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潘集区:筑巢引凤 打造技能人才新高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6:21 1

摘要:近年来,淮南潘集区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安徽省“人才强省”“技工强省”战略目标,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强化就业服务,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淮南潘集区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安徽省“人才强省”“技工强省”战略目标,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强化就业服务,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宣传多维覆盖,提升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

潘集区坚持“宣传先行、服务靠前”,依托“线上+线下”双轨推进模式,不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线上方面,充分发挥区融媒体矩阵优势,高频次发布培训政策解读、开班信息等。18条相关新闻报道获省市级主流媒体采用,有效拓宽宣传覆盖面。线下方面,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园区企业及职业学校,开展“政策进社区”“送岗送训下乡”等面对面宣讲活动。去年以来共举办政策宣讲会10场,发放宣传手册、海报等材料3万余份,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真正实现“政策找人、培训到户”。

精准对接需求,增强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

为切实提高培训与就业的匹配度,潘集区积极开展培训需求摸底工作。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专场座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企业在岗职工等重点群体的真实培训意愿,并结合全区产业布局和新兴行业发展趋势,科学设置培训项目。

目前,全区常态化开展电工、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中式烹调师、电商直播、种植养殖等多个领域工种的技能培训。同时大力推进“订单培训”“定向输送”模式,与本地重点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结业后直接吸纳就业。

严格全程监管,筑牢培训质量生命线

潘集区高度重视培训质量管控,从机构遴选、教学督导到考核发证,实现全流程规范化管理。一方面,严格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准入与评级,目前全区5所B级以上培训机构均通过办学能力评估,师资、设施、课程全面达标。另一方面,实施“报备—巡查—抽检—反馈”闭环监管机制,利用远程监控、实地检查、学员访谈等方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坚决杜绝“重开班、轻管理”“重证书、轻技能”等现象。结业考核环节,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实行教考分离,切实保障人才评价的公信力。

强化就业服务,推动培训成果高效转化

培训是手段,就业是关键。潘集区积极构建“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体系,依托区、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定期汇总企业用工需求和学员就业意向,通过专场招聘会、岗位推荐会、线上双选会等多种形式搭建用工对接平台。今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81场,成功促成677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此外,中心还建立健全学员就业跟踪机制,对参训后实现就业的劳动者开展定期回访,了解岗位适应情况、薪资待遇及发展诉求,对未稳定就业人员及时提供二次培训和再推荐服务。今年以来,共对160余名培训后就业的学员进行了跟踪回访,帮助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了培训学员稳定就业。

坚持以赛促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潘集区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挖掘优秀人才、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积极组织学员参加省、市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并屡获佳绩。先后荣获淮南市第三届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第四届农民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等荣誉,一批优秀技能人才通过竞赛脱颖而出,在全区营造出尊重技能、崇尚实干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近年来全区新增技能人才7224人,其中836人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85人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因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成效突出,潘集区已连续5年获得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报表扬。

下一步,潘集区将继续拓展培训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优化服务模式,努力打造更加开放、高效、优质的技能人才培育生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潘集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谭敏 张强)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