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8日,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安保处主任兼物理老师张某,在多名学生面前踩踏流浪猫致死。面对学生的劝阻,张某呵斥学生同情心泛滥。该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发舆论哗然。3月19日,校方工作人员称“情况属实”,杀猫的原因是该猫在学校伤人,表示张某处理的方式和地点确实不
舆情概述
3月18日,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安保处主任兼物理老师张某,在多名学生面前踩踏流浪猫致死。面对学生的劝阻,张某呵斥学生同情心泛滥。该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发舆论哗然。3月19日,校方工作人员称“情况属实”,杀猫的原因是该猫在学校伤人,表示张某处理的方式和地点确实不合适。涉事的张老师已于3月18日进行公开道歉。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学校对此事影响到学生深感歉意,未来将会在校开设心理疏导课。四川省资中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人员称,正在调查此事,会尽快处理。
网友普遍对涉事老师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愤慨,认为其行为危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校方应当对该老师作出辞退处理;也有网友对校方猫伤人的回应和处理方式发出质疑。
▲图片来源微博
舆情反响
网民观点
▲微博相关话题评论
舆情观察
张某当着众多学生面用脚反复踩踏流浪猫的头部及身体,直至其死亡,随后将猫的尸体如同垃圾一般丢弃至垃圾桶。作为一名教育者兼校园安全守护者,张某在教书育人的场所展现出如此极端暴力的虐杀行为,这种行径与公众对教师职业形象的正面期待形成强烈冲突,触动了公众对于生命尊重和保护的敏感神经,使得该事件在网络迅速发酵传播成为必然。
涉事老师的行为不仅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更是对师德底线的公然践踏。自古以来,教师就被赋予了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引领者。当教育者沦为暴力示范者,当学生亲眼目睹育人者漠视生命,其冲击力远超任何仁爱说教。这种负面示范,是在向学生传达生命可以被随意践踏,暴力可以成为解决问题手段的错误价值观。这无疑会让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混乱,让“以暴制暴”的种子在心智未成熟的未成年心中萌芽。
猫伤人、人杀猫,看似合理的解释的背后暴露了其在生命教育方面的严重失位。类比许多其他学校师生和流浪动物相处的佳话,该校一面宣传敬畏生命,一面用残忍的方式解决流浪猫,将动物生命视为安全隐患的做法透露出其管理者生命教学方面缺乏智慧。学校应补好师生的生命教育课,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
此次事件不仅是对张某个人的谴责,也应当成为学校教育反思的转折点。育人先育心,心正则行正。学校不单单需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更需思考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感,守好生命教育的底线。
来源:忻闻访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