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讲透“新闻宣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04:01 1

摘要:8月26日上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举办的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研讨班(第一期)在北京正式开班。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张超文应邀围绕《提高新闻采编水平创作更多精品力作》主题为研讨班学员授课。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守增主持并总结,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

用故事讲透“新闻宣传”!

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张超文在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研讨班(第一期)授课

8月26日上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举办的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研讨班(第一期)在北京正式开班。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张超文应邀围绕《提高新闻采编水平创作更多精品力作》主题为研讨班学员授课。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守增主持并总结,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周翔参加。

授课开始,张超文并未直接展开理论阐述,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开篇,用鲜活案例让在场学员快速沉浸其中,深刻理解新闻宣传的深层价值。他首先回忆起自己的从业经历,从自己一线采编的细节里,他将新闻工作“差一点都不行”的严谨性娓娓道来,让在场学员直观领悟:“司法新闻宣传要的就是精准”。

随后,张超文将目光投向历史长河,以武昌起义中报纸的作用为切入点,讲述新闻宣传在关键历史节点的重要作用。“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类报纸成为传递革命主张、凝聚民众思想的利器,很多民众正是通过报纸了解革命形势,进而支持革命事业。”他进一步延伸,从民国时期到革命时期,梳理报纸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作用:“无论是传递进步思想,还是动员群众参与,新闻宣传始终是凝聚共识、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谈及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时,张超文提出独到见解:“我们对很多历史事件的记忆,其实都是对新闻事件的记忆;优秀的新闻故事,甚至能成为历史事件的‘载体’,被后人长久铭记。”他以多个经典新闻报道为例,说明好的新闻不仅能记录当下,更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与“传承者”。话题转向现代技术与新闻报道的关系时,他给出明确答案:“新闻宣传能影响大众世界观,好的报道能让技术价值、时代意义被更多人看见。”

在梳理完新闻宣传的重要性后,张超文直接聚焦“实战”,结合中国新闻奖这一权威标杆,从多个维度为学员拆解进阶方法。他首先抛出关键观点:“解析中国新闻奖优秀作品,得奖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提升新闻采编水平的手段”。他以专业视角,结合丰富新闻工作经验和近年中国新闻奖案例,从“参评条件、奖项种类、获奖作品特点等6个方面”,详细解析参评要素,强调剖析获奖作品的核心“不是为了‘复刻’奖项,而是通过对标行业最高标准,找到自身创作的差距与不足”,并勉励大家“树立精品理念,增强冲奖意识,创作更多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针对“如何提高新媒体形势下新闻采编能力”,张超文给出七点具体建议:一是“紧扣时代主题,将时代性和新闻性紧密结合,找到宏大主题报道与受众需求间的连接点”;二是“寻找热点人物,讲述热点话题,做好可视化传播”;三是“用青年人的视角,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兴趣点”;四是“了解年轻人关注的话题,使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打开传统媒体与年轻受众之间的隔阂,实现内容的广泛传播”;五是“创新文风”;六是“精细打磨”;七是“加强主要媒体与行业媒体协作”。

最后,他围绕“努力提高行业媒体新闻报道水平”提出要求:“宣传好中央精神,紧密结合人民法院中心工作和部署,抓好‘热’策划;做好典型报道,加强细节和故事挖掘;在选题、采访、写作、发稿等各环节严格把关。”

在授课总结环节,张守增对张超文会长的授课给予高度评价:“张超文会长把新闻宣传的理论、经验和方法讲得透彻、讲得生动,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温度,更有实战指导意义。”他希望学员们能深刻领会授课内容,将“讲故事”的技巧融入今后的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中,创作出更多让老百姓看得懂、愿意看、记得住的精品力作,真正发挥新闻宣传传递司法声音、筑牢法治信仰的作用。

文字:张立叶 | 摄影:王圣翔

编辑:李璇

来源:再坚持一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