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与影石互博:一场品类创新之战|马蹄观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00:05 2

摘要:2025年7月底,全球无人机霸主大疆发布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进军影石创新的核心市场。仅两周后,全景相机龙头影石创新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推出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品牌,剑指大疆占据70%以上份额的消费无人机赛道,一场商战大戏拉开序幕

【亿邦原创】天空与地面的碰撞,无人机之王与全景相机霸主的相互跨界,看似激烈的正面竞争,实则是一场定位攻防战。

2025年7月底,全球无人机霸主大疆发布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进军影石创新的核心市场。仅两周后,全景相机龙头影石创新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推出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品牌,剑指大疆占据70%以上份额的消费无人机赛道,一场商战大戏拉开序幕。

这场看似突然的攻防战,背后是两家技术巨头在增长天花板下的战略突围,也是一场关于智能影像行业未来定义权的竞争。

01战场格局:增长焦虑下的战略选择

大疆与影石创新在各自领域均已建立绝对统治地位。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超过70%的份额,部分高端市场甚至超过80%。

而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3年影石创新就在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达67.2%,自2018年起至今已连续7年稳坐细分品类全球第一。

然而,两家企业都面临着市场天花板的制约。全景相机行业整体规模较小,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仅为50.3亿元,即使到2027年预计也仅会增长至78.5亿元。

相比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虽然更大(2023年全球规模约71亿美元),但大疆也面临增长压力。

再看业绩情况。

影石创新的业绩增速放缓。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20.41亿元增至55.7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65.25%。2025年一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40.70%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减少2.50%。这表明在主业市占率已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的情况下,影石需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大疆的增长焦虑也同样明显。近年来,其产品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如2020年发布的Mavic Air 2无人机与前代产品相似度高,2025年5月发布的Mavic 4 Pro在主摄焦段上未有大的突破。另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大疆新品在美国市场未能铺货上市。

02支撑对比:不对称竞争下的实力与基因

从实力看,这似乎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

截至2023年底,大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3.8万项技术专利,业务深入到操作系统、电池、电驱、电控等无人机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产,具备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

这种能力使大疆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硬件迭代能力。

影石创新虽然在研发上投入不菲(2024年研发费用率达13.93%),但其研发投入的绝对规模与大疆相比仍有数量级上的差距。

据悉,大疆在深圳建设智能航空系统产业生态全球总部项目,计划2024—2030年7年间研发投入不低于300亿元。

但影石创新有其独特优势。近十年间构建的软件生态和对内容创作者核心痛点的深刻理解,成了它进攻的武器。

影石无人机产品的核心逻辑不是复制大疆,而是将“全景拍摄+智能剪辑”能力从地面延伸至天空,大幅降低高质量航拍视频的创作门槛。

除实力外,这场竞争也是两种企业文化的碰撞。

与大疆创始人汪滔的低调、神秘和对技术的极致专注不同,影石的90后创始人刘靖康有着鲜明的技术极客风格。影石内部的文化也更为高调,此前还推出了“减一斤肥肉奖励500元,反弹一斤罚款800元”的百万级减重激励计划,极具话题传播性。

这种文化差异也体现在产品战略上,大疆强调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影石则更注重用户体验和社交分享的便捷性。

03战略定位:技术复用与开创新品类博弈

两家企业的跨界并非盲目冒险,而是基于技术共通性的战略扩张。

全景相机和无人机在影像处理、防抖算法、传感器技术等底层技术上存在高度共通性,这大幅降低了双方进入新领域的技术门槛和研发成本。

大疆将其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影像和防抖技术迁移到全景相机上。Osmo 360配备1英寸CMOS,支持8K/50fps超高清录制,还搭载DLOG-M模式实现“电影级剪辑”,直接对标影石的旗舰X系列。

影石则走了差异化路线,其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以“全景+飞行”为卖点,创造了一个新品类。它采用先拍摄后构图的逻辑,用户无需担心错过画面,后期可在360度画面中自由选取视角。机身重量小于249克,巧妙地规避了某些地区对250克以上无人机的注册要求。

这场商战中,双方即是各自领域的领导者,又是对方领域的进攻者。对大疆而言,直接用类似产品攻入影石主品类,希望通过创造更好的产品来开拓新市场,并侵蚀对方市场份额,只是这场战役是一场产品之战还是心智之战,有待后续市场份额来评判,或许最终博弈结果,是让原来的老二、老三出局。

再看影石作为挑战者,则选择了定位商战中的侧翼战,一是通过开创“全景无人机”新品类,避免与传统无人机正面竞争,二是作为一家用户心智中在全景相机位居第一的品牌在跨界延展新品类时,还启用了新品牌影翎Antigravity,这两个动作,从心智战争中,似乎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但要真正成为这个新品类的第一或唯一品牌,后续还需要一系列战略配称快速跟进才能实现攻其不可守的奇效。

在大疆发布Osmo 360次日,影石CEO刘靖康便在个人微博上快速发文,一面祝贺大疆,一面宣布将自家王牌产品Insta360 X5降价500元,并将Osmo 360和影石X5一起加入抽奖组合。同时,刘靖康还特别强调影石的独家功能,如行业唯一可换镜片、唯一可以分享全景视频到微信并在线观看等,强化自身定位。这是一场公关防御战,只是通过降价来应对进攻,潜在的风险是容易反噬老用户,对影石品牌定价产生质疑。

结语

这是一场“互入腹地”的跨界竞争。

影石将全景算法注入无人机,推动航拍画质突破;大疆则用无人机影像技术升级全景相机,双方的技术互鉴,倒逼行业在AI处理、多设备协同等领域进化。

市场竞争从“存量”转向“增量”。影石以“全景无人机”激活航拍场景的潜在需求,大疆则凭品牌影响力扩大全景相机的大众认知,两者共同推动智能影像市场从“单一设备”向“全场景创作”扩容。

这场商战注定没有失败者。

加速行业技术迭代,推动品类分化满足消费者细分需求,这更像是一个品类创新的经典案例

掌握一套完整、系统的品类战略打法,对于期望实现突破性增长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从如何精准发现品类机会、科学命名与定义、有效运用视觉锤与语言钉、到如何聚焦资源持续强化品类认知,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智慧。要真正洞悉并掌握这套体系的“真知”,深入的理论学习与实战演练不可或缺。

由马蹄社(亿邦动力旗下高端全球化电商社群)与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全球顶尖的战略定位公司)联合举办的“品类战略增长班”,每月两期3天2夜“品类战略”系统性培训课程,通过对经典理论的解读和大量最新实战案例的剖析,为企业家和高管们提供磨砺战略思维、掌握品类破局武器的前沿机会。

来源:亿邦动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