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首次承认派兵援俄,普京“向东转”战略走到关键一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8:42 1

摘要:金正恩出席了“表彰朝鲜人民军海外作战部队指战员的国家授奖仪式”,朝方相关新闻纪录片则首次披露了朝军赴俄进行“海外作战”的具体情况。俄朝关系的升温引发广泛关注。有分析指出,俄罗斯和朝鲜的国家实力悬殊,两国双边关系的升级既有短期利益考量,也存在长期的战略契合点。那

《文化纵横》邮发代号:80-942

✪ 徐博、邹松洋 | 吉林大学

【导读】近日,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出席了“表彰朝鲜人民军海外作战部队指战员的国家授奖仪式”,朝方相关新闻纪录片则首次披露了朝军赴俄进行“海外作战”的具体情况。俄朝关系的升温引发广泛关注。有分析指出,俄罗斯和朝鲜的国家实力悬殊,两国双边关系的升级既有短期利益考量,也存在长期的战略契合点。那么,俄朝关系的重大转向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本文指出,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对外关系上主动转向了“东转战略”,希望加强与亚太地区的合作对冲风险、摆脱外交孤立。鉴于朝鲜在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安全方面有重大影响,俄力图将其打造成新的战略支点。这也契合了朝鲜的国家需求:摆脱长期被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俄乌冲突后,朝鲜公开发表的一系列“挺俄”言论,更为俄罗斯推进双边合作注入了直接动力。此外,对俄方而言,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意在对标北约形成“核联盟”,这加剧了俄罗斯的东方安全焦虑。面对地区权力关系的复杂重组,俄朝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视为回应美国构建的“亚洲版北约”。

目前,军事安全与经济利益是俄朝合作中最受瞩目的领域。普京曾直言,“不排除与朝鲜进行军事技术合作的可能性”。由于朝鲜的军事装备师承苏联,俄朝的军事合作有现实基础,而美国允许乌克兰利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刺激了俄罗斯向朝鲜开放武器技术。在经贸领域,2023年俄朝贸易额增长了9倍,2024年前5个月又增长了54%,两国在卢布结算、农产品和能源出口、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意向明显。

本文指出,从俄朝关系来看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可见俄方从未仅集中于单一地区问题,或只依靠军事力量投射,而往往采取多维博弈的方式,同时在多个国际问题中寻求解决方案。这既能缓解俄罗斯在主要战略方向上的安全焦虑,也可以利用多个地区热点问题牵制战略对手的注意力。

本文原载《俄罗斯学刊》2025年第2期,因原文较长,分上下两节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辨析。

俄乌冲突背景下俄朝合作的演变逻辑:

战略观念、国家利益与国际体系(上)

引言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和朝鲜互动频繁。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访俄,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时任)、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访朝,再到2024年6月普京时隔20年访朝可以看出,俄朝关系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迅速升温。随着《俄罗斯联邦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签订,俄朝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此,普京表示“对朝鲜的国事访问具有特殊意义,俄朝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高度”。金正恩也表示,俄朝关系正在进入全新的高度繁荣时期,这是20世纪的苏朝关系所无法比拟的。俄朝合作随即呈现出了迅速上升态势,两国日益紧密的经贸和军事合作关系不仅是影响东北亚地区局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俄朝关系为何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发生重大转向?当前俄朝的合作方向具有哪些突出特点?俄朝关系的发展限度何在?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成为理解当前俄朝关系转变的核心内容。

目前,学界针对俄朝关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分析视角。一是认为俄朝合作是短期行为,即俄罗斯当前的对朝政策是一种被美西方国家孤立后的应对性举措,旨在打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堵态势。二是认为俄朝合作将是俄罗斯的长期政策导向,即在俄罗斯和西方关系高度对立且改善前景渺茫的情况下,俄罗斯将长期保持与朝鲜的紧密合作关系。上述两种分析视角将俄朝关系与国际局势变化相结合,对理解当今俄罗斯对朝政策转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对朝政策实际上根植于国家整体的对外战略,而俄朝关系的转变实际上也是俄罗斯对外政策调整的重要表现。因此笔者认为,把俄朝合作置于综合性的对外政策分析框架内进行考察,或许是一种全面分析俄朝合作的有益尝试。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俄罗斯对朝政策演变的多层次分析框架,旨在通过分别探究战略观念、国家利益、体系要素对俄朝关系演进的塑造作用,来深入分析俄朝合作的原因、方向以及限度。其中,战略观念是推动俄朝关系转变的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决定了俄朝合作的方向,而体系要素则制约了俄朝关系的发展限度。正是在上述三个层次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俄朝关系在俄乌冲突的国际大背景下发生了结构性转变。

战略观念与俄朝合作的内在动力

(一)战略观念对俄朝关系演变的塑造作用

战略观念是俄罗斯对于俄朝合作在国内层面的根本性驱动因素。俄罗斯和朝鲜的国家实力相差悬殊,俄朝关系也往往体现为一种不对等的双边关系,因此只有在俄罗斯的对朝战略观念发生转向的前提下,俄朝关系才会发生明显变化。从俄朝关系的发展脉络来看,俄罗斯战略观念的阶段性转变对俄朝关系的演进始终具有决定性影响。自2012年普京第三次执政以来,俄朝关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转变:

一是2012—2014年的俄朝关系稳定期。2012年普京再次就任总统后,对国家政治体制和外交政策进行了全方位调试,意图达到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战略目标。在这一阶段,俄罗斯战略观念的重点是寻求自身在东西方大国之间的平衡地位,并争取在国际舞台上使得国家利益最大化,而调整俄朝关系在当时并不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二是在2014—2017年俄朝关系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受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及克里米亚入俄的影响,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面临了系统性危机。这一时期俄罗斯的主要战略观念是加强同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如中俄达成了一系列能源合作协议,俄日持续开展有关签订和平条约的对话与磋商,以及俄朝就俄罗斯免除朝鲜债务、两国贸易用卢布结算、俄方人员往返朝鲜签证便利化等问题进行谈判和磋商等。三是2017—2022年的俄朝关系回落至相对保守的阶段,其原因在于自2017年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俄罗斯战略观念的重心转变为缓和俄美关系,俄朝关系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而俄朝互动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而较为低迷。四是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成为导致俄朝关系进入迅速升温阶段的重要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东转战略”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这是俄罗斯战略观念转向的典型特征,也是俄罗斯多极化外交政策理念的自然延续和实际体现。俄乌冲突背景下的俄罗斯“东转战略”具有两方面内涵:第一,希望通过加强多极化国际秩序的主体性地位,转变既有的以西方为中心、由美国所为主导的世界秩序;通过构建大欧亚概念框架等方式,将国家间的经济和政治伙伴关系制度化,同时挖掘、厚植俄罗斯与亚洲的一体化潜力。第二,利用域外力量对冲美西方围堵,意图通过加强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政治、安全合作来应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战略挤压,从而改善俄罗斯的外部战略环境。“东转战略”同样对俄朝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是俄朝关系迅速走近的根本原因,也凸显了俄罗斯希望进一步与东方国家建立紧密联系的战略意图。在该战略的影响下,当前俄罗斯的对朝战略观念同时具有主动性和应对性两种特点,二者共同彰显了俄罗斯一直以来在地缘政治中的实用主义战略思维。

(二)战略观念影响下俄朝合作的主动性要素

首先,“东转战略”中的构建新型国际秩序战略观念促使俄罗斯更加重视朝鲜的战略支点地位。俄罗斯力图将朝鲜打造成其在东方的新兴战略支点,以便其在东北亚地区进一步争取地缘政治空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朝战略的主观能动性明显强化。尽管朝鲜的经济实力较弱,但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安全方面有重大影响,而这也正是导致当前俄罗斯加快发展俄朝合作所考虑的首要因素。换言之,朝鲜是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反制美国同盟战略挤压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在俄乌冲突以及美西方制裁背景下,发展俄朝关系也是俄罗斯试图摆脱外交孤立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

其次,俄朝两国的多极世界秩序观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而这也是两国合作态势升温的内在驱动力。俄乌冲突爆发后,动荡的地缘政治局势反而增强了俄朝关系的紧密性,俄朝两国的战略立场逐步趋同。俄罗斯的多极世界秩序观与朝鲜所希望的摆脱长期被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所制约这一国家需求相契合,为俄朝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俄朝关系也因此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回暖到多领域深化合作,再到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快速发展历程。2023年9月13日,金正恩访俄成为俄朝关系加速升温的重要标志。在金正恩访俄结束后,俄罗斯宣布了“计划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朝鲜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的战略目标。尽管俄朝关系面临着西方国家制裁的干扰与影响,但俄罗斯仍然表达了推进俄朝合作的强烈意愿。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朝鲜是俄罗斯良好的且非常有前途的合作伙伴,俄罗斯重视与朝鲜的双边关系,并打算在所有可能的领域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在普京访朝之前,面对西方国家对俄朝双边关系发展方向的质疑,俄方称:“朝鲜是俄罗斯正在发展双边关系的友好国家,俄朝关系不应受到包括西方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干扰。”而2024年6月19日《俄罗斯联邦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签订,则又标志着俄朝合作的紧密程度明显增强,条约指出:“俄罗斯和朝鲜致力于建立全球战略稳定和公平的国际新秩序。”这表明俄朝两国对于国际秩序的态度是双边合作得以加速推进的重要基础。

此外,朝鲜在俄乌冲突中的外交立场也增强了俄罗斯发展对朝合作的主观意愿。当前俄朝关系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双向互促的特点。事实上,俄乌冲突爆发后朝鲜官方公开发表的一系列支持俄罗斯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俄罗斯推进俄朝合作的动力。朝鲜是完全支持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国家之一。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曾明确表示:“全力支持俄罗斯人民及俄罗斯领导人,并对两国在捍卫世界正义与安全的道路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充满信心。”朝鲜外务省副相也曾表示:“朝鲜毫不怀疑俄罗斯将克服一切挑战和困难,并一定会实现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朝鲜将始终与俄罗斯军队和人民站在一起,为保护国家安全利益以及主权权力而进行正义斗争。”金正恩在普京访朝时还指出:“朝鲜赞赏俄罗斯在维护世界战略稳定与平衡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和作用,将全力支持和声援俄罗斯政府、军队和人民,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主权、安全利益和领土完整。”朝鲜官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对俄罗斯的声援,无疑为俄朝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战略观念影响下俄朝合作的应对性要素

俄罗斯对朝战略观念的应对性特点源于美西方在亚太地区同盟体系的不断加强。近年来,伴随着美日韩三边关系的同盟化以及美英澳日安全伙伴体系的发展,美国推动构建亚太同盟体系的趋势日益明显。在戴维营峰会后,美日韩三边的同盟化趋势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北约化的重要标志。2024年9月,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称,美韩联盟已经被公开称为与北约类似的“核联盟”,而在日本的参与下,该联盟正在成为三国同盟。2024年11月3日,美日韩三国在朝鲜半岛南部进行了联合空中演习,美国B-1B战略轰战机参演。此举致使半岛安全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同时,美英澳日组建的“奥库斯” (AUKUS) 也在东方对俄罗斯形成了威慑。当前,亚太地区正在国际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俄罗斯专家认为,AUKUS正是在美国推动其欧洲盟友增加在印太地区存在的背景下而诞生的,这反映了美英建立跨大西洋关系以及与澳大利亚加强关系的长期愿望。值得注意的是,AUKUS的覆盖范围存在继续扩大的可能,韩国、新西兰等国已经陆续表达了加入该联盟的意愿,而这无疑会使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俄罗斯就AUKUS对亚太地区战略稳定带来的挑战表示严重关切,并呼吁AUKUS成员国严格履行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义务。

鉴于此,为摆脱美西方战略挤压对俄罗斯发展造成的困境,俄罗斯意图将加强俄朝合作作为缓解战略压力的重要手段。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俄罗斯的东方安全焦虑。因此,俄罗斯亟须主动调整其在东方的战略,以应对地区权力关系重组这一复杂趋势,而朝鲜则是俄罗斯在东方对抗美西方战略围堵的突破口之一。从这个角度看,俄朝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可以视为对美国构建“亚洲版北约”的回应。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表示,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对那些期望或计划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半岛乃至整个地区问题的国家来说是一种警示。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通过加强俄朝合作来扩展战略空间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俄罗斯对外战略观念的突出特点,即俄罗斯在进行外部博弈的过程中从未仅集中于单一地区问题和只依靠军事力量投射,而往往是采取多维博弈的方式——同时在多个国际问题中寻求解决方案。这种策略既有利于缓解俄罗斯在主要战略方向上的安全焦虑,同时也可以利用多个地区热点问题牵制战略对手的注意力。俄罗斯选择加强与朝鲜的军事及科技合作,显然符合俄罗斯战略观念中的这一基本逻辑。

国家利益与俄朝合作的主要方向

(一)俄朝合作中的固有利益:军事安全与经济利益

国家利益决定了俄朝关系的主要发展方向。正如加拿大著名学者雅各布·维纳 (Jacob Viner) 所说,“虽然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一时有必要为了军事安全需求以及长远繁荣而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但这两个目标从长远来说是一致的”。俄罗斯在俄朝关系中的长期固有利益就主要体现为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

首先,安全合作是当前俄罗斯对朝政策的核心。俄乌冲突增强了俄朝之间在军事方面的相互依赖。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第四条规定的“如果缔约一方受到某一国或数国的武力攻击,并处于战争状态,另一方将立即以一切可用手段向前者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内容,就是这一问题的重要体现。普京表示,根据最新签署的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俄罗斯不排除与朝鲜进行军事技术合作的可能性。2023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访俄期间参观东方航天发射场时表明,朝鲜对俄罗斯的包括卫星发射等在内的军事技术有较强烈的需求。而在普京访朝后不久,朝鲜国家电视台就已开始使用俄罗斯Express-103通信卫星进行转播。此外,2024年11月1日,朝鲜外务省首次正式宣布朝鲜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援助。对此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表示,军事合作并不违反国际法。俄朝军事合作的战略逻辑在于:一方面,由于朝鲜的军事装备师承苏联,双方具有迅速开展安全合作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朝鲜的武器系统也需要俄罗斯提供新的维护。1986—1988年,朝鲜共从苏联购买了约35架米格-29战斗机,接收了20余架苏-25K攻击机,而这近60架飞机一直面临维修成本高昂、维修困难等问题。俄朝的军事技术合作有助于朝鲜加快推进飞机及武器系统现代化。同时,由于美国允许乌克兰利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俄罗斯选择向朝鲜开放武器技术也可视为对美国的不对称回应。

其次,经济利益是俄朝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朝两国在贸易、结算、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合作需求。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朝鲜在国际合作中的经济需求明显增加。普京称:“2023年俄朝贸易额增长了9倍,2024年前5个月又增长了54%,俄朝经贸合作的前景广阔。”目前俄朝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算合作,即推进以卢布为计价货币的结算体系。俄罗斯驻朝鲜大使亚历山大·马采戈拉表示,目前俄朝正在建立卢布支付系统,这将有利于两国贸易额的增长。二是农业合作。2023年11月15日,俄罗斯和朝鲜在平壤举行政府间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重点讨论面粉、玉米、豆油、肉制品贸易。朝鲜对从俄罗斯进口活畜表现出了浓厚兴趣。2024年6月24日,朝鲜代表团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俄朝双方讨论了各类产品的进出口程序、检验检疫方法和设备。朝鲜代表表示,即将开始向俄罗斯供应苹果和人参。2024年8月初,俄罗斯自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签订后首次向朝鲜罗先市运送了477只山羊。同年12月初,俄罗斯再次向朝鲜运送了100只山羊。三是能源合作,包括俄罗斯向朝鲜出口石油和双方举行联合地质勘探等。2024年3月至今,俄罗斯已向朝鲜输送超过100万桶石油。2023年11月,俄朝已达成联合开展近海地质勘探的合作意向。2024年2月10日,俄罗斯驻朝鲜大使亚历山大·马采戈拉称,俄罗斯已经收到了朝鲜提供的开展联合海上油气勘探所需的部分文件。四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包括俄罗斯租借朝鲜的港口以及实现俄朝间铁路的现代化升级改造等。普京访朝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修建横跨图们江跨境公路桥的政府间协议。该协议规定在俄罗斯哈桑检查站地区现有的铁路桥旁再建造一座公路桥,全长约850米,其中300米以及连接乌苏里高速公路的2400米引桥由俄方负责建设。针对罗津—哈桑物流项目,俄罗斯哈桑检查站正在对不同轨距(1435毫米和1520毫米)的铁路进行改造。对此普京称,罗津—哈桑铁路现代化升级改造对于发展俄朝以及第三国的利益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朝方倡议下,2024年6月俄朝开通了不定期客运,12月16日俄罗斯恢复了开往朝鲜的客运列车。罗津—哈桑物流项目运送的货物种类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亚历山大·科兹洛夫提议,除煤炭外,未来俄朝可以探讨通过该线路运输其他货物的可能性。

编辑/陈蕊

本文原载《俄罗斯学刊》2025年第2期,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辨析。

来源:文化纵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