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me RTX5070显卡评测:4K游戏依旧优秀,主流玩家选它就够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06 09:48 1

摘要: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台式机显卡的第4弹RTX 5070现已登场。对于大多数游戏玩家们来说,这款新显卡已能够满足2K乃至大量4K分辨率游戏的需求。现在,就等一个好的价格了!之前上市的RTX 5080、RTX 5070 Ti显卡的价格已经

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台式机显卡的第4弹RTX 5070现已登场。对于大多数游戏玩家们来说,这款新显卡已能够满足2K乃至大量4K分辨率游戏的需求。现在,就等一个好的价格了!之前上市的RTX 5080、RTX 5070 Ti显卡的价格已经回落了不少,因此对于全新的RTX 5070,它的实际上市价格笔者持乐观态度。

此次新品评测,笔者便为大家带来了一款颜值与性能俱佳的RTX 5070,它就是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一款采用白色外观、3风扇设计的产品。利用iGame一键超频按钮,用户还能够轻松获得更强的性能表现,这也是这款显卡的一个卖点。

iGame Ultra系列显卡近年来的口碑一直很赞,因此对于这款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相信很多用户都非常期待。它实际表现到底如何?感兴趣的朋友请耐心往下看。

Blackwell架构与RTX 5070

RTX 5070显卡基于英伟达全新Blackwell架构设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到这款新显卡,笔者首先会对Blackwell架构以及50系显卡所支持的一些重要新技术进行介绍。

【1】RTX 50系台式机显卡第4弹——RTX 5070

全新RTX 5070基于GB205-300显示核心设计,拥有6144个CUDA核心,搭配12GB容量、192bit位宽的GDDR7显存。

之前上市的RTX 5070 Ti基于GB203-300显示核心设计,拥有8960个CUDA核心,搭配16GB容量、256bit位宽的GDDR7显存。

在硬件规格方面,与RTX 5070 Ti相比,全新RTX 5070有着一定的差距。未来NVIDIA往RTX 5070和RTX 5070 Ti之间塞进一个全新的显卡型号,是很容易的。

【2】Blackwell架构

GeForce RTX 50系列采用NVIDIA Blackwell架构设计,内建第五代Tensor Core和第四代RT Core,在AI驱动型渲染方面的性能表现进一步提升。

旗舰级芯片GB202的完整规格架构图

GeForce RTX 50系列台式机显卡的CUDA核心数量首次2万个。其中,旗舰级芯片GB202显示核心至多可设计24576个CUDA核心、192个RT光追单元以及768个Tensor张量单元。

GPC是所有Blackwell架构GPU当中非常重要的高级硬件模块,所有关键图形处理单元都设计在GPC当中。每个GPC当中带有1个专用光栅引擎、8个TPCs模块、16个SMs和16个ROPs。每个TPC包括1个PolyMorph引擎和两个SMs单元。

NVIDIA流式多处理器(SM)是NVIDIA GPU架构的核心组件,在GPU的并行处理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其各种核心(CUDA, Tensor,RT),高效的warp调度,内存管理以及对AI等现代工作负载的支持实现大规模并行运算。

与上一代Ada Lovelace架构相比,Blackwell架构SM模块当中取消了单独的FP32单元,将FP32/INT32单元数量增加一倍,提升了FP32/INT32单元的重要性。

第五代Tensor单元支持FP4。自2022年首次发布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有所提高。但这些改进通常伴随着参数和大小的增加。随着模型计算和内存需求的增长,即使在更新的硬件上运行此类模型也可能很困难。GeForce RTX 50系列内建第五代Tensor单元,实现了对FP4数据格式的支持,以帮助解决此问题。FP4提供了一种较低的量化方法,类似于le compression,可减小模型大小。与FP16精度(大多数模型发布时使用的默认方法)相比,FP4需要的内存不到一半,并且50系列GPU提供的性能是上一代的2倍以上。还有,FP4使用NVIDIA TensorRT模型优化器提供的高级量化方法,几乎不会降低质量。

【3】GDDR7显存

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首次采用了GDDR7显存,能够实现更快的显存速度与更高的显存带宽,助力更强的显卡性能。

RTX 5090 ,RTX 5090 D,RTX 5080,RTX 5070 Ti,RTX 5070,目前发布的这5款50系台式机显卡均载GDDR7显存。

【4】DLSS 4与多帧生成技术

与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一同登场的还有DLSS 4技术。DLSS 4首次推出多帧生成技术,通过使用AI为每个渲染帧生成多达3帧来提高帧速率。它与DLSS技术套件协同工作,与传统渲染相比,性能提高8倍,同时通过NVIDIA Reflex技术保持快捷的响应速度。

注意,现阶段多帧生成技术至高可支持到4X,也就是4倍。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帧生成技术可实现的倍数会继续增加,值得期待。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目前仅限50系显卡支持多帧生成技术。之前的40系、30系、20系均不支持。

DLSS 4还引入了图形行业首个实时transformer模型架构应用。基于Transformer的DLSS光线重建和超分辨率模型使用多2倍的参数和4倍的计算能力,可在游戏场景中提供更高的稳定性、更少的重影、更高的细节和增强的抗锯齿效果。

【5】Reflex 2技术

Reflex技术将优化图形工作流,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可在竞技游戏中帮助玩家更快地捕捉目标,更迅速地作出反应并提高瞄准精度。全新的Reflex 2首次采用了Frame Warp技术,可在渲染帧发送到显示器之前根据最新的鼠标输入更新渲染的帧,从而减少游戏的延迟。Reflex 2可将延迟降低高达75%。这为游戏玩家在多人游戏中提供了竞争优势,并使单人游戏的响应速度更快。

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欣赏

笔者曾在今年1月份评测过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 16GB。此次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的外观设计风格跟那款显卡一致。

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是一款白色系显卡,非常适合组建白色外观平台。

这一代iGame RTX 50 Ultra W系列显卡的外观采用HIP-HOP嘻哈艺术风格设计。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正面,也就是散热器正面,白色外观配上粉红色的轮廓线条,呈现出HIP-HOP嘻哈艺术风格的活力和律动感。同时该系列保留了渐变外观设计,在不同视角下,这款显卡正面大量的渐变区域能够呈现不同的渐变色彩,让这款显卡越看越好看。

由于采用的是三风扇散热设计,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的尺寸比较长,实测约30cm(不包括挡板),用户在购买前需要留意自己机箱内部的安装空间。

这款显卡配备了金属背板。金属背板设计了大面积粉红色涂鸦风格的图案,这种张扬的外观设计,很有视觉冲击力。金属背板尾端采用镂空设计,以提升显卡整体的散热性能。

散热器顶部设计了一整条RGB灯效模块,能够让这款显卡在运行时更加炫酷。灯效可以利用iGame Center软件进行调节。

用户如果搭配侧透机箱,在电脑运行时便能够时刻观赏这款显卡的RGB灯效。一整条的RGB灯效模块,运行时相当醒目。

50系显卡依然维持了上一代40系的12VHPWR供电接口设计。这款iGame RTX 5070显卡的辅助供电接口便是12VHPWR,能够实现至高600W辅助供电。

输出接口为三个DP 2.1b以及一个HDMI 2.1b。接口配置一流,用户们可尽情搭配4K高刷显示器使用,畅玩4K游戏。

iGame显卡的惯例,挡板上面还设计有一枚iGame一键超频按钮,用户利用这枚按钮可轻松实现超频,收获更强的显卡性能。

在默认状态下(未超频),这款显卡的GPU频率为2325MHz,Boost频率为2512MHz,显存频率为1750MHz(等效28000MHz),与NVIDIA RTX 5070官方默认频率保持一致。

在iGame一键超频状态下,这款显卡的Boost频率会超频至2557MHz,相比NVIDIA官方默认的2512MHz,提升了45MHz。此外,这款显卡的功耗上限也有改变,从260W提升至270W。

显卡尾部同样运用了涂鸦艺术设计。在外观设计上,iGame对新一代Ultra系列显卡还是很下功夫的。

将散热器拆卸下来,露出显卡PCB,继续欣赏一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的用料。

这款显卡采用了加高PCB设计。显卡虽然长度约30cm(不包括挡板),但是它的PCB并没有那么长。PCB布局非常工整有序,彰显了iGame强大的设计能力。

这款非公版RTX 5070显卡采用了10+3相供电设计。全封闭式电感、贴片式固态电容以及高效MOS管等高品质用料,保障了较高水准的电气性。

全新的GB205-300显示核心,尺寸不大,芯片面积约为263平方毫米,尺寸相比周围的GDDR7显存颗粒看上去没有大很多。

新一代的三星GDDR7显存,显存颗粒编号为K4VAF325ZC-SC28,单颗容量2GB。这款显卡PCB正面共设计有6颗显存,组成12GB显存规格。

这款显卡的散热器搭配有3枚直径为90mm的风扇。风扇叶片环环相连,坚固可靠,同时有助于聚风散热。

这款散热器支持智能风扇停转技术,当显卡处于闲置或者低负载运行状态,散热器风扇会全部停转,以达到静音的目的。当显卡处于高负载运行状态下,散热器风扇才会运转。

此外,中央风扇与两侧风扇的旋转方向不一致,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冷却阵列内部的气流紊流,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这款散热器的金属主体部分很大,不仅能够为GPU芯片进行散热,而还能够为显存以及MOS管进行散热。

纯铜镀镍散热底座,6×6mm的纯铜镀镍热管,加上大面积散热鳍片矩阵,用料很足。其中,6×6mm的纯铜镀镍热管均采用“回流焊”工艺,能够令热管与鳍片严丝合缝,助力更强的散热表现。

iGame Center软件

iGame Center软件目前已升级到2.0.0.64版本。玩家们可以到七彩虹官网下载使用。

用户利用iGame Center软件可以对七彩虹显卡实现3大重要功能:灯效控制、风扇控制和超频。

在灯光控制界面下,可以对七彩虹显卡的灯效进行设置。

在超频控制界面下,可以对七彩虹显卡的散热器风扇转速进行调节。

喜欢超频的玩家也可以利用iGame Center挑战一下新的频率高度。该软件的超频设置选项比较丰富,核心频率、显存频率、电压、功耗均可调节。超频属于慢工出细活的操作,需要玩家们耐心再耐心!

测试平台介绍

笔者组建了一套酷睿i9-13900KS处理器+Z790主板的高性能测试平台,用来测试新一代50系显卡的性能。

为了对比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笔者还加入了本代RTX 5070 Ti以及上代RTX 4070 Ti显卡的成绩。

游戏性能测试

【1】3DMark基准测试

首先是显卡在3DMark基准测试当中的表现。性能到底有多强,大家一看便知。

在Time Spy项目中,这款iGame RTX 5070显卡的一键超频性能约为RTX 5070 Ti的81.8%。

在Port Royal项目中,这款iGame RTX 5070显卡的一键超频性能约为RTX 5070 Ti的75.3%。

在Steel Nomad项目中,这款iGame RTX 5070显卡的一键超频性能约为RTX 5070 Ti的76.6%。

与上代显卡相比,这款iGame RTX 5070的3DMark成绩与RTX 4070 Ti是非常接近的。仅看3DMark成绩的话,笔者感觉RTX 5070就是老黄参照上代RTX 4070 Ti水平设计的新显卡。

【2】3DMark-DLSS 4基准测试

3DMark-DLSS 4测试版目前向媒体提供。通过该测试,大家能够很好地领略到DLSS 4技术在新世代游戏当中的强大威力。

开启DLSS 4以及4X多帧生成之后,游戏FPS能够实现数倍的提升。强大到令人惊叹!

【3】DLSS 4游戏实测

目前已有《赛博朋克2077》、《漫威先锋》、《霍格沃茨之遗》等热门游戏大作正式支持DLSS 4技术。

DLSS 4游戏——《赛博朋克2077》

《赛博朋克2077》新版本已正式支持DLSS 4技术,并且在游戏设置界面中,可直接开启4X多帧生成。

借助DLSS 4技术,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在《赛博朋克2077》4K分辨率、高画质下可实现超过110帧的平均帧率,畅玩无压力。

DLSS 4游戏——《漫威先锋》

《漫威先锋》新版本已正式支持DLSS 4技术,并且在游戏设置界面中,可直接开启4X多帧生成。

借助DLSS 4技术,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在《漫威先锋》4K分辨率、高画质下可实现超过230帧的平均帧率。

DLSS 4游戏——《霍格沃茨之遗》

《霍格沃茨之遗》新版本已正式支持DLSS 4技术,并且在游戏设置界面中,可直接开启4X多帧生成。

借助DLSS 4技术,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在《霍格沃茨之遗》4K分辨率、高画质下可实现超过170帧的平均帧率。

DLSS 4为新世代游戏带来了更卓越的体验。不少网友都说DLSS 4以及4X多帧生成技术是50系显卡的绝活,这话没错!

【4】其它游戏实测

游戏实测——《黑神话:悟空》

游戏实测——《怪物猎人:荒野》

游戏实测——《极限竞速:地平线5》

游戏实测——《瘟疫传说:安魂曲》

游戏实测——《战争机器5》

游戏实测——《幽灵行动:荒野》

游戏实测——《中土世界:战争之影》

游戏实测——《CS2》

毕竟是50系的中高端显卡,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的游戏性能已很强,在4K高画质下畅玩大多数游戏均无压力。

生产力性能测试

【1】DLSS 4技术应用——D5渲染器

DLSS 4技术不光能够应用在新世代游戏上,在生产力方面也大有可为。我国优秀软件D5渲染器目前便支持DLSS 4技术。

需要注意,开启D5渲染器的4X多帧生成,目前需要在NVIDIA APP当中进行设置。在NVIDIA APP-图形-程序设置当中,找到D5渲染器,然后在驱动程序设置当中,开启4X多帧生成。

D5渲染器对于显卡性能要求非常高,在未开启DLSS 4的情况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的预览帧数仅有59帧。不过在开启DLSS 4以及4X多帧生成之后,帧数会大幅提升至200帧以上。

用户能够在复杂渲染模型的预览场景中获得更为流畅的体验,这就是DLSS 4技术在D5渲染器中的强大作用。

40系显卡由于不支持DLSS 4技术,因此在D5渲染器应用当中,表现明显不如新一代50系显卡。

【2】AIGC图片生成——FP4数据格式大模型

文章前面介绍过,RTX 50系列显卡内建的第五代Tensor单元实现了对FP4数据格式的支持。目前Procyon推出了基于FLUX.1(FP4)设计的AIGC测试程序。

在该测试程序当中,RTX 50系列显卡能够高效快捷地实现AIGC图片生成。

上代40系显卡由于未针对FP4数据格式进行优化,缺乏必要的计算单元,因此在该测试当中,表现也明显不如新一代50系显卡。

【3】渲染性能测试——Blender Benchmark

Blender是一款开源的跨平台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动画、材质、渲染,到音频处理、视频剪辑等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而Blender Benchmark则是基于这款软件开发的性能测试工具,专门用于评估计算机在处理复杂三维渲染任务时的性能表现。

【4】渲染性能测试——V-Ray 6 Benchmark

V-Ray 6 Benchmark是一款由Chaos开发的免费测试工具,用于评估计算机硬件在V-Ray渲染引擎下的性能表现。它通过运行一系列标准化的渲染任务,帮助用户了解其系统在处理复杂渲染任务时的效率。

(注:笔者所处的室温维持在26℃)

利用FurMark,笔者将对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显卡进行压力测试。

默认频率下的表现

默认频率下(未超频),这款显卡满载时GPU温度稳定在约67℃,GDDR7显存约为58℃,散热器风扇转速以63%程度运行,此时运行噪音很低。

iGame一键超频表现

在iGame一键超频状态下,这款显卡满载时GPU温度稳定在约65℃,GDDR7显存约为58℃,此时散热器风扇转速略增,以64%程度运行,此时运行噪音依旧很低。另,在iGame一键超频状态下,这款显卡的功耗并未明显增加,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显而易见,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这款三风扇散热器是相当可靠的,笔者对它的散热能力和静音表现均很满意。

产品总结

RTX 5070作为50系台式机显卡的中高端型号,依旧拥有着很强的性能水准,借助全新的DLSS4以及多帧生成技术,RTX 5070称得上是一款4K级别的高性能显卡,广大主流玩家们可以放心购买。

最后再来说下本文的主角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它在颜值、性能、散热等方面的表现均很出色,没有明显短板,称得上是RTX 5070显卡当中的精品之作。只要价格合适,笔者相信这款iGame RTX 5070定会大卖的。

来源:科学剃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