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镇:让基层治理既有“智慧”又有“温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07:11 1

摘要:近日,薛女士专程来到南湖区大桥镇“民声一键办”会客大厅,将一面印有“刚正不阿,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表达由衷的谢意。此前,辖区某亲子游泳馆内电视机意外砸落伤及孩童,“民声一键办”队员迅速出动,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转自:嘉兴日报

■撰稿 武晓习 孙 佳 李 玲

图片由大桥镇提供

近日,薛女士专程来到南湖区大桥镇“民声一键办”会客大厅,将一面印有“刚正不阿,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表达由衷的谢意。此前,辖区某亲子游泳馆内电视机意外砸落伤及孩童,“民声一键办”队员迅速出动,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这起纠纷的圆满化解,正是大桥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服务效能的生动缩影。大桥镇正通过高效响应群众诉求的“一键指令”平台以及规范物业管理、强化议事机制、培育治理达人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让治理更有智慧,让服务更有温度。

精准治理

构建现代化治理新体系

大桥镇“民声一键办”的快速响应机制,在薛女士的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天,“民声一键办”队员接到镇综合信息指挥室指令后,两名队员迅速联系报警人并到达事发现场。

面对情绪激动的涉事双方,工作人员没有简单粗暴地划分责任,而是首先安抚情绪,待双方恢复理性后,再客观分析事件原委,厘清责任归属。通过耐心沟通和依法调解,最终促使商户认识到自身安全管理责任,同意给予合理赔偿,家长也表示理解经营不易,双方达成互谅互解。

调解结束后,队员并未就此放手,而是持续跟进赔偿履行情况,并建议游泳馆全面检查设施安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种“现场调解+后续跟进”的全链条处理模式,确保了矛盾纠纷彻底化解,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民声一键办”的高效运作,离不开大桥镇综合信息指挥室的一体化平台支撑。今年上半年,指挥室通过驾驶舱“一键指令”模块累计下发处置指令4516条,有效推动各类治理任务快速落地。在热线处置方面,大桥镇同样表现亮眼。共接收12345市长热线工单1673件,已办结1596件,工单处置及时率与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民声一键办”专职队上半年共接警并处理事件2583条,平均签收时间仅14秒,办结率达100%,平均办结时长1小时8分40秒,高效响应群众诉求,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8月18日夜间的消防安全集中夜查行动,展现了大桥镇精准治理的另一维度。联合检查组深入出租房、沿街商铺、“三合一”场所、网吧、KTV和商超等重点区域,不放过任何死角盲区。检查人员不仅仔细查找隐患,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立行立改或限期落实,体现了大桥镇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大桥镇将执法检查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检查组主动向房东、商户及居民发放《住房租赁条例》宣传手册,耐心解读新规要点,使夜查行动同时成为法治宣传的移动课堂。“条例刚出台,这样的讲解太及时了!”一位房东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种“检查+宣传”的模式,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面对流动摊贩治理这一难题,大桥镇没有简单采取“一刀切”的取缔方式,体现了治理智慧。亚太路与天明路交会处聚集了大量摊贩,虽然带来了“烟火气”,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大桥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先行发放整治通知书,告知摊贩问题所在,给予缓冲时间;随后引导摊贩通过合法途径申报经营资格,帮助其规范经营;并加强监管,确保整治效果长效化。这种“引导—疏导—监管”的渐进式治理策略,既维护了市容环境,又保障了摊贩生计,实现了多方共赢。

物业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方面,大桥镇同样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8月21日,大桥镇开展了物业管理法律知识专题培训,吸引了辖区物业项目的47位物业经理参与。培训以“物业管理是城市稳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为主题展开讲解,帮助物业经理理解自身工作的社会价值;同时深入讲解党在物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及业主委员会治理结构,厘清各方权责边界。这种既提升视野又强化实操的培训,为物业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桥镇计划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物业管理制度,构建现代化物业管理新格局。

多元参与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大桥镇的基层治理创新,不仅体现在政府的高效响应和精准施策上,更反映在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民生服务中。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让大桥镇的治理体系既有制度刚性,又有人性温度。

亚太社区近日积极推进“出门提醒器”安装工作,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送去贴心保障。针对老年人出门忘带物品、漏关水电燃气等生活难题,社区积极推广安装提醒装置,并组织30余名中小学生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上门为老人安装讲解。酷暑天里,小志愿者们顶着烈日穿梭于各楼幢间。“有了这个‘小帮手’,出门再也不慌了!”家住亚太花苑的张奶奶连连称赞。

广益社区的“小小志愿者”活动,也将治理触角延伸至下一代。近日,在“广益请你来喝茶”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学习熬制乌梅汤,为居民送上清凉饮品,同时担当“环保宣传员”,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活动中,一名小朋友志愿者耐心教导幼儿园孩童区分四色分类垃圾桶,这种“大孩子教小孩子”的传帮带模式,为社区注入了温暖活力。

焦山门村的“喝茶议事”机制,是大桥镇强化议事协商、汇集民声民意的创新实践。每周四的“喝茶议事接待日”,村里设立监督专席,专门收集记录村民意见建议,形成“村民点单、村委买单”的工作机制。这一看似简单的安排,实际上构建了一条自下而上的民意表达通道,使村民从治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1条,解决群众诉求61起。

焦山门村的“小贾说法”活动开创了法治宣传的新形式。近日举行的第五期活动以“涉农村相邻关系纠纷案例分析”为主题,通过三个生动真实的案例,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这种以案说法、贴近生活的普法方式,营造了更加和谐、友爱的村居环境。

天明社区的“红色播种”服务项目,则展现了文化活动在社区治理中的凝聚作用。每天下午一场红色电影,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更成为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的契机。许多观影居民在“社区主理人”的带动下,自愿认领楼道长职责,“天明值日生”应运而生,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治理生态。

下一步,大桥镇将继续深化一体化平台应用,依托“一键指令”“民声一键办”等联动机制,加强各类力量的统筹协调,推动消防安全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