的落叶一样繁多”。

位于东京湾(Tonquin Gulf,通商口岸)的北河(Pak—ho)与此地之间的小额贸易由小河航运沟通,只是在郁林州(Wu—lin—chau) 和北流(Peh—liu)之间有一天转载行程。但这些溪流只能行小船,由于水道天然蜿蜒曲折,郁林州的水道长度和航运让这条商业路线变得不重要,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从北河(Pak—ho)来的距离与到广州的距离差不多相等,但从广州来的路程要花更长时间,因为必须克服强劲的水流。关卡缴税的频率差不多,即北河和藤县之间有四处。这座城镇独特之处只有背景红色砂岩的山峰和河对岸紧挨着城镇的五层宝塔。一处小村子附近有一座寺庙,称为文昌庙或者文庙③。

我们下一处经过的是党洲(Tung—chow)岛(大约三分之一英里长),其上大约十英里处江的北岸坐落着濛江墟(Mong—kong),这个镇无关紧要,引人注目的是其无处不在的典当铺,高大威武,在其他建筑中鹤立鸡群,仿佛封地一般。濛江墟是一个没有围墙普通的城镇,也没有商业,透露出一股贫寒的气息,没有什么像样的官员,由关卡官员负责管理。这块地方也是“无法无天之地”,因此一直陪着我们的炮艇船长让我们看梧州知府的指示,信中要阻止我们在濛江墟上岸。如果我们上岸,要派一名穿制服的警卫陪伴我们,这份热心的关照让人感动!显然,广西的恶名名副其实。

尽管恶名昭著,但在广西的每一个村子,每一群住宅,都有自己的乡校,广东省也如此。

如果说濛江墟自身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那么镇子所在之地却有最优美的风景。镇子建在一块小平原上,群山从江边退了回去,红色的山峰成了背景,往东是层层群山。江的另一边群山从好几个地方伸到江边,形成水流侵蚀的断崖,周围江水湍急强劲。

尽管这条江上食物主食价格低廉,但我们被账单的数量吓坏了,离开广州时我们每样东西都存储了一些。中国人操纵账单的惊人灵巧出类拔萃,是我在世界任何地方闻所未闻。最终人们对中国的看法将和哈姆雷特对他祖国的看法一样——

丹麦没有一个地方可供恶棍安生,

除非他是恶棍中的恶棍。

我们经常钓鱼,但不是每一天。一些品种非常好,特别是青鱼,一种有斑点的鱼,有点像鲑鱼,一点不像人们抱怨的,说中国鱼没有滋味。

再走几英里,水果渐渐多起来,这条河下游没有的果园在这里越来越多。沿途大部分村庄只有村子周围有零星种植的果树,但现在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果园,有橙子、荔枝、柚子,以及一种称为杨桃的水果,甘蔗到处都是,但现在是早春,很遗憾,我们连李子、桃子、瓜、梨、芒果、黄皮、龙眼和葡萄的影子都没见到。

沿江而上,水稻种植越来越少,玉米是主食,间杂南瓜,这对多山、耕地数量不足的广西很适合。猪肉、家禽、鸡蛋、烧柴并不贵。

尽管食物价格低廉,但有必要说明的是数量绝对不充足,我们陆地旅行时发现,江上旅行应该在较大的城镇补充给养,但这只有集市天才可能,这里每五天一次集市。

注释

①《旧衣新裁》(Sartor Resartus,又名《衣裳哲学》)此书文笔辛辣、幽默,把自传和德意志哲学奇妙地混杂在一起。其主题是:人类最深刻信念的各种理智形式已经死亡,必须寻找适应时代的新形式。但这种新的宗教体系的知识内涵是很难懂的。作者曾说:“要用新的神话、新的媒介和衣服来具体表达宗教的神灵。”——译者注

②含,或者翻译为含姆(希伯来语:Ham),《圣经》创世纪和《古兰经》中人物,挪亚的儿子,兄为闪,弟为雅弗。他曾与父母、兄弟、妻子和兄弟的妻子共八人进方舟,避过洪水灭世。其后上帝赐福给挪亚和三兄弟,并以彩虹立约。据《圣经》记载,含有四个儿子,古实、埃及、弗和迦南,其中《圣经》曾两次记载含是“迦南的父亲”,所以含的儿子即迦南。含看过喝醉了的挪亚的下体,而让迦南受挪亚的诅咒,要做兄弟奴隶的奴隶。闪是希伯所有子孙的祖宗,相传为闪米特人的祖先。雅弗(Japheth)相传为雅利安人的祖先。含相传为非洲人与亚述人的祖先。犹太人世界观中,世界由亚、非、欧三洲组成,挪亚三名儿子即为黄、黑、白三色人种祖先。作者这里风趣地说自己两人看上去像亚洲人。——译者注

③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中的角色,“狗不理”军官(Officer Dogberry)。——译者注

④最大的有果子塱。——译者注

⑤据清光绪三十四年刊本[铅印本]《藤县志》卷六《建置志》,藤县文昌阁有多处,本文所言不知何处。——译者注

⑥今蒙江镇。——译者注

来源:思恩府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