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女子深山放生一麻袋蛇”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一名女子将整麻袋的蛇类倒入山林,声称要“积德行善”。这些蛇数量惊人,种类不明,在草丛中迅速四散游走。
女子深山放生一麻袋蛇,
专家紧急警告:可能引发生态灾难
一袋蠕动不安的麻袋被倾倒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数十条蛇类四散游走,而放生者双手合十,虔诚祈祷。
近日,一则“女子深山放生一麻袋蛇”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一名女子将整麻袋的蛇类倒入山林,声称要“积德行善”。这些蛇数量惊人,种类不明,在草丛中迅速四散游走。
野生动物专家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指出盲目放生不仅危及放生者自身安全,更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甚至引发外来物种入侵和疾病传播。
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一名中年女子在一片茂密的林地里,拖着一个沉重的麻袋。她打开麻袋后,数十条蛇如同流水般倾泻而出,迅速消失在周围的草丛和石缝中。
整个过程持续约三分钟,女子期间还不断诵念经文,神情虔诚。她自称这是为她重病的家人“积功德”,希望能通过此举换取健康平安。
这类放生行为近年来越发频繁,从常见的鱼类、鸟类,到蛇类、龟类甚至外来物种,被不加选择地放入自然环境。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指出,这种大规模放生蛇类的行为存在多重危害。绝大多数放生者缺乏基本的生态学知识,不了解放生物种的习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很多被放生的蛇类实际上是外来物种,它们可能无法适应本地环境而大量死亡,也可能疯狂繁殖,挤占本地蛇类的生态位。”中国科学院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专家丁教授表示。
更为严重的是,集中放生会造成区域内蛇类数量急剧增加,导致食物链断裂。蛇类大量捕食鸟类、蛙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会使某些种群数量锐减,破坏生态平衡。
放生蛇类还带来直接的安全威胁。视频中的放生者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徒手处理麻袋,万一被毒蛇咬伤,后果不堪设想。
“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需要工具才能安全处理蛇类。”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韦先生提醒道,“普通人根本无法区分毒蛇与无毒蛇。”
被放生的蛇类很可能进入附近村庄和农田,增加人蛇相遇的几率。我国每年约有数万人被蛇咬伤,其中不乏致命案例。这种放生行为实际上将更多人置于危险之中。
许多人认为放生是个人行为,却不知其可能承担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021年,云南一男子因放生多条眼镜蛇而被起诉,最终被判赔偿生态损失并公开道歉。类似案例在全国多地都有出现。
“合法的放生需要经过科学评估和专业指导,”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杨教授强调,“必须选择本地物种,评估放生数量、地点和时间,还要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
真正的野生动物保护应该遵循科学路径。专家建议,公众若想参与动物保护,可以通过支持正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或参与栖息地保护项目来实现。
对于意外遇到野生动物的情况,正确的做法是联系当地林业部门或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由专业人员评估后决定是原地保护还是转移到更合适的环境。
“保护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概念,不是简单地把动物从A地放到B地。”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周先生表示,“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比单纯放生更重要。”
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出台了放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放生需要提前向林业部门报备,并接受专家指导。
那些被放入陌生环境的蛇类,命运多舛它们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死亡,也可能成为入侵物种,摧毁原有的生态平衡。
科学保护与盲目放生之间,隔着一条对自然真正理解与尊重的鸿沟。
来源:黄三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