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的女儿赵雪晴蜷缩在墙角,满身血污,嘴里喃喃:“她骗了我……”
清晨六点,北京南城小区的厨房里,豆浆机的香气还未散去。
地板上,一把菜刀闪着冷光,旁边是触目惊心的血迹。
50岁的陈桂兰倒在地上,腹部微微隆起,刀伤深得让人心惊。
她的女儿赵雪晴蜷缩在墙角,满身血污,嘴里喃喃:“她骗了我……”
三岁的小孙子乐乐抱着糖果,哭喊着:“奶奶!奶奶!”
茶几上,一张被血染红的化验单皱成一团,字迹模糊不清。
对门的李阿姨听到哭声,敲门无人应,急忙拨通了110。
警笛声划破宁静,警察破门而入,被眼前的惨状震惊。
赵雪晴紧握一枚旧银戒指,眼神空洞,像丢了魂。
“我以为她背叛了我们……”她低声呢喃,声音里满是绝望。
01
七个月前的一个周末午后,北京南城高铁站人头攒动。
赵雪晴拖着小行李箱,在出站口来回踱步,不时低头看手机,脸上带着焦急。
“雪晴!这儿!”一个熟悉的四川口音从人群中传来,带着几分亲切。
陈桂兰拖着一个大号行李箱,朝女儿挥手,脸上挂着疲惫却温暖的笑。
“妈,您总算到了!”赵雪晴快步上前,接过母亲的行李,松了一口气。
陈桂兰一把抱住女儿,仔细端详:“瘦了点吧?工作是不是太累了?”
两人走出车站,边走边聊家常,空气中弥漫着久别重逢的温馨。
“你爸的坟前两个月我去收拾过了,干干净净的,你放心。”陈桂兰声音里带着一丝思念。
赵雪晴点点头:“爸走了四年了,您一个人在老家我总不放心。”
“给乐乐带的,这是四川的辣条和糖果,他肯定爱吃!”陈桂兰从包里掏出几袋零食,笑得合不拢嘴。
回到家,三岁的乐乐一眼认出奶奶,咯咯笑着扑进她怀里。
“我的小宝贝,想死奶奶了!”陈桂兰抱起孙子,眼睛笑成了月牙。
赵雪晴的丈夫周浩从书房走出来,礼貌地打招呼:“妈,您路上辛苦了。”
“不辛苦,能来帮你们带带乐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陈桂兰摆摆手,笑容满面。
晚饭时,陈桂兰拿出带来的四川泡菜和自制香肠,做了一桌地道的家乡菜。
“妈,您这手艺我都好几年没尝到了,太香了!”赵雪晴夹了一口菜,感动地说。
饭后,陈桂兰抢着收拾碗筷,不让女儿插手,动作麻利得像在老家。
“妈,明天公司有个大项目,我可能得加班,乐乐就麻烦您了。”赵雪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这不就是我来的原因嘛?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呢。”陈桂兰拍拍女儿的肩膀,语气坚定。
接下来的日子,陈桂兰很快融入了北京的生活节奏。
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先熬好粥,再带乐乐去小区花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中午做好饭菜,等赵雪晴回来吃个热乎饭,下午带乐乐去社区儿童乐园玩耍。
晚上,她变着花样做饭,红烧鱼、麻婆豆腐,家里总是飘着饭香。
乐乐跟奶奶亲得不得了,每天睡前都要听她讲《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才肯闭眼。
周浩对岳母的到来也很感激,工作比以前更卖力了,常常加班到深夜。
“妈,有您在这儿,我跟雪晴才能这么踏实。”周浩一次饭桌上笑着说。
“傻孩子,你们是我闺女一家,我帮你们是天经地义的。”陈桂兰笑得爽朗。
不过,赵雪晴渐渐发现,母亲有些反常的行为。
有几次深夜,她听到母亲在阳台小声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现在不方便,晚点再说。”
赵雪晴问起时,陈桂兰总是说:“老家的姐妹,没啥大事。”
每个月,陈桂兰都会独自出门一趟,说是参加城里的四川老乡聚会。
“妈,我陪您去吧?看看老乡们多热闹。”赵雪晴试着提议。
“不用,净是些老太太聊天,你忙你的,没啥意思。”陈桂兰总是笑着拒绝。
赵雪晴工作忙碌,也没多想,只觉得母亲的到来让家里充满了温暖。
周浩常说:“有妈在,家才像个家。”
陈桂兰听到女婿的夸奖,总是笑着回应:“你们好好工作,照顾好雪晴和乐乐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一次晚饭后,赵雪晴无意瞥到母亲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显示一条短信:“检查结果没事,别担心。”
发件人只显示一个“L”。
赵雪晴愣了一下,以为是母亲老家的医生或朋友,没往深处想。
陈桂兰赶紧把手机收起来,笑着说:“老姐妹问我身体怎么样,没啥大事。”
02
三个月后的一天,北京华联购物中心的女装区人来人往。
赵雪晴推着购物车,跟在母亲身后,看着陈桂兰挑衣服。
“妈,您啥时候喜欢这种亮眼的颜色了?”赵雪晴惊讶地看母亲拿了一件大红色的毛衣。
陈桂兰笑了笑:“年纪大了,也得打扮得精神点,不能老穿得灰扑扑的。”
结账时,赵雪晴发现母亲还买了染发剂和一瓶抗皱面霜。
回家的路上,赵雪晴忍不住问:“妈,您最近咋这么爱打扮了?”
“人老了,更得注意形象,不然显得更老气。”陈桂兰轻描淡写地回答。
赵雪晴没再追问,但心里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在四川老家,母亲从来不讲究这些,总是穿最简单的衣服。
一天中午,小区的王大妈在电梯里拦住赵雪晴,神秘兮兮地说:“雪晴,你妈最近交了新朋友?”
赵雪晴一头雾水:“啥新朋友?”
“我晨练时老看见你妈跟一个男的在公园长椅上聊天,聊得挺开心。”王大妈压低声音说。
赵雪晴皱眉:“可能是老乡吧,妈在这儿认识了不少四川人。”
“可能是吧,那男的比你妈年轻点,穿得挺体面。”王大妈意味深长地说。
这话让赵雪晴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她很快投入工作,把这事抛到脑后。
晚上回家,她注意到母亲的手机几乎不离手。
每次收到消息,陈桂兰都会走到阳台或卫生间回复,像是怕被看见。
“妈,您的手机是不是设了密码?”赵雪晴有次想借手机看新闻,随口问道。
“哦,对,怕手机丢了,设了个密码。”陈桂兰解释,但没解锁给女儿。
赵雪晴也没多想,毕竟谁都有点隐私。
不过,母亲开始频繁去社区医院,每次回来都说没事。
“妈,您身体不舒服吗?”赵雪晴担忧地问。
“没啥,就是年纪大了,定期检查一下。”陈桂兰总是笑着回答。
赵雪晴想看看检查报告,陈桂兰却说报告单放医院了,或者找不到了。
一天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饭,周浩给每人倒了点红酒,庆祝公司的新项目。
“妈,您也尝一口,这酒不错。”周浩笑着给岳母倒了半杯。
出乎意料,陈桂兰摆摆手:“我最近身体不好,医生说不能喝酒,你们喝吧。”
“妈,到底哪儿不舒服?我陪您去大医院看看?”赵雪晴关切地问。
“真没事,就是年纪大了,得保养着点。”陈桂兰喝了口温水,手轻轻摸了摸肚子。
赵雪晴注意到,母亲的饮食习惯也变了。
以前爱吃辣的陈桂兰,现在几乎不碰辣椒,连四川泡菜都很少吃了。
每天早上,她还看到母亲吃一些不知名的药片。
“这是啥药?”赵雪晴好奇地问。
“保健品,老姐妹推荐的,对身体好。”陈桂兰含糊地说。
一个周末早上,赵雪晴起床晚了,发现母亲在客厅接电话。
“检查结果出来了?没事就好……我自己会处理……”陈桂兰声音很低。
赵雪晴站在卧室门口,静静听完整个通话。
电话那头似乎是个男的,因为母亲的语气格外温柔。
挂电话后,陈桂兰叹了口气,手不自觉地抚摸着自己的腹部。
这个动作让赵雪晴心里突然一紧。
那天下午,趁母亲带乐乐去公园玩,赵雪晴鼓起勇气翻看了母亲的衣柜。
在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下,她找到一盒孕妇专用维生素和一本《高龄孕妇须知》的小册子。
赵雪晴手一抖,小册子掉在地上,封面写着“45岁以上孕妇必读”。
她颤抖着把东西放回去,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父亲去世四年了,如果母亲真的怀孕,孩子的父亲是谁?
是王大妈提到的那个中年男人吗?
赵雪晴想起母亲的种种异常:爱打扮、偷偷打电话、常去医院、不喝酒、吃保健品……
这些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晚上看电视时,赵雪晴偷偷观察母亲。
陈桂兰穿着宽松的家居服,但仔细看,腹部确实比以前凸了一些。
“妈,您是不是胖了点?”赵雪晴试探地问。
陈桂兰愣了一下,笑着说:“可能是吧,最近胃口好,又没怎么运动。”
她不自觉把手放在肚子上,眼神闪过一丝慌乱。
乐乐突然扑到奶奶身上,好奇地拍拍她的肚子:“奶奶肚子里有小弟弟吗?”
房间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五个月后的一天,北京农业银行大厅人声鼎沸。
赵雪晴陪母亲来办理业务,顺便帮她查查账户。
“妈,顺便看看余额吧?”赵雪晴随口说。
陈桂兰犹豫了一下:“不用了吧,反正也没多少钱。”
“都来了,查一下,省得有啥问题。”赵雪晴笑着坚持。
陈桂兰不情愿地点点头,拿着银行卡去了自助查询区。
赵雪晴无意瞥到屏幕,账户余额显示62,587元。
她记得母亲来北京时,积蓄不过一万多。
“妈,您账户咋这么多钱?”赵雪晴忍不住问。
陈桂兰慌忙按下退卡键:“哦,那是……老家房子卖了点钱。”
“您把老房子卖了?啥时候的事?咋没听您说?”赵雪晴追问。
“前阵子的事,也没多少,就没跟你提。”陈桂兰显得不自在。
赵雪晴想再问,但见母亲不想多说,便没继续。
两人沉默地走出银行,陈桂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喂,现在不方便……嗯,计划没变……等合适的时候再告诉他们……”陈桂兰压低声音说。
赵雪晴竖起耳朵,却听不清电话那头的声音。
陈桂兰挂断电话,见女儿看自己,勉强笑了笑。
“谁啊?”赵雪晴问。
“老家的老姐妹,没啥大事。”陈桂兰避开女儿的目光。
赵雪晴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但又抓不住重点。
03
三天后,她提前下班,想给乐乐买点新玩具。
推开购物中心咖啡厅的玻璃门,她愣住了。
陈桂兰坐在角落,对面是一个五十出头的男人,穿着西装,发型整齐。
两人凑得很近,低声交谈,神情严肃又亲密。
赵雪晴犹豫了一下,走过去:“妈?”
陈桂兰吓得差点打翻咖啡杯,男人也瞬间僵住。
“雪晴?你咋在这儿?”陈桂兰慌张地问。
“我提前下班,想给乐乐买东西。”赵雪晴看向那个男人。
男人立刻起身:“我还有事,先走了。”
他匆匆结账离开,连名字都没留下。
“妈,这人是谁?”赵雪晴坐下,直视母亲的眼睛。
“哦,老家的远房亲戚,以前在四川帮过我,现在也在北京。”陈桂兰支吾着解释。
“那他咋看见我就走了?”赵雪晴眯起眼睛。
“他……真有急事。”陈桂兰的语气更不自然了。
回家的路上,两人都没怎么说话。
到家后,赵雪晴看到茶几上放着几本育儿杂志和婴儿用品目录。
“妈,这些是啥?”赵雪晴拿起一本《新生儿护理指南》。
陈桂兰赶紧过来收走:“哦,老家亲戚怀孕了,让我帮忙看看。”
赵雪晴点点头,但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
自从发现那本《高龄孕妇须知》,她就怀疑母亲怀孕了。
这些育儿杂志更让她确信自己的猜测。
周浩对家里的变化似乎没察觉,每天早出晚归,回家就倒头睡。
一个周六早上,趁陈桂兰带乐乐去公园,赵雪晴决定彻底查查。
她小心翼翼进入母亲的房间,开始翻找线索。
衣柜里,母亲的衣服越来越宽松,角落还藏着几件新的孕妇装。
床头柜抽屉里,一张妇产医院的就诊卡赫然在目,写着“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陈桂兰”。
更让她心惊的是,抽屉深处还有一瓶孕妇专用叶酸片。
这些都指向一个事实:母亲真的怀孕了。
但孩子的父亲是谁?咖啡厅那个男人吗?
赵雪晴脑子里乱成一团,听到楼下母亲的声音,赶紧把东西放回原处。
晚上,她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想跟母亲好好聊聊。
饭桌上,陈桂兰和周浩聊着小区的变化,气氛轻松。
赵雪晴一直在观察母亲,陈桂兰时不时轻抚腹部,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妈,您最近身体咋样?”赵雪晴试探着问。
“挺好的,咋突然问这个?”陈桂兰笑着反问。
“没啥,就是觉得您最近……好像有点不一样。”赵雪晴小心地说。
陈桂兰笑容僵了一下,很快恢复:“可能是年纪大了吧。”
饭后,赵雪晴收拾碗筷,心里却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也许母亲有了新感情,甚至要组建新家庭。
那个神秘男人可能是她的新伴侣,怀的是他的孩子。
想到这儿,赵雪晴心里五味杂陈。
又过了一个月,陈桂兰的腹部变化已经藏不住了。
她开始穿大码衣服,尽量遮掩身体的变化。
每次赵雪晴问起,她都说:“年纪大了,新陈代谢慢,胖了点。”
一天下午,乐乐趴在奶奶身上玩,突然指着她的肚子问:“奶奶,你肚子里也有小弟弟吗?像张阿姨那样?”
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张阿姨是小区里一个怀孕的年轻妈妈。
陈桂兰脸色刷白,慌忙把乐乐抱开:“奶奶只是胖了,哪有小弟弟。”
赵雪晴看着这一幕,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当天晚上,趁母亲洗澡,赵雪晴偷偷翻看了她的日记本。
最新一页写着:“如果他们知道真相,能接受吗?”
这句话让赵雪晴心头一震。什么真相?“他们”是谁?
一周后,赵雪晴去药店买感冒药。
在保健品区,她意外看到陈桂兰在挑孕期营养品,动作熟练得像是买过很多次。
赵雪晴躲在货架后,看着母亲付钱离开。
她走到收银台,问:“刚才那位阿姨常来买这些吗?”
店员点点头:“对,这几个月常来,都是买孕妇吃的那些。”
“她看着五十多岁了吧?”赵雪晴小声问。
“是年纪不小了,不过现在这种也不少见。”店员随口答。
回家后,赵雪晴发现母亲在打电话,声音很低:“我这岁数了,确实得小心点……”
两天后,事情更严重了。
中午,赵雪晴刚到公司,就接到周浩的电话。
“雪晴,你妈晕倒了,我送她去社区医院了。”周浩语气焦急。
赵雪晴立刻请假赶到医院,心里七上八下。
到医院时,陈桂兰已经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气色还行。
“妈!您没事吧?检查结果咋样?”赵雪晴急切地问。
“没事,就是早上没吃饭,血糖低了点。”陈桂兰轻描淡写地说。
周浩补充:“医生说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检查报告呢?”赵雪晴追问。
“哦,医生说没啥大问题,没开报告。”陈桂兰避开女儿的目光。
赵雪晴看了看四周,突然发现这里是妇产科门诊区。
“妈,您咋在妇产科?”赵雪晴疑惑地问。
陈桂兰明显慌了一下:“我……我晕倒的地方离这儿近,就送来了。”
周浩打圆场:“没事了,咱们回家休息吧。”
回家的路上,赵雪晴总觉得不对劲,但说不上哪儿怪。
晚上,门铃响了,是对门的李阿姨。
“雪晴,你妈没事吧?听说今天晕倒了?”李阿姨关切地问。
“没事,谢谢您关心。”赵雪晴回答。
李阿姨四下看看,压低声音:“其实我有件事想跟你说说。”
赵雪晴请她进屋,泡了杯茶。
“雪晴,你妈最近……是不是有啥事瞒着你?”李阿姨试探着问。
赵雪晴心一紧:“您说啥?”
“我晨练时老看见你妈跟一个男的在一块,有说有笑的。”李阿姨小声说。
“一开始我以为是亲戚,可这么频繁,就有点……”她没说完。
“他们……很亲密吗?”赵雪晴皱眉问。
李阿姨点点头:“有一次我看见他们牵手了……你别误会,我不是挑事。”
“我就是担心,你爸走了才四年,你妈这情况……”李阿姨指了指肚子,欲言又止。
赵雪晴的心沉到谷底:“您也看出来了?”
“这么明显,谁看不出来?估计有五六个月了吧?”李阿姨小声说。
赵雪晴送走李阿姨,靠在门上,双腿发软。
她想起每次在外面碰到母亲,总是被她以各种理由赶回家。
想起母亲总是躲着接电话,经常独自出门。
还有那个神秘男人,那些孕期保健品,那张妇产科的就诊卡……
一切都指向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母亲在父亲去世四年后,和别人有了关系,甚至怀了孩子。
晚上,陈桂兰突然提出想搬出去住。
“我在这儿住了这么久,怕打扰你们小两口的生活。”陈桂兰说。
“我想在附近租个房子,也能常来看乐乐。”她低头看着茶杯。
赵雪晴愣住:“妈,您好好的,咋突然要搬出去?”
“就是……觉得你们需要自己的空间。”陈桂兰支吾着说。
赵雪晴陷入沉思,不知该怎么回答。
04
周一早上,赵雪晴下定决心要搞清楚真相。
她跟公司请了半天假,躲在小区门口,等着母亲出门。
九点左右,陈桂兰穿着宽大的风衣,慢慢走出小区。
赵雪晴远远跟着,看着母亲上了一辆出租车。
她赶紧拦了另一辆车,告诉司机:“跟着前面那辆车。”
半小时后,出租车停在北京妇产医院门前。
陈桂兰下车,快步走进医院大门。
赵雪晴犹豫了一下,决定不跟进去,怕被发现。
她在医院对面的咖啡厅坐下,盯着医院大门。
两个多小时后,陈桂兰终于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脸上带着浅浅的笑。
赵雪晴低下头,避开母亲的目光,直到她离开。
回到家,赵雪晴心情复杂极了。
她无法接受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和别的男人有了关系。
更无法接受母亲这个年纪还怀孕的事实。
晚上,全家人看电视时,陈桂兰的手机掉在地上。
屏幕亮起,显示一条新消息:“孩子的事得慎重考虑……”
赵雪晴眼疾手快捡起手机,看到了这条信息。
发件人显示为“L先生”。
陈桂兰慌忙抢回手机,尴尬地说:“谢谢,我自己来。”
赵雪晴没吭声,但心里的猜测已经八九不离十。
第二天,趁母亲带乐乐去公园,赵雪晴再次搜查她的房间。
在衣柜深处,她找到一件全新的男士衬衫,尺码比周浩的大。
旁边还有一沓现金和一张名片,写着“李志强 房产经纪人”。
名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个地址和电话号码。
“原来这个‘L先生’是房产经纪人……”赵雪晴喃喃自语。
接下来的几天,她注意到母亲常跟老家亲戚打电话。
通话中总能听到“孩子抚养权”“户口”之类的词。
一次家庭聚餐,陈桂兰突然说:“我在北京买套房子吧,以后就不回老家了。”
“妈,这好事啊!您留在这儿,我们也能照顾您。”赵雪晴表面平静。
周浩却异常积极:“妈,您看好了地段没?需要钱我可以帮忙。”
两人热烈讨论起买房的事,默契得让赵雪晴觉得有点怪。
看着他们聊得热火朝天,赵雪晴心里涌起一阵寒意。
第二天,趁母亲去菜市场,赵雪晴又翻看了她的房间。
在床头柜抽屉里,她找到一份房产合同草稿。
上面有两个购买人的名字,一个是陈桂兰,另一个被墨水涂黑。
赵雪晴心一沉,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想法:母亲要跟“L先生”一起买房,组建新家庭?
真相似乎越来越清晰,却也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悲剧发生的那天早上,赵雪晴心神不宁,总觉得还有关键线索没找到。
她告诉周浩身体不舒服,要在家休息一天。
周浩叮嘱了几句就匆匆出门,又是加班的一天。
陈桂兰带着乐乐去晨练,家里只剩赵雪晴一个人。
她决定最后搜查一次母亲的房间,希望找到解开谜团的证据。
翻找了半个小时,她几乎要放弃时,目光落在床头柜上的一个信封。
信封上没任何标记,看起来很普通。
赵雪晴深吸一口气,小心打开信封。
里面是一份亲子鉴定申请表和一张超声波照片。
照片上清晰显示一个五个月大的胎儿轮廓。
旁边还有一封折叠的信,是父亲生前写的,内容是:“无论发生什么,保护好雪晴。”
照片背面有母亲手写的字:“为了未来。”
赵雪晴不小心打翻水杯,水渍浸湿一本旧笔记本,露出一张医院挂号单。
挂号单的日期是父亲去世前一周,妇产科。
看清亲子鉴定申请表上的两个名字,赵雪晴如遭雷击。
她双手颤抖,纸张滑落,喃喃道:“这……这不可能……”
来源:城市套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