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6日,《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9)发表了一篇研究,分析了牛奶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并比较全脂牛奶和低脂牛奶的影响。研究发现,牛奶总摄入量与
2025年8月6日,《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9)发表了一篇研究,分析了牛奶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并比较全脂牛奶和低脂牛奶的影响。研究发现,牛奶总摄入量与CVD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正相关,尤其是全脂牛奶。
研究背景
全球膳食指南普遍推荐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替代全脂产品,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SFA)。乳制品中的SFA与CVD及全因死亡率呈正相关。但不同乳制品亚类的健康效应仍不明确。
挪威作为传统乳制品高消费国家,其全脂牛奶消费量随历史变迁而显著波动,近期数据显示全脂乳制品消费呈现回升趋势。本研究旨在利用挪威队列数据,评估牛奶摄入(总量及低脂vs.全脂)与CVD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关联。
研究方法
研究人群
Norwegian Counties Study研究是由挪威国家健康筛查服务在三个县开展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1974年-1988年期间,每个县都进行了三次心血管健康筛查。第一次筛查了35-49岁的所有居民和20-34岁居民的10%随机样本,共有65,624人;第二次筛查追踪相同人群并补充新年龄组样本;第三次进行追踪筛查。
膳食评估
每次筛查时填写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FFQ),约70个问题。
牛奶杯数:不限类型,选项从"不喝/每天少于1杯"到"≥6杯"(标准化:按照每杯150g估算);
牛奶种类:全脂牛奶(3.8%脂肪)、脱脂牛奶(0.1%脂肪)、半脱脂牛奶(1.5%脂肪)、全脂与脱脂混合牛奶、或不饮用牛奶,分析中将脱脂和半脱脂/低脂牛奶合并为"低脂"类别。
牛奶总摄入量:按照累积平均摄入量五分位数分为五组。
各类牛奶的摄入量:按累积平均摄入量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并将每种牛奶类型的不饮用者单独列为一类(包括不饮用牛奶和不饮用该类型牛奶)。
协变量
问卷报告的过去一年的休闲体育活动(久坐、中等、高强度、剧烈)、职业体力活动(主要为久坐、步行、搬运、重体力劳动)、吸烟、自我报告合并症(CVD病史、糖尿病史以及降压药物和/或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
体检时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BMI,检测非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
死亡率结局
首次筛查时年龄≥18岁且
主要结局:CVD死亡(包括循环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IHD])、IHD死亡(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及慢性IHD)、单纯AMI死亡、全因死亡。
次要结局:猝死。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残差法对全脂、低脂和牛奶总摄入量进行能量调整。
研究使用Cox回归模型估算风险比(HR)及其95%CI,包括:(1)牛奶总摄入量的五分位数对比;(2)全脂牛奶(参照)vs.不同类型牛奶;(3)不饮用(参照)vs. 不同摄入量的全脂和低脂牛奶。
模型按出生队列(
模型1:调整年龄、性别和累积平均能量摄入(连续变量,计算方法同上述牛奶摄入量);
模型2:进一步调整BMI、休闲和职业体力活动、吸烟状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合并症、其他SFA来源膳食、咖啡和含糖软饮的摄入量、膳食纤维(能量百分比)和维生素C摄入量。为模拟用低脂牛奶替代全脂牛奶的效果,模型中同时包含两种牛奶类型。
模型3:评估牛奶总摄入量时调整牛奶类型;比较牛奶类型时调整牛奶总摄入量。
研究结果
研究纳入73,860名参与者,基线平均年龄为41.2岁。在2,305,642人年的随访期间(中位随访33年),共观察到26,393例死亡,其中包括8,590例CVD死亡、4,372例IHD死亡和3,047例AMI死亡。
牛奶总摄入量与死亡率的关联
模型1中,与Q1相比,Q5与较高的CVD死亡率、IHD死亡率、AMI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相关,这些关联在模型2和模型3中有所减弱,但牛奶总摄入量仍与CVD死亡率(HR 1.12,95% CI 1.03–1.21)和全因死亡率(HR 1.22,95% CI 1.16–1.28)呈正相关。
将牛奶总摄入量作为连续变量时,CVD死亡风险(HR 1.02,95% CI 1.01–1.04)和全因死亡风险(HR 1.04,95% CI 1.03–1.05)均有所上升,而IHD死亡率和AMI死亡率则未观察到显著关联。
表.牛奶总摄入量五分位组、作为连续变量(增量100g/d)与死亡率的关联
不同类型牛奶与死亡率的关联
与全脂牛奶饮用者相比,低脂牛奶饮用者的CVD、IHD、AMI及全因死亡风险均显著降低。
表.不同类型牛奶与死亡率的关联
在模型2中,与不饮用全脂牛奶者相比,全脂牛奶四分位数Q4组的CVD死亡风险显著上升(HR=1.07,,95%CI 0.99-1.16),还与IHD(HR 1.13,95%CI 1.01-1.27)、AMI(HR 1.10,95%CI 0.96-1.26)及全因死亡率(HR 1.15,95%CI 1.10-1.21)呈正相关。相比之下,低脂牛奶组未显示显著死亡率关联。
图.与不饮用者相比,不同类型牛奶与死亡率的关联(模型2)
将牛奶摄入量作为连续变量时,模型2显示全脂牛奶每增加100g/d,与CVD死亡风险(HR 1.01,95%CI 1.00-1.03)、IHD死亡风险(HR 1.02,95%CI 1.00-1.03)和全因死亡风险(HR 1.03,95%CI 1.02-1.04)的轻微升高相关。而低脂牛奶与IHD死亡率(HR 0.98,95%CI 0.96-1.01)、全因死亡率(HR 0.98,95%CI 0.97-0.99)轻微降低相关。
这项基于挪威人群的大型队列研究(1974-1988年)发现,牛奶总摄入量高与CVD和全因死亡率上升相关。与全脂牛奶相比,低脂牛奶摄入者的死亡风险相对降低。研究结果与部分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牛奶富含营养但也是SFA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发现SFA摄入与CVD和全因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尤其是乳脂中的棕榈酸和肉豆蔻酸。乳脂含量可能是牛奶与死亡率关联的关键因素,但乳脂与其他食物成分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用植物脂肪等替代乳脂可能降低心血管风险。
研究优势
大样本量、长期随访、充足病例数;
基线期相对年轻的受试者年龄,有助于减少反向因果关系;
在膳食结构转型期进行的多次饮食评估,有效捕捉了牛奶摄入变化,降低了测量误差和回归稀释偏倚;
通过与死亡登记系统的链接,确保了死亡率结局的完整追踪。
研究局限性
饮食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偏差,不能排除牛奶摄入量的高估或低估风险;
三次筛查存在数据不完全,可能导致关联性低估;
复合食品中的牛奶成分未计入,可能低估总摄入量,缺少鲜奶与发酵乳的对比数据,两者可能存在健康效应差异;
残余混杂难以完全排除;
合并症为自我报告数据,且缺乏随访期间用药信息,约2000年后降脂药物的普及可能随时间改变CVD死亡风险;
鉴于挪威饮食模式和风险特征的时代变迁,结论外推需谨慎。
研究结论
牛奶总摄入量与CVD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正相关,尤其是全脂牛奶;与全脂牛奶相比,低脂牛奶与IHD及全因死亡率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未来需开展机制研究比较不同类型牛奶对CVD风险因素的影响,以强化因果推断。
参考文献:Am J Clin Nutr. 2025 Aug 2:S0002-9165(25)00452-6. doi: 10.1016/j.ajcnut.2025.07.035.
医咖会9周年
惊喜第一弹来啦!
医咖会基础会员全面大升级,赶快去领取一年基础会员!
来源:小桂圆聊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