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7年,全球经济向上周期叠加股权分置改革政策落地,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700点一路大涨到10月创下历史巅峰,再到年末的急速下跌再反弹,最终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下结束了这场狂欢。
8月A股行情持续升温,近一周以来,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数次刷新十年新高。当前行情行至何处?这一次大涨又有什么不一样?
回看过去20年A股来时路,市场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周期的洗礼,从市场点位来看,上证指数行情比当前更火热的仅有2007年和2015年两次行情。
2007年,全球经济向上周期叠加股权分置改革政策落地,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700点一路大涨到10月创下历史巅峰,再到年末的急速下跌再反弹,最终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下结束了这场狂欢。
2015年,伴随着沪港通开通以及央行降息降准利好落地,大金融板块率先爆发,大盘指数被不断推高,随后市场风格逐步切换,TMT引领的创业板行情将市场推向主升浪,大量杠杆资金涌入股市,市场波动显著增大,这轮行情来势汹汹,但去得也快。
这两轮史诗级“牛市”有着相似的背景,新兴产业爆发叠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盘面上也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虽有率先爆发的领头羊行业,但各行业涨幅均较为可观。
与前两轮不同,本轮行情大盘指数的涨幅并不极端,自去年9月24日至今,上证指数涨幅为40.72%,与此同时,各行业之间的表现差距较为明显,31个申万行业虽然全部飘红,却仅有10个行业跑赢万得全A指数,且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距超过100%。作为投资者,如果在本轮行情中没有重仓TMT等科技行业,那么体感可能与市场的热闹大相径庭。
数据来源:万得信息,数据截取区间:2024.09.24至2025.08.26,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代表具体基金产品表现。
结构性行情中,关注“核心卫星”策略
大盘指数在科技成长主线的引领下持续创近年新高,但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甚至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由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行业引领的科技行情仍在继续,主线引领下各行业、主题机会交替轮动,后续滞涨板块仍有补涨机会。
在当前这样“冷热不均”的结构性行情下,投资者难免焦虑,一方面担心踏空行情,一方面又怕买错了方向不涨或者买得贵,承受不了较大波动。如何配置才能在充分参与市场的同时,又能平衡风险与收益呢?
“核心卫星”策略或是基金投资中长短兼顾、动静结合的较优策略。
正如大家熟悉的太阳系行星运行结构,该策略将要投资的基金资产分成两部分:较大的“核心”资产通过长期持有、力争获取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起到“基本盘”的作用;剩余部分放在较为灵活的“卫星”,力求捕捉阶段性、结构性机会,获取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并且相对小比例的持仓也可避免过度的风险暴露。
“核心卫星”策略的本质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找平衡,因此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将资产分散配置于不同风险水平的基金,通常核心资产占资产比例为60%-90%左右,卫星资产占资产比例为10%-40%左右。
若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希望获取更高收益,可适度提高卫星资产比例,考虑核心(60-70%)+卫星(30-40%)配置;若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寻求稳健收益,可适当提高核心资产比例,考虑核心(80-90%)+卫星(10-20%)的配置组合。
作为“核心”部分,一般配置风险适中,力求稳中取胜的品种,比如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等有望长期向上的宽基指数增强基金。万得数据显示,近10年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指数增强产品的年化超额收益普遍在3%~8%区间,且波动率中位数低于对应ETF,为投资者在当前行情中提供了“不掉队”的选择以及更优的风险收益比。
“卫星”部分的产品配置需要力争实现为投资者博取更高收益的目标,因此可以尽量选择弱相关性的资产,或是具有成长性、高弹性的指数增强或行业主题基金,指数增强基金方面,当前具有行情代表性的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与华商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汇聚半导体、医药、电力设备、机械制造、计算机和医疗等尖端前沿科技企业,高成长属性显著,力求捕捉市场热点题材的高弹性结构性机会。行业主题基金方面,投资者可以关注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股票发起式和华商电子行业量化股票发起式基金,当前活跃的交投氛围为量化投资提供了良好土壤。
站在指数新高之际,我们不去预测市场短期走向,风物长宜放眼量,指数向上攀升的过程不会一路坦途,周期更替与盈亏同源的道理也不会改变,要是把当前行情当做可以梭哈、All in的赌场,那就是将自己完全置身于风险的漩涡之中。对于投资者而言,越是行情加速的轮动市,越考验其投资体系的稳定性,利用合适的投资策略配置适合的基金产品,方能在长期投资中取得较大胜率。
$华商沪深300指数增强C(OTCFUND|024314)$
$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C(OTCFUND|023827)$
$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OTCFUND|023898)$
数据说明:文中基金的具体投资比例和投资策略详见基金法律文件。文中行业数据来自万得信息、中证指数及华商基金。基金的超额收益指区间基金净值增长率减除该基金业绩比较标准的同区间的收益率后的结果。
截至2025.06.30,邓默具有14.1年证券从业经历,其中4.3年证券研究经历,9.8年证券投资经历。截至2025.06.30,艾定飞具有10.9年证券从业经历(其中4.3年证券研究经历,6.6年证券投资经历)。截至2025.06.30,海洋具有8.2年证券从业经历,其中6.8年证券研究经历,1.4年证券投资经历。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恪尽职守、谨慎勤勉的态度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不构成新发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股票指数增强型基金的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股票指数增强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基金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以及境外市场的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以上内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敬请投资者选择符合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产品。
来源:华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