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工作二十年,直到拥有星期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08:30 1

摘要:张赛在工厂梦不到工厂,而这本书的责编、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品牌主理人天相在读完《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的书稿后竟然梦到了工厂,梦到自己变成了张赛。他在梦中度过了张赛在工厂的一天,而这样的一天,“张赛”们要重复过很多很多天。

摄影:张赛

工厂的一天是怎样的?

张赛在工厂梦不到工厂,而这本书的责编、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品牌主理人天相在读完《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的书稿后竟然梦到了工厂,梦到自己变成了张赛。他在梦中度过了张赛在工厂的一天,而这样的一天,“张赛”们要重复过很多很多天。

今天单读分享天相梦到自己变成张赛的五个瞬间。

张赛工作过的工厂主要在福建,他曾说自己没有星期天。而这个周末,张赛将不再以工人,而是以写作者的身份来到福建。

他将与厦门和泉州当地的读者聊聊他的工厂生活,他在工厂里的写作,以及他做过的思考。活动详情请滑至下方查看,欢迎大家来听听张赛的故事。

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梦见《在工厂梦不到工厂》的五个瞬间

撰文:天相

不记得是哪一天,读完《在工厂梦不到工厂》的书稿后,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变成了张赛,就在晋江那家卫生巾厂的机台上,身边是噪音、粉尘和工友们。梦很长,能记得的却很短,以下记录的,就是梦里的五个瞬间:

把一句话活成一本书

2021 年冬天,泉州晋江,卫生巾厂 6 号机台。凌晨 3 点 47 分,机器像一辆永远踩不到刹车的重卡,轰鸣声 80 分贝,粉尘在 LED 灯下像一场局部降雪。我蹲在地上换离型纸,忽然想起阿飞,那个从学徒爬到厂长的家伙。

“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我把这句话抄在《员工手册》背面,继续换纸。十分钟不到,纸又被卷断。老盐冲我吼:“撒你老母,又走神!”我没回嘴,只是用袖子擦掉喷在护目镜上的胶,像擦掉一层雾。那一刻,我明白:改变世界是新闻头条的,改变自己是夜班十二小时的。

把一天拆成 86400 秒

5:50——打卡机比闹钟更准时

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像一面照妖镜,照出我们一夜没睡的脸。机台工老武曾经因为“脸太黑”打不上卡,站在机器前吼:“我人在这,魂还没到!”后来他把脸凑到灯泡底下烤,烤得通红,机器终于“嘀”了一声。那天他发了条朋友圈:“打卡成功,灵魂到账。”

7:00——食堂的稀饭永远是稀饭,或夹生

刘阿姨的锅铲像一把判官笔,决定我们一天的血糖曲线。堂哥说:“稀饭太稀,喝一口流半碗汗;太稠,嚼两口牙缝塞满米。”我们发明了一种“量子稀饭”理论:你永远无法同时知道这碗稀饭是稀还是稠,除非你把它喝下去。

8:00—20:00——机台是时间的绞肉机

十二小时制,两班倒,产量不达标不下班。阿飞当厂长后,把计件改成超产奖,每多一万片尿裤,组长奖 50,包装工奖 15。于是大家 7 点 20 就蹲在车间门口等开门,像等春运火车票。老盐却偷偷把机器调慢 5%,说:“跑得快,死得快。”

21:30——云带娃

下班回来,宿舍灯坏了,我蹲在走廊给老婆发视频。大儿子在屏幕里背《静夜思》,读到“低头思故乡”时忽然问:“爸爸,故乡是 2000 公里外的工厂吗?”我愣住,手机差点掉进水桶。

23:59——最后一分钟自由

萌宝把闹钟定在 23:59,响铃后立刻按掉,假装自己多赚了一分钟。他说:“这一分钟里,我不是开机工,不是父亲,不是房奴,我是我。”后来闹钟坏了,他干脆不睡觉,坐在床上数呼吸,数到 3600 次天就亮了。

“总要有人看见尘埃里的杯子吧。”摄影:张赛

把“改变自己”翻译成三种方言

河南话:“中!”

老甘四十二岁,身边的人都说他笨,工厂外号“老牛”。他花十年在贵阳郊区按揭一套房,房价从 3000 涨到 6500。我问他怎么熬下来的,他说:“别人一天想三回辞职,我只想一回:房贷。”

福建话:“紧干!”

“三姐”阿菊,手指被包装机切掉半块指甲,包扎后继续包 8000 片卫生巾。她说:“手疼可以贴创可贴,没钱会疼一辈子。”

四川话:“雄起!”

石头第三次工伤后,回老家卖房子。客户看房时,他指着肺上的旧伤疤说:“这房子我住过,肺也住过,两个都涨价了。”客户笑,他也笑,笑出眼泪。

把“英雄”拆成四块碎片

一块给耳塞

我是全厂第一个戴耳塞的人。质检骂我“傻鸟”,我反问:“鸟也知道要飞离噪音。”三个月后,小庄、老墨、贵州装箱工都戴上了。耳塞 9 块 9 包邮,尊严无价。

一块给考核分

老板娘发明“道德分”,一分扣 7 块。阿臣被扣到 66 分,干脆上班连充电器都插好,手机横屏看股票。他说:“反正都要扣,不如扣得明明白白。”

一块给辞职信

白公子写了47 封辞职信,撕了46 封。最后一封写在卫生巾包装盒上:“我不干了,我要去广州学财商。”三个月后,他带着 2000 块的课程回来,继续开 6 号机。

一块给“回家”

2023 年腊月二十八,我提前一个月辞职。老板娘问:“除了结婚、生病,还有啥大事?”我说:“回家。”那天我背着 50 斤书、5 斤衣服、2000 斤疲惫,坐 17 小时绿皮车回到十堰。爸爸在站台接我,他头发全白了,像一场迟到的雪。

摄影:张赛

把“世界”缩小成一张工牌

工牌上写着:

姓名:张赛

部门:生产部

工号:A20250617

有效期:无限

背面是我用圆珠笔偷偷刻的一句话:“如果我无法改变世界,至少让世界看见我。”

🔩

活动详情

你要到工厂去吗?

《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新书分享会 厦门场

你要到工厂去吗?这个问题来到了十六岁的张赛面前。初中毕业,张赛的父亲对张赛说:“家里情况你也清楚,只有你哥是劳动力,我们都是吃白饭。你哥一年比一年大,如果上高中,还要再吃他三年白饭,你哥说亲都没法说。也不是说不鼓励你上学,如果咱能考上一本,咱上,二本三本,算了,浪费钱,你自己选。”张赛回答:“我去找俺哥。” 张赛独自坐火车来到了福建,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之后张赛离开过工厂,又回到工厂,2021 年底,他再度前往福建,进了一家卫生巾厂,并在这段时间写下了《在工厂梦不到工厂》这本书。张赛会如何讲述他在工厂的经历?如何讲述二十多年的打工生涯?写作如何改变他的生命体验?他渴望的更深度的交流是什么?8 月 30 日(周六)19:00,张赛将来到厦门一只耳 Art&Books,与郑鹏、阿昂讲述自己的工厂故事和生活思考。【时间】

2025 年 8 月 30 日(周六)

19:00—22:00

【地点】

一只耳 Art&Books厦门市思明区莲岳路 213 号NOA Hotel 3F活动免费,需提前预约(物流方式选择自取)在备注内留言「参与者姓名」作为签到方式②添加一只耳客服号确认报名,加活动群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活动当天如临时无法到场,可自行转让名额无法来到现场的读者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嘉宾介绍】

张赛十几岁进工厂时工友喊他“老张”,结婚后孩子们叫他“河南老爸书呆子”,接听骚扰电话时被称为“张先生”,自己最向往“赛先生”。

郑鹏

自由教师;「或谈会」发起人;Podcaster,《今朗月读》。阿昂媒体人、策展人,啲叻 DEALERS 杂志创办人及主编,一只耳 Art&Books 创办人。卫生巾厂狂想曲《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新书分享会 泉州场第一次到泉州,是十六岁那年,张赛来到南方打工,进了一家卫生巾厂。最近一次到泉州,是张赛因为房贷逼人,再次回到熟悉的厂区找工作,他又一次进了一家卫生巾厂。这回他在工厂坚持了三年,忍受着噪音、粉尘、劳累和望不到尽头的重复,直到再也无法忍受。 张赛将再一次来到泉州,不过这次不再以工人的身份,而是以写作者。在经历这一转变时,他的心情如何?如何看待自己最近因为写作得到的关注?他如何回看在工厂的生活,以及在工厂中的写作?一个人如何能坚持阅读、思考与写作,不论眼前的困境?或者说,在这些困境面前,阅读、思考与写作有用吗?8 月 31 日(周日)15:00,在泉州鸟岸书店,张赛将与 MU、汤佑之一起聊聊这些问题。【时间】2025 年 8 月 31 日(周日)
15:00—17:00【地点】泉州·鸟岸书店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 533-3 号【参与方式】【嘉宾介绍】张赛MU
诗歌创作者,「围炉读诗会」主持人。汤佑之鸟岸书店选书人。【相关图书】2003 年,初中毕业的张赛离开河南老家南下打工,之后的二十年里,他在泉州和武汉谋生,做过工人、保安、快递员、外卖员……2021 年底,迫于房贷压力,张赛重新回到了以前待过的一家卫生巾厂做普工。“在机台上走神,快速记下某个词语,等上厕所的时候把词语拓展为句子。下了班,把句子连成段。把日记本上的许多段落整理连缀,是为一篇文章。”工厂生活是琐碎、枯燥、重复的,张赛利用碎片时间写作,试图打捞起一些瞬间,让自己不至于被淹没。这些瞬间里有具体的劳动场景、工友间的闲谈往来、他对工厂如何磨损自己的觉知,以及形形色色的白日梦。这是张赛的第一本书,是一个人在承受、抵抗不得不过的生活时发出的无声呐喊。

白日梦巡游中

——

来源:单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