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年轻人|达州市渠县“乡村非遗传承人”——李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20:17 2

摘要: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省委和市委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明晰了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

达州新青年

您身边触手可及的朋友圈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省委和市委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明晰了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按照团省委关于开展2025年“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工作部署,团达州市委在2024年工作基础上,立足我市实际,优化工作举措,围绕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四个类别深入开展了乡村新农人、乡村CEO、乡村巧匠人、乡村主理人等四类乡村青年人才寻访工作,建立完善覆盖103名优秀涉农青年的市级人才库,并将在今后的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团属青年社会组织会员吸纳、涉农青年先锋选树、参政议政代表推荐等方面予以结合,强化五项帮扶,帮助乡村青年人才成长发展,为达州振兴发展增添乡村“青”动力。为更好展现我市乡村青年人才的青春风采,团达州市委特从市级人才库择选部分优秀涉农青年事迹,推出《我们村的年轻人》系列专题报道,让更多人知晓他们在乡村的奋斗故事。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

达州市渠县“乡村非遗传承人”——李林

以才情和热忱弘扬非遗彩亭的精彩故事

李林

李林,汉族,生于1989年3月,中共党员,现为达州市渠县三汇镇三溪社区支部书记。2014年开始学习彩亭技艺,为国家级非遗文化三汇彩亭第九代传承人,2024年入选“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省级人才库。

助力三汇彩亭会,凝聚众人力量传承非遗

三汇彩亭会形成于清初,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期间。抬彩亭、祭拜“三圣姑娘”、看彩亭为主要内容,连续三天,规模宏大,热闹非凡,赛似过年,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带动当地的时节经济发展。彩亭是彩亭会最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约4㎡的平台中心,竖立一根经过特殊锻打的铁杆,杆上支架横伸斜展,曲折有致,将从戏文或生活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层叠3-5层,通高8-10米,“四人舁之以行,游弋大街,游乐码头”。脚夫齐步慢行,亭上儿童舞袖摆手,翻转滚动,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观众牵魂撩魄,惊叹不已。从彩亭会的筹划,到彩亭的设计,再到祭祀活动,直至正式抬彩亭,前后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李林表示:“无论是组织者、设计者,还是工匠艺人以及其他社会人员,大家都在为彩亭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一非遗文化极为重视。在传承这份文化的同时,我们也期望将其推广到更多的地方,让大家拥有更多的民族自信心。”

深耕彩亭艺术

!拜师精进技艺续文脉

李林自幼便对彩亭文化怀有深厚的热爱之情。自2014年起,他拜陈清安(省级传承人)为师,潜心学习彩亭制作的小道具、绑扎、上桩等关键要领。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他已对彩亭艺术工艺娴熟掌握,赢得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可。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陈清安老师不幸逝世。此后,李林又跟随师叔雷明珍老师继续学习化妆、绑扎等技艺。他先后多次随老师参与彩亭轧制和演出。李林尤其专注于彩亭轧制以及铁环平衡搭造、高空吊环、安环技能等方面。每年,他都会依据不同的故事情节,结合力学、平衡学等多方面知识,精心塑造动作样式铸造铁环,不断创新彩亭。在坚守传统文化技艺的基础之上,他力求创新变化,致力于让彩亭更好地贴近社会、服务社会。

扎根艺术创作,传播彩亭文化

这些年李林参与制作的作品有:

2014年3月18日彩亭会。

2017年央视《江河万里行》轧制彩亭《船舟借伞》《三结义》《包公铡侄》;渠县宣传片《悠然渠县》拍摄展演彩亭。

2018年创作展演禁毒彩亭《虎门销烟》;意识形态现场会展演彩亭《火焰山》《穆桂英挂帅》。

2019年4月参加賨人谷非遗表演,展演彩亭《火焰山》《船舟借伞》;5月参与央视宣传片拍摄,演绎彩亭《穆桂英挂帅》;9月赴广元参加乡长论坛创作展演新题材彩亭《庆丰收》;11月在渠县文峰公园展演微型彩亭《船舟借伞》《包公铡侄》。

2020年赴宣汉丰收节展演彩亭《庆丰收》《下基层》;11月参加渠县文旅招商大会表演彩亭《火焰山》《天门阵》,12月参加地旺广场开街仪式表演彩亭《穆桂英挂帅》《火焰山》。

2021年1月协助央视拍摄《欢天喜地闹牛年》,轧制彩亭《庆丰收》《火焰山》《杨家将》;7月协助上海电影厂拍摄轧制彩亭《杨家将》。

李林在这几年的彩亭演艺活动里,以自己的才情与热忱,成功地引起了越来越多人对彩亭这一非遗文化的高度关注与深深喜爱。李林满怀期望地表示,在继承这份承载着历史厚重与民族智慧的文化瑰宝的同时,他心中怀揣着一个宏大的梦想,那就是要将彩亭这一非遗文化推广至更为广阔的天地。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弘扬民族自信心,为家乡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彩亭非遗文化如同不息的火焰,持续燃烧,传承得更加久远,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离不开李林这样的年轻传承人

“日格一物、日行一步”

孜孜不倦、推陈出新

从城市回归乡村

用现代传承历史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正在用自己的坚持

让非遗技艺焕新出彩

来源:达州共青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