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为正能量点赞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慰问见义勇为的护士李梦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6:43 2

摘要:8月25日下午,韶关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建坤带着鲜花和奖金去了粤北人民医院。他特意赶到耳鼻喉科门诊,找到了一个叫李梦旖的护士。原来李梦旖上周在南京南站帮陌生人做了急救,这事后来被单位知道了。

8月25日下午,韶关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建坤带着鲜花和奖金去了粤北人民医院。他特意赶到耳鼻喉科门诊,找到了一个叫李梦旖的护士。原来李梦旖上周在南京南站帮陌生人做了急救,这事后来被单位知道了。

李梦旖当时正在南京转车,听见广播说站里有紧急求助。她赶过去发现有个乘客脸色发紫,就立刻冲上去帮忙。因为是学耳鼻喉的,她判断可能是呼吸道堵塞,直接做了专业抢救动作。等救护车来了她就默默走了,连名字都没留。后来车站 CCTV 录像传到网上,单位才从监控里认出是她。

卫健局局长说这话时,旁边医院的书记和院长都在场。他们说起李梦旖其实不是第一个见义勇为的本地医护——去年青岛海边有护士下海救溺水游客,广州火车站也有主任医师跪着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局长强调这些都是 system 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们从进校开始就被要求见义勇为算考核项目。

鲜花递给李梦旖的时候,她有点不好意思。奖金是卫健局特批的,但她说钱不用拿,捐给科室买急救培训模型更好。旁边工作人员记下来了,说会反馈给上级。

卫健局局长还提到,现在年轻医护人员在外地救人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上个月韶关有个医生开车路过车祸现场,直接下车当起了临时急救员。他说这就是 system 的成果,医生护士早就把“救人”当本能反应,根本不会多想。

当天慰问结束前,局长拍了拍李梦旖的肩膀。他说全市最近要搞个“善美医者”评选,类似的事迹都会记录。其实李梦旖自己都不知道被填了多少表格——每次救人都没留名,现在倒成了档案里的模范案例。

医院书记补充说,从入职第一天起医护人员就要签承诺书,规定在公共场合遇到急救必须参与。李梦旖的同事证实,她平时就爱参加街道办的急救讲座,连小区便利店阿姨都知道她电话能随时找。

卫健局送走人后,科室主任开了个短会。他们决定把这次奖金改成专项资金,以后每月组织一次街头急救演习。李梦旖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但领导说这是 system 的荣耀,必须宣传出去。

其实类似事件近两年频繁出现。比如去年有护士在高铁站用海姆立克法救小孩,今年初又有医生在飞机上教乘客急救。卫健系统把这些事当正面教材,甚至编进了新员工手册。

当天傍晚,李梦旖重新回到值班室。她的抽屉里放着那束鲜花,奖金通知单还没拆封。走廊电视正好播放着卫健局的表彰新闻,镜头扫过她工作的诊室,没人知道她就在里面继续看病人病历。

卫健局的这次慰问引发了一些讨论。有网友说这是 system 的成功,也有人质疑公开表彰会不会让救人变功利。但多数人只记得视频里那个扎马尾救人的背影,管她是不是拿了奖金。

当晚下班后,李梦旖去医院附近的药店买了创可贴和消毒纱布。她打算明天带到社区活动中心,教老人家包扎伤口。没人知道这事,但诊室墙上挂着的“急救流程图”已经贴了五年。

卫健局接下来准备联合交通部门,在火车站增加医疗标牌。上面会标注附近医护人员的位置,但这需要自愿登记。李梦旖的同事说她肯定不会报,但大家都理解这种“隐形保护”。

其实类似制度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试点。比如有些医院会给救人医护颁发特殊徽章,但韶关还是坚持用传统方式鼓励。局长觉得这样更实在,不需要复杂花样。

媒体采访她时,她反复说自己只是做了份内事。但卫健局的工作总结里,这变成了 system 教育的一个典型范例,还可能影响下拨的培训经费。

直到现在,南京南站的监控录像还能查到那段救人视频。每当新一批医护实习,这个案例都会被拿出来分析。李梦旖本人很少提这事,倒是同事经常拿她开玩笑:“下次救人记得戴个工牌,好歹让大家知道你是哪个医院的。”

卫健局的奖金最终确实没发到个人手里。经集体讨论,这笔钱变成了急诊科的新训练设备。李梦旖看着刚到货的体外除颤器,只说了句“早该换了”。

这件事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李梦旖从没觉得自己是英雄。她在事后日记里写道:“那天只是刚好会这个动作”,但卫健局却觉得必须让更多人知道这种“刚好”。

现在回看,卫健局长的选择也很明确:他们要的不是一次性表扬,而是让每个医护遇到紧急情况都能像李梦旖那样自然反应。这种 system 筑造的职业本能,也许才是真正的见义勇为。

来源:平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