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人工智能+”的终端革命,这些企业将直接受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6:43 2

摘要: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首次以国家级战略文件形式明确: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推动“万物智联”的一体化全场景覆盖。

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首次以国家级战略文件形式明确: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推动“万物智联”的一体化全场景覆盖。

国务院文件将“端侧智能化”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文件强调,需强化智能算力统筹,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这标志着端侧芯片正式成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基础设施。

端侧芯片之所以关键,在于它是所有智能终端的“大脑”。无论是手机、汽车还是机器人,要实现实时响应、隐私保护和低延迟交互,必须依赖本地的AI算力支撑

与云端芯片不同,端侧芯片需在功耗(通常低于1瓦)、算力(支持1-10TOPS)和实时性之间实现极致平衡。这种技术壁垒使得头部企业拥有极深的护城河。

2025年被业界视为“端侧AI元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200亿元,全球规模将达180亿美元。政策红利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下,端侧芯片企业迎来历史性机遇。

国务院文件明确点名四大终端——AI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AR/VR设备

这些领域芯片厂商将率先受益:

恒玄科技(688256.SH):全球TWS耳机主控芯片市占率22%,安卓阵营市占率33.8%。其新一代BES2800芯片采用6nm工艺,NPU算力提升4倍,已搭载于三星Galaxy Buds3 Pro和字节跳动AI耳机。2025Q1净利润同比飙升590%。

中科蓝讯:白牌市场颠覆者,蓝牙音频芯片单价低至0.5美元,市占率超50%。其“蓝讯迅龙”系列打入小米供应链,2025Q1高端产品收入占比升至35%,正发力Wi-Fi 6智能家居芯片。

瑞芯微(603893.SH):AIoT平台龙头,旗舰RK3588芯片在机器人视觉市占率超60%。2025Q1净利润同比增215%,毛利率提升至45%。

乐鑫科技(688018.SH):全球Wi-Fi MCU市占率超30%,ESP32系列因低成本成为行业标杆。2025年推出支持6GHz频段的ESP42系列,传输速率达9.6Gbps,Q1营收增长180%。

政策重点提及“智能网联汽车”,要求提高车载设备的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国产车规级芯片企业迎来替代机遇:

全志科技(300458.SZ):车规级芯片出货量2025Q1激增86%,产品覆盖智能座舱和ADAS领域,进入比亚迪、小鹏供应链。新一代RISC-V架构芯片功耗降低30%,算力提升至4TOPS。

瑞芯微车规芯片RK3588M:已应用于理想、比亚迪等十余款量产车型,支持多屏互动和语音助手,成为国产智能座舱主流方案。

汽车智能化对芯片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智能座舱芯片算力需求从5TOPS向30TOPS升级,自动驾驶响应时间要求从100毫秒缩短至10毫秒级。国产芯片凭借定制化服务和快速迭代能力,正在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国务院文件要求“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AI训练和推理技术创新。随着大模型端侧部署加速,推理芯片企业迎来爆发:

寒武纪-U(688256.SH):思元590芯片算力达512TOPS,适配阿里、字节千卡级大模型集群;2025年Q1营收暴增4230%,首次单季盈利。

海光信息(688041.SH):深算二号GPGPU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90%,金融、通信领域市占率超50%;2025年订单增速120%。

云天励飞(688343.SH):“中国AI推理芯片第一股”,Deep Edge10系列适配DeepSeek R1模型,采用14nm国产工艺。

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1425亿元,2029年将增至1.34万亿元,年复合增速53.7%。国产推理芯片在性能突破和政策加持下,正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要实现“万物智联”,光通信和感知芯片不可或缺:

中际旭创(300308.SZ):全球光模块龙头,800G产品批量交付英伟达,独家供应Quantum InfiniBand交换机,2025年光模块出货量增长150%。

仕佳光子(688313.SH):光芯片代表企业,覆盖DFB激光器芯片等核心产品。

技术路线图已经明确:到2027年,70%的智能终端将搭载专用AI芯片;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90%。芯片企业正站在智能终端爆发的起点。 随着政策细则落地,国产芯片的替代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国务院文件最后一章特别强调“强化智能算力统筹”——这四个字背后,是中国对算力自主的坚定决心。当智能终端成为水电气般的基础设施,为其提供“大脑”的芯片企业,必将成为新质生产力浪潮中的核心资产。

来源:徐刚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