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麦田金黄,丰收在望。老农举杯,一笑间道出三十年种麦的真谛——高产并非难事,秘诀藏在那四句朴实无华的口诀中。
麦田金黄,丰收在望。老农举杯,一笑间道出三十年种麦的真谛——高产并非难事,秘诀藏在那四句朴实无华的口诀中。
“种地没那么多花哨玩意儿,种麦子更是如此。”一位有着三十年种麦经验的老农,在某次聚饮微醺后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种了大半辈子麦子,高产没啥窍门,就四句口诀——“麦收要紧,秋收要稳;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有收无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四句话,听着简单,却藏着小麦高产的大学问。
农谚藏智慧,种地有讲究
老农说的这四句口诀,其实句句都是农耕智慧的结晶。像“麦收要紧,秋收要稳”这样的农谚,就提醒人们收麦要抢天时,收秋则要稳扎稳打。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更是直接点出了收麦的最佳时机。麦子完全成熟了容易落粒,反而导致损失。有经验的老农都懂得适时收割,做到颗粒归仓。
水肥是关键,管理要科学
老农提到的“有收无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道出了水肥管理对于小麦产量的重要性。这话一点不假。
麦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比如农谚说“足墒灌浆,粒饱穗方”,意思是灌浆期水分充足,才能籽粒饱满。还有“麦怕五月风”(农历),这时刮风容易导致倒伏减产。
施肥也很讲究。“不怕施肥远,就怕施肥浅;不怕施肥浅,就怕埋不严”。肥料要施得深、埋得严,才能被作物充分吸收。
良种配良法,产量有保障
老农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仅指要准备好农具,也暗示要选用好种子、好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培育出的许多小麦新品种,为粮食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像青海省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的“互麦18号”亩产高达589.58公斤,比当地传统品种亩产高出近200公斤。
这样的优良品种,配合科学的种植方法,效果自然不同。老农虽然不懂什么高科技,但他知道要选用适合当地的好种子,要懂得科学管理。
适时收割,保住成果
种麦不容易,从播种到收割,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到了收获时节,更是要抓紧时机。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老农说,麦子成熟就是一会儿的事,必须抓紧收割,不然一场风雨可能就让快到手的收成泡了汤。
“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收割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必须抢时间收割、晾晒、入库,才能确保丰收的果实牢牢握在手中。
夕阳西下,老农望着眼前一片金黄的麦田,笑着说:“这四句口诀,可是我三十年种地的精华,今天就传给有缘人。”
远处,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忙碌作业。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但这些代代相传的农耕智慧依然闪烁着光芒。
老农拍拍身上的麦屑,补充道:“记住这些口诀,灵活运用,你也能种出好麦子。”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