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民拿起画笔,便成就了金山的这项非遗技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4:00 1

摘要:提起金山区,其发达的化工产业给不少人留下了“硬核工业风”的印象。然而其实在这里,也有着江南文化的人文诗意。上世纪七十年代,金山本地的劳动人民在田亩垄野间拿起画笔,一边劳作一边将晨雾、稻浪、渔火等乡间美景描进画框,形成了融合水乡清新泥土风韵与现代农村丰富生活气息

提起金山区,其发达的化工产业给不少人留下了“硬核工业风”的印象。然而其实在这里,也有着江南文化的人文诗意。上世纪七十年代,金山本地的劳动人民在田亩垄野间拿起画笔,一边劳作一边将晨雾、稻浪、渔火等乡间美景描进画框,形成了融合水乡清新泥土风韵与现代农村丰富生活气息的现代民间绘画新风格。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种“把日子过成画”的技艺入选了上海首批非遗,也成了世界认识江南的新名片。

如今,这支画笔被传递到更多人手里:金山区人社局联合上海金滨海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力打造“金山农民画师”劳务品牌,让色彩继续沿着田埂生长,把劳务培育、技艺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图景一起铺展开来。

从“田埂”到“讲堂”的人才孵化

随着从事农民画创作的队伍不断壮大,金山农民画师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形成了以新一代农民作者为主体的创作劳务群体。近年来,金山区人社部门协同文旅部门大力发展“金山农民画师”劳务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共培育农民画画师骨干200余人,其中27位获评市、区两级非遗传承人,32位被金山区政府命名为金山农民画画师。

朱喜是“金山农民画师”劳务品牌成功培育的青年农民画师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山本地人,朱喜以对艺术和家乡的深厚热爱为源动力,全力投身于金山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事业。在品牌的支持和培养下,自2018年涉足金山农民画领域起,朱喜已创作超百幅深受喜爱、契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多幅画作成功入选美术作品展览,更有作品连续两年获国家保密局主办的保密公益宣传海报评选活动一等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播重要理念。传播金山农民画的征程中,朱喜也始终秉持工匠精神,以乡村景象为主题,将金山农民画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他设计的多款文创产品屡获佳绩,在“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海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斩获金奖、银奖,以及上海市“银鸽奖”等国家级、市区级奖项。朱喜坦言,成为一名金山农民画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个身份让我有机会深入和传承家乡的艺术,也让我找到了新的职业兴趣和热爱。”

为进一步加强画师队伍建设,培育出更多像朱喜一样优秀的青年画师,品牌在画师技能培训方面下功夫,注重打造完善的技能培训链条。品牌联动金山农民画院持续开展农民画进社区、进校园活动;22位农民画大师成立工作室开展名师带徒;各街镇成立“有农有画”传承学习班,由画师教学团队授课辅导,培育创作接班人,参与2000余人。2020年以来,共开展800余场辅导学习活动,培育新创作队伍10支,举办创作成果展60余场;为传承金山农民画知识,还建立农民画教育中心、基地学校,编写校本教材,将金山农民画应用到美术教学中,从娃娃开始加强培养与传承。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李红表示:“这样一套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了许多海内外爱好者参与学习,培育了不少金山农民画创作骨干,为金山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600多款文创•千万元营收:

让古老笔触“活”在当代生活

一副农民画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构思、起稿与上色,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倾注了画师浓浓的匠心,“哪怕是是一副很小的画作,画家也可能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来完成创作。”朱喜提到,“金山农民画具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师们需要运用大胆的艺术夸张和强烈的色彩反差来体现海派乡间生活的‘脉搏’。”

谈及如何将金山农民画的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朱喜认为首先要培养画家的核心技能,即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对构图扎实的把控力以及对配色强烈的认知力,“并且坚持创作,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不断尝试新的题材、新的风格,从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其次,朱喜认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也要拥抱创新,结合现代生活与审美,开发实用的艺术衍生品,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了解并爱上金山农民画。“比如这幅‘安家’画作,我的创作初衷是描绘农村整洁的新貌,以此展现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取名‘安家’,寄托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愿景。现在我把它设计成了金属搭扣本、便签、布包、杯子等文创产品,销量很好,大家都很喜欢。”此外,朱喜还作为百事可乐国风守艺人特邀讲师讲述“守”艺人的故事;与优衣库合作推出限定款农民画UT系列……带着金山农民画的技艺不断跨界破圈,极大拓展了金山农民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给金山农民画师提供创作的平台,做好金山农民画艺术的保护性传承与开发,区金滨海集团专门创立了“金山生活”品牌,设计并销售农民画衍生品。近年来,分别与老凤祥、英雄、东方明珠等知名品牌联名开发几十余款产品,自主设计并生产产品600多款,200多款产品投入生产,涵盖礼品、家居、旅游纪念品、文化用品、茶产品、画作六大系列文创产品,累计营收近千万元;还开辟了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中华艺术宫等十多处售卖展示区域,旨在依托承载金山非遗文化的“小商品”撬动“大产业”,以展示金山农民画的艺术魅力。

30多国展出•百人就创业:

一支画笔撬动共富产业链

“金山农民画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部分,融合了非遗传承与文创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对于画师来说也多了许多增收的渠道。”金滨海文化体育公司综合部主管彭以新说道,“画师可以通过创作作品销售、参与展览获得奖励、开展非遗研学授课、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及版权授权等方式进行创收。”以朱喜为例,除农民画文创设计工作的固定工资外,朱喜每个月还能依靠画作定制、版权出售等获得5-6千元左右的额外收入。

作为金山农民画师培养和发展的坚强后盾,“金山农民画师”劳务品牌也积极构建就业创业生态体系。一方面,通过成立农民画工作室、鼓励高师带徒模式等方式,形成艺术转化产业链,带动了近百人的专兼职就业群体。另一方面,利用手头资源提高画师的曝光度和知名度。近三年来,开展主题创作30余项,创作新作品300余幅,200余幅优秀作品被选送国家级、长三角、市级展示活动。承办或参与全国农民画展览展示活动40余次。至今,金山农民画已先后赴欧、美、亚、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交流,为画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从民间来,回民间去。”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在助力本地农民画师创收的同时,“金山农民画师”劳务品牌也致力于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对口帮扶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发展文创产业,与云南普洱茶联名打造文创产品,从设计、制作、生产到投入市场销售,将云南普洱文化通过文创的形式走向全国市场,以文化输出的模式开展东西合作乡村振兴。“像我们之前创作的‘金山农民画的茶礼套装’,包装融合了金山农民画的元素,而产品则是云南的普洱茶,凸显了两地的文化交融。这款产品还获得了2020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的银奖,不仅拓展了农民画的应用场景,也为云南茶文化注入新视觉语言。”朱喜说道。此外,品牌还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作,与新疆喀什疏附县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二者在农民画传承传播、建设艺术特色小镇等方面广泛合作,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了两地文化的共荣共富。

丹青绝美绘江南,追梦如画见金山。“金山农民画师”劳务品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品牌也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进一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添砖加瓦。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