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假女婿贪淫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1 22:04 8

摘要:杜员外家的朱漆大门前,鞭炮声响彻整条街巷。街坊邻居纷纷探头张望,只见杜家下人正在门前挂红灯笼、贴喜字。

《假女婿贪淫案》

杜员外家的朱漆大门前,鞭炮声响彻整条街巷。街坊邻居纷纷探头张望,只见杜家下人正在门前挂红灯笼、贴喜字。

"听说了吗?杜家小姐的未婚夫上门认亲来了!"

"不是说那张家公子三年前进京赶考就没了音讯吗?"

"嗨,这不是回来了嘛!听说还中了举人呢!"

人群议论纷纷,几个孩童挤在最前面,眼巴巴等着看新姑爷长啥模样。

杜府正厅内,杜员外满面红光地捋着胡须,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这青年约莫二十五六岁,一袭靛蓝色长衫,面容清秀,举止斯文,正恭恭敬敬地向杜员外行礼。

"小婿张世杰,拜见岳父大人。"

"好好好!"杜员外连忙扶起他,"贤婿啊,这三年来,你音讯全无,可把月娥给急坏了!"

张世杰面露愧色:"岳父容禀,小婿进京途中遭遇山匪,身受重伤,幸得一户农家相救。养伤期间又逢科举,便直接赴考了。本想着金榜题名后再回来报喜,谁知..."

他说到这里,眼眶微红:"谁知放榜后回乡途中又遇洪水,行李书信尽数丢失。辗转三年,才得以归来。"

杜员外听得连连叹息:"苦了你了!月娥要是知道你吃了这么多苦..."

正说着,屏风后传来一阵环佩叮当声。一个身着淡粉色衣裙的少女在丫鬟搀扶下缓步走出,正是杜家小姐杜月娥。她生得杏眼桃腮,此刻眼中含泪,直直望着张世杰。

"月娥妹妹..."张世杰激动地上前两步,又赶紧停下,深深一揖。

杜月娥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突然泪如雨下:"世杰哥哥,真的是你!你右眉上那道疤...是三年前我们游湖时,你不慎被树枝划伤的..."

张世杰摸了摸右眉上的疤痕,动容道:"难为妹妹还记得。"

杜员外见二人相认,心中大石落地,哈哈大笑:"好!好!既然相认了,咱们就赶紧筹备婚事!贤婿啊,你父母可好?"

张世杰神色一黯:"家父家母...已在前年相继离世了。"

杜员外一愣,随即安慰道:"贤婿节哀。从今往后,杜家就是你的家!"

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之际,管家匆匆进来禀报:"老爷,赵老捕头来了。"

"哎呀!快请!"杜员外连忙起身相迎,"我特意请了赵老捕头来喝认亲酒,他可是咱们县里的'铁面神断'!"

不多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迈步入厅。他约莫六旬年纪,腰杆笔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看透人心。

"杜员外,恭喜啊!"赵铁骨拱手笑道,"听说失踪三年的女婿回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杜员外连忙引见:"贤婿,这位是咱们县里鼎鼎大名的赵老捕头。赵老,这就是小婿张世杰,新中的举人老爷!"

张世杰恭敬行礼:"久仰赵老捕头大名。"

赵铁骨笑呵呵地还礼,目光却在张世杰身上不着痕迹地扫了一圈。宴席间,赵铁骨被奉为上宾,与杜员外把酒言欢,时不时也和张世杰聊上几句。

"张公子是哪里人士啊?"赵铁骨状似随意地问道。

"回老捕头,小生祖籍杭州,后迁居本县已有五代。"张世杰对答如流。

"哦?那张家祠堂在城东还是城西?"

张世杰筷子微微一顿:"这个...在城北的小张村。"

赵铁骨点点头,又问道:"张公子进京赶考走的是水路还是陆路?"

"先走陆路到徐州,再转水路北上。"张世杰回答得很快,但额角已隐隐见汗。

赵铁骨不再多问,转而与杜员外谈起往事。酒过三巡,张世杰起身如厕。赵铁骨趁机问道:"杜员外,这位张公子可与令爱交换过信物?"

杜员外笑道:"有的有的!三年前他们定亲时,月娥赠了他一枚玉佩,他也回赠了一支金钗。"

"可否让老朽一观?"

杜员外虽觉奇怪,但还是叫女儿取来了金钗。赵铁骨仔细查看,发现金钗做工精致,确是上品,内侧还刻着"张世杰赠"四个小字。

"令爱的玉佩呢?"

杜月娥轻声道:"世杰哥哥说,那玉佩在遇匪时被抢走了。"

赵铁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时张世杰回来了,见众人都在看金钗,笑道:"这金钗是我家传之物,当年赠予月娥妹妹时,家父还心疼了好一阵呢!"

赵铁骨注意到,张世杰说这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摸了摸左臂。

宴席散后,赵铁骨婉拒了杜员外留宿的邀请,声称另有要事。走出杜府不远,他却拐进了一条小巷,悄悄绕到杜府后院墙外。

月光下,老捕头身手矫健地翻墙入院,借着树木阴影的掩护,摸到了客房窗外——那里正是张世杰的住处。

透过窗缝,赵铁骨看到张世杰正在脱衣准备就寝。当外袍褪下时,老捕头瞳孔一缩:张世杰的左臂上赫然露出一片刺青!那是一个狰狞的鬼头,下方还有一行小字。赵铁骨常年办案,一眼认出这是某地大牢给重刑犯刺的标记!

更让他心惊的是,张世杰脚踝上还有一圈明显的疤痕——那是长期戴镣铐留下的痕迹。

"果然有问题..."赵铁骨心中暗道,正准备离开,却听屋内张世杰突然自言自语道:"再忍两天,等成了亲,这杜家的万贯家财就都是我的了!"

次日一早,赵铁骨就来到县衙,调阅了近三年的通缉文书。经过一番查找,他终于在一份陈旧文书中找到了线索:三年前,邻县有一伙山匪被剿,其中二当家逃脱,此人名叫张魁,左臂有刺青,擅长伪装...

"张魁,张世杰..."赵铁骨冷笑,"好一个偷梁换柱!"

他立刻派人去小张村打听,得知真正的张世杰确实三年前进京赶考,但其父母健在,且张家祠堂在城西而非城北。

掌握了这些证据,赵铁骨本想直接抓人,但转念一想:张魁如此胆大包天,背后是否另有隐情?他决定设一个局。

当天下午,赵铁骨再次登门杜府,声称要贺喜。杜员外自然热情接待。席间,赵铁骨突然说道:"杜员外,老朽想起一事。当年张公子赴考前,曾托我保管一样东西,说是若他三年不归,便交予杜小姐。"

杜员外惊讶道:"竟有此事?是什么东西?"

赵铁骨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是一封家书。不过张公子既然回来了,自然该物归原主。"说着将布包递给张世杰。

张世杰接过布包,手指微微发抖。他强作镇定地打开,里面却只有一张白纸。

"这..."他一脸茫然。

赵铁骨突然厉声喝道:"张魁!你冒充张世杰,意欲何为?"

张世杰——不,张魁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老匹夫!你血口喷人!"

杜员外也惊呆了:"赵老,这是怎么回事?"

赵铁骨冷笑道:"此人左臂有囚犯刺青,脚踝有镣铐痕迹,对张家情况一知半解。真正的张世杰父母健在,祠堂在城西而非城北!"

张魁见事情败露,突然从靴中抽出一把匕首,一把抓住身旁的杜月娥:"都别动!否则我杀了她!"

杜员外吓得面如土色:"好汉饶命!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赵铁骨却镇定自若:"张魁,你以为你逃得掉吗?县衙的差役已经把杜府团团围住了。"

张魁狞笑道:"有杜小姐在手,我看谁敢上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从后堂走出来:"杰儿?是你回来了吗?"

张魁一见老妇人,顿时如见鬼魅:"你...你不是已经..."

老妇人泪流满面:"我是你的乳母周妈啊!你不认得我了吗?"

张魁的手开始发抖:"不...不可能...那老婆子明明已经..."

赵铁骨趁机一个箭步上前,铁尺一挥,打落了张魁手中的匕首。众家丁一拥而上,将张魁按倒在地。

事后审讯得知,张魁原是山匪二当家,三年前被剿时逃脱,途中遇到真正的张世杰。两人同被关在一处大牢,张魁从张世杰口中套出了杜家情况。后来张世杰被家人救出,张魁却越狱逃走,冒名顶替来到杜家。

"那张世杰现在何处?"赵铁骨问道。

张魁冷笑:"那书呆子多管闲事,为了救一个落水孩童耽误了行程,现在怕是还在路上呢!"

说来也巧,就在张魁被押往大牢的途中,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来到了杜府门前。他面容憔悴,却掩不住书卷气,右眉上有一道淡淡的疤痕...

三日后,杜府重新张灯结彩,为真正的张世杰和杜月娥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赵铁骨作为上宾,被请到了首席。

酒过三巡,张世杰举杯向赵铁骨敬酒:"多谢赵老捕头慧眼如炬,否则晚生险些家破人亡!"

赵铁骨笑着饮尽杯中酒:"张公子客气了。倒是老朽有一事不解——你明知赶着回来成亲,为何还要冒险救人?"

张世杰正色道:"见死不救,非读书人所为。况且..."他深情地望了一眼身旁的杜月娥,"我相信月娥会等我,无论多久。"

杜月娥羞红了脸,却坚定地点头。满座宾客无不感动。

赵铁骨捋须大笑:"好!好!杜员外得此佳婿,实乃天赐良缘!"

从此,"赵铁骨智破假女婿"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段佳话。而那假女婿张魁,也为自己贪淫无耻的行径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全文完]

来源:如意讲民间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