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8月23日下午2时30分,2025年中国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暨第七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在这场盛会中,恩施州的9家茶企与摩洛哥合作伙伴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3900万美元。合作内容涵盖原料供应、海外仓建设及品牌联
“一带一路”书写传奇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各地的农产品正努力迈向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而地处湖北的恩施,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让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愈发坚定有力。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3日下午2时30分,2025年中国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暨第七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在这场盛会中,恩施州的9家茶企与摩洛哥合作伙伴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3900万美元。合作内容涵盖原料供应、海外仓建设及品牌联合运营等深度领域,为恩施州大宗茶出口非洲及开拓欧洲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恩施州与摩洛哥的茶缘由来已久。自2001年鹤峰茶沿“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摩洛哥市场,双方逐步建立了稳固的商贸关系。此次大会首度落地摩洛哥,更是标志着鹤峰茶产业从“出口供货”向“终端市场扎根”的战略转型。这不仅是恩施茶企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深度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事实上,恩施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从未停歇。
近年来,恩施坚持“品牌引领、集群发展”思路,实施质量立茶、科技兴茶、品牌强茶战略,推进全域绿色化生产、全程标准化提升、全产业链融合互动。以茶叶为例,2023年,恩施州茶园面积发展到182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三成以上,位居全省第一位,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中位居第四位。10年间,茶叶外贸出口量增长了7倍,恩施州茶叶出口被列为“全国茶产品出口成功案例”进行推介。
除茶叶之外,恩施的其他农产品也在“一带一路”的征程中大放异彩。恩施小土豆,这个曾经藏在深山里的“土疙瘩”,如今已成为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热门产品。富硒土豆脆片、马铃薯蛋白粉等深加工产品,更是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利川莼菜、贡水白柚、巴东椪柑、宣恩火腿等特色农产品也纷纷“出山”“出圈”,出口到53个国家和地区。
而在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带一路“以及其它政策的帮扶了。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10多年来,为恩施农产品的“走出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亚是恩施茶的传统出口地之一,以往恩施茶叶出口需用散货车公路运送到宜昌、武汉、宁波等地中转,进行二次装箱出口,影响出口货物的质量和时效。
2023年8月,州商务局与宁波港铁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通恩施至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班列,运输时间缩短约5小时,每柜可节省成本约2500元。2022年1月,恩施硒茶开启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的历史,时间仅为海运的二分之一,成本不到空运的六分之一。这些物流通道的优化,大大提高了恩施农产品的出口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恩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除了物流通道的建设,海外仓的建设也成为恩施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支撑。2025年8月23日,中国恩施茶叶公共海外仓在卡萨布兰卡揭牌启用。海外仓的落地,能够让恩施的茶叶更快地到达当地消费者手中,缩短了供应链周期,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策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在本地,恩施的直播带货也做得风生水起。恩施市建立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依托农业科教云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培养农村电商人才。2024年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20人,培养农村电商人才300余人。同时,对接“微信商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实现特色农产品商标、平台、包装三统一,拓宽了农副产品销路。2024年“832平台”完成销售额2.17亿元,恩施市获评“产业帮扶示范县”。
可以说,恩施农产品“走出去”的道路上,既有政策的支持,又有企业的创新和努力;既有“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又有物流通道和海外仓等基础设施的保障;既有国际推广活动的助力,又有本地直播带货的补充。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恩施的农产品不仅在国内深受消费者欢迎,也在国际市场上冲出重围。
挑战与机遇
当然,无论是恩施农产品还是中国商品,“走出去”的过程还是会有一些挑战和阻碍,比如说美国加征关税,这对全球大宗商品都带来了恶劣影响,但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
从全球格局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寻求新的贸易合作伙伴。美国的贸易伙伴们不再愿意坐以待毙,纷纷调整贸易策略。一些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开始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向东看”已成为大势。比如最近急切地想跟中国缓和的印度;比如西班牙放弃购买美国战机;比如巴西想取代美国的牛肉市场......这些都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让其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逐渐被孤立。
再加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必将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来源:新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