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嘉”之名,共赴星辰大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07:15 1

摘要:这个夏天,又一批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迈向广阔的天地。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面对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形势,从国家到省、市陆续发布相关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严 涵 通讯员 朱 蕾 漫画 张利昌

从省外大学来到嘉兴一家创业公司实习的周源期待尽快抓住转正机会,把劳动合同最终敲定。

去年考研失利的嘉兴某高校毕业生赵洋,今年选择“再战”——每天晚上沉浸于知识海洋,白天则在岗位上奋斗。

……

这个夏天,又一批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迈向广阔的天地。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面对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形势,从国家到省、市陆续发布相关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眼下,毕业于嘉兴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何?连日来,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对市本级3所高校、3家用人单位和448名高校毕业生开展调研,以期从多重视角观察毕业生的求职路,助力城市与人才共赴星辰大海。

现象:“嘉”人择业多元化

“银行面经分享群”“考公刷题监督群”“求职抱团吹水群”……嘉兴某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张欣掰着手指细数自己加入的七八个毕业求职微信群,每个群涉及的行业和功能不一,但活跃度颇高。

大学一毕业,张欣就在嘉兴租了房,一边准备考公,一边参加各种工作面试。相比死磕“铁饭碗”,张欣与不少群友都选择“两手准备”,“求职群里大家几乎都在毫无保留地帮助对方,这种抱团取暖的感觉特别好。”

调研中,根据对3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的访谈了解,本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更加主动积极,较早开始谋划毕业去向。这一趋势也体现在选择方向上:近年来,考研、考公已成为莘莘学子的热门选择,其中医学专业毕业生更倾向继续升学,调研显示其考研比例达90%以上。

不少毕业生还把目光投向了新兴职业。“我的同学有的当了调酒师,有的当了网络主播,这些选择并不是父母辈眼中的‘躺平’,而是另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路径。”毕业生徐俊想当一名插画师,在他的不懈坚持下,原本反对的父母最终被他的执着打动。

随着抖音、小红书、B站等互联网平台的兴起,网络博主成为毕业生灵活就业的选择,越来越受青睐。还有一些毕业生说,除了主业,还通过剪辑、配音等技能开辟一门喜欢的副业……现在的毕业生更宠爱“新打工时代”。

调研显示,大学生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在期望从事职业中,“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的占比达12.3%。在数字经济催化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电商直播、短视频创作等新兴行业和岗位,灵活就业成为新趋势。

得益于嘉兴完备的产业体系、发达的产业集群、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及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受访的“嘉里”学子“留嘉”意愿强烈。调研中,嘉兴大学的就业指导老师表示,近几年来,该校毕业生选择留在嘉兴就业、创业的人数占比不断上升。

今年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闫磊就是其中一员。“一线城市的大厂要求相对较高,能留在嘉兴的专精特新企业里积累工作经验,真的很满足。”他坦言,嘉兴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人才补贴政策也很到位,很高兴能在嘉兴继续追梦。

在择业考虑时,高校毕业生兼顾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调研显示,择业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多选),有67.6%的受访毕业生表示是薪酬福利,46.4%是工作地点,37.7%是发展前景,36.8%是专业对口,35.3%是工作环境。

调查:新浪潮下的喜与忧

不一样的求职路背后,是一张张敢于追寻梦想的青春脸庞,更是窥见就业喜与忧的一扇扇窗口。

今年,人工智能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口”,各相关岗位的机会显著增多,薪资水平也同步提升。春招中,人工智能领域招聘需求大幅增长,算法、机器学习等方面的人才成为企业高薪争抢的“香饽饽”,人工智能讲师岗位招聘量也在激增。

当就业遇上人工智能,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节省了劳动力,导致未来有一些职业可能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例如人工客服、生产线上的工人、传统的汽车驾驶员等,都会担心被人工智能抢走饭碗。当前,有不少电视新闻运用数字人进行播报,其高准确率和稳定性对传统播音主持人形成一定挑战。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孕育了新职业需求。在文旅领域,AIGC应用开发工程师等技术人才成为新需求;在影视行业,AI编导、AI剧本审核等新设岗位成行业热门……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年2月,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6.8%、40.1%,平均招聘月薪均突破2万元。

嘉兴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的HR表示,在传统广告行业增长见顶的背景下,需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但设计的核心竞争力仍取决于人类设计师的创意、情感理解和战略洞察力。

调研中,52.7%的毕业生认为人工智能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大学生就业来看,目前设计类、建筑类、语言类专业易受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冲击。

新技术催生的产业升级浪潮,也让“岗位匹配难”成为就业难点之一。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李沐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我心仪企业的要求让人望而却步,要么需要相关经验,要么要求掌握新技能,很难完全满足。”

调研显示,在认为就业难的高校毕业生中,54.7%的学生将“专业教育与实际市场需求有所脱节”列为主要原因,该因素的占比在所有原因中最高。

一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坦言,当下高新技术企业比较看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但部分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还没能及时跟上实际市场新的需求。

探究:全链条打通就业路

要实现城市与学子的“双向奔赴”,就要有照亮青年人才奋斗之路的那束光。在嘉兴,这束光是真金白银的诚意,更是创新求变的实际行动。

今年,嘉兴全面实施2025“莘至嘉兴”计划,组织开展春季人才服务月活动;在嘉兴大学、嘉兴南湖学院等本地高校开展“产业强链”精准引才招聘会,助力嘉兴学子“就好业”、本地企业“引好才”;创新开展青年揽才合伙人“组团建圈”行动,发掘一批嘉兴本地高校校园引才“代言人”……一项项创新举措,无不体现出嘉兴这座城市对人才的诚意。

在人才培养方面,嘉兴大力实施“星耀南湖”人才计划、硕博倍增计划、大学生“550”引才计划等,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成长的养分,助力他们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次调研给出相关建议:多方协同发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筑牢稳岗扩岗“压舱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策协同联动,优化产业布局,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降费减负政策、挖掘基层就业空间,为企业稳岗扩岗注入动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推动就业提质扩容。

打通供需匹配“快车道”。构建全方位校地合作关系,推动高校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深化产教融合模式,校企联合育才,为学生提供丰富实习机会,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同时激发毕业生求职活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打造就业保障“暖心巢”。深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精准推送岗位资源。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毕业生权益。聚焦毕业生实际诉求,优化就业服务,以贴心举措护航毕业生顺利就业。

职业生涯需要长久的规划和努力,就业的道路也不止一条。未来携手并肩的征途中,期待嘉兴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贴心的服务、更广阔的舞台,与青年人才携手同行。

(文中学子均为化名)

劳动力调查小科普

劳动力调查是什么?

劳动力调查是一项重要的民生调查,通过劳动力调查得到的调查失业率是宏观经济四大指标之一,对反映就业形势、改善民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劳动力调查有什么意义?

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结构及分布情况,为政府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提供依据。

为什么抽中我家?

劳动力调查是一项抽样调查,国家统计局根据科学的抽样设计,每月共调查约34万户家庭,抽中家庭将连续两个月都接受调查,每月一次。如果有一天抽到你家,请积极配合!

抽中我该怎么办?

调查员会提前联系,确定上门时间,每月10日至14日入户调查,请积极配合调查,如实回答调查员的问题。

会不会泄露我的隐私?

不会。依据《统计法》第十一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