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戊肝:藏在美食里的“肝脏偷袭者” | 世界肝炎日系列科普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6:31 1

摘要: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就像个“吃货病毒”——主要通过嘴巴进入人体,最爱藏在没煮熟的肉、生腌海鲜、不干净的水里。一旦吃进去,病毒就会直奔肝脏“搞破坏”,让肝脏发炎。

病毒性肝炎家族有5兄弟

分别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

其中甲肝戊肝

都是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

大哥甲肝之前已经出场过了

👉

今天来重点介绍下五弟——

“戊肝”

真的主要是吃出来的

⬇⬇⬇

01

什么是戊肝?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就像个“吃货病毒”——主要通过嘴巴进入人体,最爱藏在没煮熟的肉、生腌海鲜、不干净的水里。一旦吃进去,病毒就会直奔肝脏“搞破坏”,让肝脏发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图源:腾讯医典)

02

戊肝的传播途径

主要为消化道传播,通过污染生活用水、蔬菜水果等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贝壳类海产品等也可引起感染。

03

戊肝的临床表现

感染后通常2周左右开始“发威”,症状和感冒有点像。

👉浑身没劲:上楼梯都觉得累,只想躺着不动。

👉食欲减退:看到油腻食物就恶心,甚至呕吐。

👉眼睛、皮肤发黄:这是戊肝的典型症状(黄疸),尿液颜色会变深,像浓茶一样。

👉肚子痛、发烧:部分人会出现右上腹隐痛,体温在38℃左右。

04

戊肝的易感人群

未感染过戊肝者都是易感人群,但乙肝慢性感染者、妊娠妇女、老年患者感染戊肝时病情通常较重,需要格外注意。

05

戊肝的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食物必须彻底煮熟后食用,不生食;不喝生水;不共用餐具,分餐制,碗筷一定要分离消毒;保护水源,防止粪便污染;注意食品卫生;讲究个人卫生等。

保护易感人群:对于易感人群,可接种戊肝疫苗进行预防。均衡饮食、不吸烟酗酒、不自行服药、适量运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戊肝的风险。

戊肝虽“狡猾”,

但只要记住:

生熟分开、不吃生食、勤洗手,

就能让它无缝可钻。

如果出现黄疸、乏力等症状,

及时就医别拖延,

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康复。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