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北大学霸坦白,韦东奕只是数院普通老师,没那么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0 17:00 2

摘要:韦东奕在北大数院只是普通老师,被外界称为“韦神”并过度神化,这让他感到不适。

大家好,我是闻心!

2025年刚开年,北大基础数学专业的一位学霸在接受采访时直言:

韦东奕在北大数院只是普通老师,被外界称为“韦神”并过度神化,这让他感到不适。

学霸认为,韦东奕虽然才华横溢,但成就并未达到“神”的高度,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许晨阳、袁新意等学者同样优秀。

这确实让人惊讶,毕竟自打2018年自媒体平台打出“韦神”的名号流传开来,就没有人质疑过。

这是算从内部塌方了么?

韦东奕:天才还是普通人?

提到韦东奕,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是,手拿矿泉水瓶、拎着馒头,朴素的横扫数学竞赛的传奇经历。

韦东奕确实是个天才。

他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两次获得满分,保送北大后,博士毕业并留校任教。

在学术研究上,他在流动稳定性、随机矩阵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还获得了达摩院青橙奖。

可以说,他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数学领域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韦东奕的生活却简单得过分。他不看电视、不用微信,唯一的娱乐就是听收音机。

很符合人们心中,潜心学术的苦行僧形象。

或许在普罗大众的观点里,只有这样朴素的生活作风,才能进行专心的学术研究。

然而,人的生活朴素与学术成就,本身并不具有必然联系。

钱学森的学术成就无人质疑,同时钱老也品味高雅,喜欢古典音乐。

外人看热闹,内行的北大学霸说,韦东奕确实优秀,但他的成就还没有达到历史顶尖数学家的高度。

北大“黄金一代”:

数学界的“群星闪耀时”

比如,与北大“黄金一代”的许晨阳、袁新意等人相比,韦东奕的研究成果并不占绝对优势。

提到北大数学,就不得不提“黄金一代”。

他们主要指1999-2001级的北大数学本科生,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数学界的中坚力量。

比如许晨阳,他在代数几何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2021年科尔奖代数奖。

袁新意则在数论和代数几何领域有着杰出贡献,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顶尖学者。

还有恽之玮,他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满分,如今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这些学者的成就,丝毫不逊色于韦东奕。

一个数学天才被看见,还有无数的数学工作者在各行各业做出贡献,造神确实大可不必。

韦东奕为什么会成为学术网红?

韦东奕的走红,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变化。

过去20年,公众对“天才”的关注从“仰望”逐渐转向“娱乐化”。

黄金一代们成名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并不发达,没有广泛的自媒体传播各种网红。

等到2010年前后,人们对“神童”的报道更多是惊叹于他们的成就。

到了2020年代,任何的稀缺性都赋予了“网红”特质。

韦东奕的朴素生活和独特个性,恰好满足了公众对“另类天才”的好奇心。

根据某社交平台的数据,2024年关于韦东奕的话题阅读量超过10亿次,相关视频播放量达到3亿次。

这种关注度,在学术界实属罕见。

尽管对于成为网红不禁其烦,韦东奕作为流量密码本码,对于当不当网红,比无选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过度的关注和娱乐化,是否会影响韦东奕的学术研究?

对此,把韦东奕碰上神坛的人是不在意的。这个素材流量不行了,就换下一个。

总结

韦东奕被称为“韦神”很久了,陡然有人祛魅破神,或许让普通人送了一口气。

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理性看待“天才”,学会欣赏努力,而不是盲目崇拜。

让孩子明白,天赋的加持是锦上添花,长期专注的努力,才是需要在当下,日复一日把握的东西。

真正的天才,不是用来神化的,而是用来充当榜样学习的。

来源:陈姑娘兜有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