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陈信力教授团队在《PNAS》在线发表题为“Rising global temperatures reduce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over the long term”(《长期全球升温降低土壤微生物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陈信力教授团队在《PNAS》在线发表题为“Rising global temperatures reduce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over the long term”(《长期全球升温降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在全球尺度上系统揭示气候变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影响。
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食品生产等生态功能和服务的基石,其多样性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该研究整合251组观测数据,在全球尺度上系统揭示气候变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影响。结果显示,全球平均升温2.3°C导致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分别下降16.0%和19.7%。环境过滤(如土壤碱化、干旱)及增温导致的氮限制加剧是导致微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机制。变暖对微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随升温幅度、持续时间及土壤C:N比升高而增强。在最坏气候情景(SSP5-8.5)下,预计未来60年内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可能进一步下降56%和81%,高纬度及高C:N比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
图. 基于102项升温实验数据整合的最劣情景升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微生物多样性丧失与土壤碳损失存在协同效应,可能削弱土壤碳汇功能,形成加速全球变暖的正反馈循环。本研究提出,通过减少化肥使用、添加有机改良剂和微生物益生菌等措施保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增强土壤固碳、缓解气候变化和维护森林食品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农林大学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陈信力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盐城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孙源为共同第一作者,加拿大湖首大学Han Y. H. Chen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陈鑫助理研究员、日本广岛大学Masumi Hisano助理教授,以及美国密西根大学Peter B. Reich教授均对本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此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
来源:邓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