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当妈后确诊“精神分裂”,全网妈妈天塌了:完了,我也是这个症状……

B站影视 2024-11-30 19:39 1

摘要:姐妹们身边有爱唠叨的人吗?前阵子我看了一个研究,特别想分享给大家。宾夕法尼亚州拉斐特学院的Jamila Bookwala教授和一个团队。开展一项称为“美国社会生活,健康与老龄化“的研究项目”,跟踪采访了1,734名男女。他们发现,受到伴侣更多批评的人,过早死亡

作者:小树妈妈

晚上好,我是果妈。

姐妹们身边有爱唠叨的人吗?前阵子我看了一个研究,特别想分享给大家。
宾夕法尼亚州拉斐特学院的Jamila Bookwala教授和一个团队。开展一项称为“美国社会生活,健康与老龄化“的研究项目”,跟踪采访了1,734名男女。
他们发现,受到伴侣更多批评的人,过早死亡的可能性是平常人的两倍以上。
经常被唠叨的人在五年内死亡的风险要比偶尔被批评的人高44%。从偶尔受到批评,到受到最多批评的人,死亡率增加了107%。
也就是说,家里要是有一个人长期的、消极的在耳边唠叨指责,对健康有极强的杀伤力。
不知道大家看完什么感受,我先想到的是一些长期被唠叨的孩子。
很多父母平时都会经常“反复提醒”孩子,唠叨孩子。比如说:

“你怎么又在玩游戏?快去写作业!” “你的房间怎么这么乱?我说过多少次了,要收拾干净。” “你穿这么少不冷吗?快去多穿点,别感冒了。” “你吃饭能不能快点?别磨磨蹭蹭的。”
父母的想法是:“我就是想跟孩子聊聊天,关心一下”。但是在孩子心里,这种关心可能会带来特别大的心理压力。
最近我还看了一个正好相反的案例,是《喜剧之王单口季》总冠军付航的采访。
在一众高学历佼佼者中,大专学历的付航胜出,引来不小的热度。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这么松弛内驱力这么足的。
付航说:这都归功于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从来不唠叨,我的父亲甚至告诉我“永远不要听我的,听我的只会成为我。”

付航的父母哪怕在他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好成绩时,依旧尊重他的人格,从来不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

所以他的生命力一直保持一种非常鲜活的状态,这是他能获得成功的一个基石。
再退一步讲,哪怕他没有获得冠军,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种开放的,不拧巴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超限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接受某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时,内心会滋生出不耐烦或逆反的情绪。
正如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反复提醒”往往超出了孩子的接受阈值,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
反复提醒式的唠叨就是一种典型的“超限效应”。

反复提醒会让孩子丧失生命活力
心理学家林径账号上的这个案例:
连麦女孩诉说自己的妈妈多年来总爱控制自己,一件小事总爱反复提醒重复,并且总爱干涉自己的选择,直到自己患上双相情感障碍,名校毕业的她也没有办法工作,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热爱,这一切都被自己的妈妈毁了。
我们总爱打着“爱”的名义去关心孩子,反复叮嘱孩子。
总是要紧紧盯着孩子,一定要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安排去做事情。
你说这个时候要吃饭就吃饭,你说走这条路就走这条路。
这个妈妈是不是关心?
是,但是这种超过必要限度的关心,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恶意关心”。
孩子的成长,需要心理空间、需要不断试错、需要对人生有掌控感。

父母过度的干预和唠叨,其实就是在夺取孩子自己选择和做主的机会。代价往往是让孩子逐渐失去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久而久之,孩子的生命状态就会变得萎靡不振。

父母这样做,诚然会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但是也会让很多孩子变得选择面前不知所措,在机会面前畏首畏尾。

反复提醒会让孩子更叛逆削弱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我还特别想跟姐妹们,反省一个《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每一个都值得细读》的故事,一位母亲因为“望子成龙”的心态,给孩子的周末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课程,并时常“叮嘱”孩子不要忘记上课。
提醒孩子“认真听讲,不要走神”,“每门课都要认真对待,都要取得好成绩”。
然而,这种“反复提醒”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孩子开始产生逆反心理,开始厌烦学习,以至于完全学不下去,甚至到了休学的地步。
其实父母不去时刻提醒,孩子也知道应该难”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甚至没有过度的”叮嘱“,他学习的动力可能还会更充足一些。
孩子就像风筝一样,始终被妈妈用一根线牵引着,想要风筝飞起来,可以拽着风筝奔跑一次两次,但是风筝能飞得高,绝不是因为回拽的次数多。
主要原因是有“风”,这里的“风”,更多的是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是孩子飞在天空中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享受“的心态。

”反复提醒“,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丧失”自我驱动力“。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性是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当我们反复提醒时,孩子的自主性被削弱,变得依赖于外部的控制和压力,而非内心的驱动力。

我们要学会闭嘴让孩子拥有“热爱驱动”
我们多次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无论是否遵循他们的真实意愿,都存在一种“被迫”的成分,是不尊重对方主体性的表现。
无论孩子最后是否顺着你的意愿,对孩子都是一种“恐惧驱动”式的控制。
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热爱驱动”。
“热爱驱动”是心理学家林巨常提到的一个词。
意思是让孩子做任何事都以“热爱”为出发点,不需要家长过多督促和提醒,孩子就能拥有更好的内驱力和更稳定的内核。
比如林巨在直播时有一个母亲反馈:
自己的儿子热爱昆虫,花大量时间在研究昆虫上,一开始想要反复督促孩子学一学他的弱科英语,但是后来发现孩子在昆虫研究方面很有天赋,就不在乎孩子的英语成绩好不好了。
自此之后孩子成了昆虫方面的专家,连老师都来请教他。后来孩子通过昆虫这项爱好竟然在上学期间有了不菲的收入,未来更是可期。
其实很多孩子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探险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想探索那些让他们眼睛发亮的东西。
当咱们能够注意到孩子的这些闪光点,并且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路线图去引导他们,孩子们就能在他们热爱的领域里茁壮成长。

父母的提醒,本意是好的,是出于爱。
但如果老是在孩子耳边叨叨,这不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啥也干不好,还可能让他们变得要么特别听话,要么特别反抗。
咱们得认识到,真正对孩子好的关心,是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去尝试。
这样,孩子们才能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为有主见、有自信,发着光的人。
就像放风筝一样,咱们只需要牵着线,让风筝自己去飞,去感受风的力量,而不是一直紧紧地拽着,不让它飞得更高。

来源:晓和健康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