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之际,健康广元特别推出广元卫生健康杰出医师系列报道。他们是临床一线的中流砥柱,是科研创新的探索先锋,是传道授业的辛勤园丁,是扎根基层的健康守护者。让我们心怀最深沉的敬意与感激,向包括这些杰出医者在内的全体白衣战士道一声:“节日快乐,你们
【医师节专栏】
值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之际,健康广元特别推出广元卫生健康杰出医师系列报道。他们是临床一线的中流砥柱,是科研创新的探索先锋,是传道授业的辛勤园丁,是扎根基层的健康守护者。让我们心怀最深沉的敬意与感激,向包括这些杰出医者在内的全体白衣战士道一声:“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魏江霞
荣誉称号
2020年获广元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20年获得蜀道英才称号
2024年获广元市卫生健康领军人才
第三届广元名医、第七批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二批广元卫生健康领军人才
从医感言
医学征途廿六载,我始终铭记两个身份:一是治病救人的医者,二是薪火相传的师者。
面对妇科肿瘤患者,我们以微创技术减轻病痛,用自制器械降低费用——每一分节省都是对家庭的慰藉;面对年轻医者,我倾囊相授,见证他们100%通过考核的喜悦胜过任何奖项。义诊路上,乡亲们的笑容更让我坚信:医者的价值在田间地头同样闪光。
荣誉属于集体,使命归于初心。未来,我将继续以科研创新赋能临床,以普惠医疗温暖民心,在守护妇儿安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医路历程
魏江霞,主任医师,广元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领军者。自1999年新疆医科大学毕业扎根广元,深耕妇产领域26载,以精湛微创技术守护女性健康。
精研技术,突破诊疗瓶颈
2011年赴华西二院研修妇科肿瘤与微创技术,持续汲取国际前沿成果。2022年调任市妇幼保健院后,率先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宫腔镜下曼月乐缝合手术,攻克卵巢癌、宫颈癌等复杂肿瘤手术难题,填补医院技术空白。
科研为炬,照亮临床实践
主持多项市级科研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深耕妇科疾病机理研究,转化成果推动临床诊疗科学化、规范化。成功构建标准化诊疗路径,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切实落地。
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期间魏江霞手术照片
薪火相传,锻造精兵团队
规培基地任教期间,严抓规培基地教学质效,学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与规培结业率连续保持100%,多人获国家级测评优异成绩;所负责基地连年获评“优秀”,为广元锻造出技术过硬的妇产生力军。
普惠为民,彰显医者担当
她带领团队创新自制单孔多通道穿刺器,完美替代进口高价耗材,单台手术为患者节省费用1000-2000元,惠及千余家庭;坚持参与健康义诊下乡活动,深入县区送医送药,惠及偏远地区女性群体,以匠心仁心筑牢妇儿健康防线。
上下滑动查看
科普文章
杨四海
荣誉称号
2006年9月〈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2010年4月〈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的临床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2015年3月〈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2020年〈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杂型椎间盘突出症〉获川煤集团科研项目一等奖
从医感言
在我幼小时就有一个当医生的梦想,见到周围许多患各种疾病致残、死亡的人,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内心,立志做一名护佑健康,解除病痛的医生,后如愿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医疗知识和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能,了解到目前的微创介入技术是今后医学发展趋势,能解决内外科棘手的疾病,就申请到上级医院进修微创介入技术。此后,率先在广元及川北地区率先开展多项微创介入诊疗技术,为上万例患者解除病痛。
我始终认为,只有用精湛医术和真诚关怀,才能践行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不负患者的信任。三十余载风雨兼程、百面锦旗医者仁心,用技术与从容解读了生命的意义,用单薄的臂膀托住了患者不能屈、不该屈的脊梁。
医路历程
1995 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怀着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救死扶伤的执着,踏上了从医之路。工作期间,我了解到微创介入技术因创伤小、疗效显著是当今及今后医学发展的趋势,便先后到四川大学华西附一医院、云南昆钢医院等地进修学习,一门心思扎进微创介入技术的研究中。
2016年4月,参加介入医学年会
多年的努力让我在专业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率先在广元及川北地区开展了多项微创介入诊疗技术,多项技术省内领先,如在局麻下完成气管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为呼吸困难的结核患者成功开通狭窄气管;开展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以微创手段呵护女性健康;还掌握了近十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其中开展的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国际脊椎微创公认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最好、损伤最小的微创技术,得到了广泛认可,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患者前来诊治。
2024年4月,微创介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杨四海为患者进行手术
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的临床研究》《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杂型椎间盘突出症》项目获川煤集团重点科技项目一等奖。此外,还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及医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分享自己的治疗体会和研究成果。
2021年,4月9日至11日,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圆满承办了四川省卫健委外周介入质控中心川东北片区培训、四川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巡讲、广元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学术质控会议
在团队建设上,带领科室成功创建市医学重点学科(介入诊疗中心),当选为市医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及质控中心主任,同时任省外周介入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常委等学术任职。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同行进行了多次学术讲座、技能培训、手术试教,带徒120余人次,培训9000余人次,提升了医院在介入医学领域的影响力。我始终注重对年轻医护人员的培养,通过开展业务讲座、查房指导、岗位成才、技术练兵等活动,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医护队伍。如今,带领的团队已能够独立完成多项高难度的微创介入手术,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上下滑动查看
李 丹
荣誉称号
连续三年度被广元市人社局考核为优秀,嘉奖一次
2020年3月授予四川省总工会“同心战役“最美女职工称号
2022年6月聘为川北医学院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2年7月获得广元市总工会、市卫健委演讲比赛三等奖
2022年12月获得广元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优秀志愿者
2024年4月评为“蜀道英才培训计划”广元卫生健康领军人才
2024年9月获得广元市表现突出医师称号
从医感言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这句话像一粒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15年前,当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还尚未被大众所广泛了解时,我毅然决然放弃从事2年多的临床专业,选择当一名疾病哨兵。在疫情暴发时,我们冲在前线侦探,通宵达旦追踪传播链;在平凡日子里,我们是隐形的"健康规划师",实施疫苗接种计划、播撒疾病防治知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有着"愿为众生织防衣"的胸怀,更是具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敏锐。这细水长流的守护,何尝不是另一种伟大的医者情怀。
医路历程
执着续航,逆向迁徙报家乡
2008年因地震影响,放弃沿海高薪工作,回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10年,跨专业考取了辽宁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再次义无反顾回到自己家乡——广元,从此便与防疫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2022年8月利州新冠疫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预防疾病,无声守护大健康
作为广元市健康科普专家,连续十余年线上线下创新模式开展疾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2023年创作的《情系休养员 温暖全社会》科普视频获得全国麻风防治科普作品视频类三等奖。2024年与朝天区疾控中心联合创作的《滚蛋吧 结核君》舞台剧获得2024年中国健康科普大赛(四川赛区)表演类一等奖。
2023年6月带领麻风村麻风病愈后休养员走出大山、看家乡活动
2023-2024年连续2次开展了关心关爱麻风病愈后存活者活动,一是带领青川县麻风病康复员走出麻风村看家乡,二是联合万江眼科医院给朝天区麻风病愈后存活者送光明,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让麻风康复人员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也动员全社会关心关爱麻风病患者,消除麻风歧视。
2024年4月全国皮肤病学术年会交流分享
2023年在全省首次开展广元市麻风病治愈留院者生存现状调查,其研究成果论文被2024年全国皮肤病防治学术大会评为优秀论文并交流发言。2024年联合省疾控申报科研项目《艾滋病防治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省科协技术三等奖。2022-2024年期间,负责全市结核病、艾滋病、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年终全省考核名次分别列于全省第一、二梯队。
2023年6月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现场指导
不忘初心,坚守防疫第一线
先后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全市多起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前后3次赴成都、广安等地支援。2022年10月作为市人民政府第二批专家组成员入住市第三人民医院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组获得较好的口碑。
2025年5月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现场指导
上下滑动查看
科普文章
麻风病防治科普视频
陈冬斌
荣誉称号
2024.12.23 广元市医疗卫生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 广元市人民政府
2024.6.20 第二批“蜀道英才计划”卫生健康领军人才 中共广元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21.8.19 广元市2021年优秀医师 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5.19 第七批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广元市人民政府
2017.6.20 2016年度医疗保险管理类先进人员 广元市医疗保险管理局
2016.4.12 2015年度医疗保险管理类先进人员 广元市医疗保险管理局
2015.12 “广元名医” 荣誉称号 广元市人民政府
2015.10.17 在实施“中国复明扶贫流动眼科手术车”项目中被授子:先进个人奖 亚洲防盲基金会
从医感言
出身于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工作后,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眼科这个领域,开始走上防矇救盲的征程。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指引自己的工作方向。流金岁月,面对无数双渴求光明的眼睛,我深知唯有俯身倾听那些被模糊世界困扰的低语,才能让手术刀和无影灯真正成为穿透生命阴翳的暖阳。我愿以仁心为灯,永远做光明的虔诚守护者。
医路历程
陈冬斌,男,55岁,副主任医师,2009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先后荣获首届广元名医、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医保管理先进个人、全市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第二届眼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四川中医药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广元市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元市眼科质控中心市级专家组成员、广元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组副主任、广元市眼科疾病防治健康科普专家。
2024.3.26,陈冬斌副主任医师在旺苍县东河镇第一幼儿园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益讲座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亲自筹办组建“名医工作室”,创新实施“三提三带”人才培育工程,带教亚专业学科带头人4人,率领团队攻克多种复杂、疑难、新特眼疾病诊治,如玻璃体腔注药、微创玻切术、鼻内窥镜下开窗引流术、准分子激光手术等。个人率先在广元地区开展3T微创青光眼手术、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切术、青光眼减阀术、ICI/TIC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新技术,有效填补地区眼科技术空白。在专业领域上,该同志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在处置各种复杂疑难白内障、恶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冬斌正在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切术
日常诊疗中,带头做到视病员为朋友,态度亲和,耐心热情,沟通细致,广泛赢得病员的信任和好评。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参与眼健康科普宣讲、主题节日义诊等志愿服务。现已主刀完成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类眼科手术3万余例,圆满完成省、市防盲工作任务,连续多年被医院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
上下滑动查看
编辑:陈 默
审核:汪 瑞
责任编辑:陶 伟
来源:健康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