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研究生扶静怡:以志愿之名,让青春在赛场闪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0:42 1

摘要:在深圳夏日的骄阳下,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穿梭于各个体育场馆,他们的身影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测试赛场内尤为动人的风景。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扶静怡,便是这抹风景中格外亮眼的一笔。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礼仪志愿者先锋队的一员,她用汗水诠释责任,用

扶静怡接受媒体采访。

在深圳夏日的骄阳下,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穿梭于各个体育场馆,他们的身影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测试赛场内尤为动人的风景。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扶静怡,便是这抹风景中格外亮眼的一笔。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礼仪志愿者先锋队的一员,她用汗水诠释责任,用热情书写青春,在志愿服务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与志愿事业的双向奔赴

扶静怡与志愿服务的缘分,早在读本科时期就已悄然结下。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服装表演专业时,她曾是学校礼仪队的一员,在各类会议、学校表彰活动中担任礼仪引导工作。这段经历让她对礼仪服务产生了浓厚兴趣。

2024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志愿者招募的消息传来,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看到招募信息时,我立刻就想到了本科时在礼仪队的日子,那种为他人服务、为活动添彩的感觉特别好,我想借着这次机会重新参与进来,深入了解大型赛事的礼仪工作。”扶静怡笑着说。今年6月,经过学校的层层面试,她成功入选,成为礼仪团队先锋队的一员。

谈及做志愿者的初衷,扶静怡的眼神格外真诚,“我就是想多做些事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和人脉,而且我本身就对志愿服务很感兴趣。”

赛场内外的坚守与担当

暑假期间,深圳各赛场的测试赛陆续展开,扶静怡的志愿工作也正式拉开序幕。拳击赛、体操测试赛……她辗转于不同的场馆,负责嘉宾引领等重要工作。为此,她搁置了回家探亲的原计划,一直坚守在各大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测试赛的志愿岗位上。

拳击测试赛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让扶静怡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由于其他同学有临时事务无法到场,她需要独自完成30多场颁奖的嘉宾引领工作。“那两天感觉自己像个‘旋转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她回忆道,“比赛过程中,流程和动线会有临时变化,这就要求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快速反应,及时调整工作节奏。”

为了确保每一次引领都准确无误,扶静怡提前反复熟悉场馆布局,将可能出现的变动都考虑在内,在脑海中预演各种应对方案。从引导嘉宾入场到颁奖结束后护送嘉宾离场,每一个环节她都力求做到完美。当最后一场颁奖结束,看着嘉宾满意的笑容,她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下来,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志愿服务的辛苦远不止于此。每次工作时长约4-5小时,扶静怡需要穿着5厘米的高跟鞋全程站立,“刚开始确实有点吃不消,晚上回到宿舍,腿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但她从未抱怨过,只是默默贴上止痛贴,第二天依旧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岗位上。

让她倍感温暖的是,工作期间得到了同为“战友”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志愿者的热心帮助。“他们看到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主动过来,给我拿了水,还搬来椅子放在旁边,那种互相扶持的感觉特别好。”扶静怡说,正是这份来自“战友”的温暖,让她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挑战中的蜕变与收获

志愿工作与学业之间的冲突,是扶静怡必须面对的另一重挑战。颁奖礼仪志愿者先锋队培训的时间为期一周左右,而这恰好与她的期末课程撞期。“当时真的很纠结,一边是重要的培训,关系到后续志愿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边是期末课程,不能掉以轻心。”

好在学校对这次志愿活动高度重视,校团委老师与各学院党委书记专门开会,强调任务的重要性,并积极协调学生的学业与志愿工作。

作为先锋队的一员,暑假期间扶静怡需要留校待命,随时准备投入到志愿服务中。这意味着她不得不取消回家探亲的安排。“说不遗憾是假的,但和志愿服务比起来,我觉得后者更有意义。”她坦然地说,“能亲身参与到这样的大型赛事中,是难得的经历,这比任何旅行都更能让我成长。”

如今,扶静怡正在一家公益组织实习,这也让她对公益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结合这次参与十五运会志愿服务的体验,她更加坚定了未来从事公益相关领域工作的想法。“志愿服务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温暖,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我希望能把这份热情延续下去,在公益领域发光发热。”

在包容中汲取力量

选择在深圳大学读研,对扶静怡来说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深大是一所开放包容的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她感慨道,“学校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这次能参与十五运会的志愿服务,就是最好的证明。”

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也让她倍感温暖。深大提供运动经费,可用于校内运动场馆,这让热爱运动的扶静怡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有氧运动是她的最爱,运动不仅能缓解志愿工作带来的疲惫,还能让她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谈及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扶静怡赞不绝口。“深圳的志愿服务体系特别完备,有‘志愿深圳’系统和高校义工联,志愿服务的时长、内容都能量化、可视化,而且项目多元化,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她认为,正是这样完善的体系,让更多人愿意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让“志愿者之城”的称号名副其实。

采访结束时,扶静怡说,“这次采访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让我有机会回顾自己这段时间的志愿工作,收获满满。”她笑着说,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的光芒。

从湖南郴州,到广东深圳,从本科时的礼仪队成员,到十五运会礼仪志愿者先锋示范队的一员,扶静怡的成长轨迹上,写满了对志愿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赛场上,她用微笑传递善意,用行动诠释担当,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晶报记者 邹振民/文 受访者供图

来源: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