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冷水河的治理难题,恩施市坚持靶向施策、多维发力。先是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明确39.5km河长管理范围并埋设界桩70个,为河道管理划定清晰边界;同时建立“河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依托市、乡、村三级河长制,联动160余名管护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实现河
发源于恩施市白果乡,有“小三峡”别称的冷水河,曾因水土流失、污染直排、防洪设施薄弱等问题陷入发展困境。
面对冷水河的治理难题,恩施市坚持靶向施策、多维发力。先是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明确39.5km河长管理范围并埋设界桩70个,为河道管理划定清晰边界;同时建立“河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依托市、乡、村三级河长制,联动160余名管护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实现河道监管无死角。在硬件提升上,该市投资2700余万元推进防洪清淤、生态护岸工程,还建成日处理能力500m³的污水处理厂,从源头减少入河污染;此外,通过开展50余场生态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吸引3000余人参与,有效提升了全民护水意识,为河道治理凝聚起群众力量。
在一系列精心治理与呵护下,完成了从籍籍无名的山区河流到“湖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华丽转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本。
如今的冷水河,清水绿岸相映成趣,游人往来络绎不绝,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焕新。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落坡坝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沿线旅游景点年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2024年,在全市建成第一个依靠自主招商形成的硒茶产业园也成功入驻6家企业,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冷水河的成功入选,是恩施市扎实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的生动注脚。未来,恩施市将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协同管护,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美丽河湖不仅成为生态廊道,更成为串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幸福河湖,为美丽湖北建设注入更多恩施力量。
来源:恩施州生态环境局
来源:一点资讯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