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昨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工作座谈会召开,广泛听取文化领域代表意见建议,就推动全市上下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进一步做好文化“两创”各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本报评论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昨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工作座谈会召开,广泛听取文化领域代表意见建议,就推动全市上下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进一步做好文化“两创”各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扛牢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大力度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谆谆嘱托重若千钧,科学指引激励前行。济宁一直高度重视文化“两创”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文化底蕴厚重、资源富集优势,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特别是近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文旅产业发展、尼山片区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会议,成立文化“两创”指挥部,交流互鉴持续深化,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文化传承保护更加有力,文艺精品创作更加繁荣,普及转化成果丰硕,全市文化“两创”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济宁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文化标识鲜明突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期间专程到济宁曲阜考察调研,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再次强调,要求山东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省委要求济宁持续擦亮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等品牌,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不断提升济宁文化的感召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的重要指示要求,自觉扛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和利用,真正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的重要指示要求,将“崇德尚礼”的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推动文明培育融入日常、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坚持不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时代新风;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全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锚定一个目标、实现六个新突破”的部署,逐项抓好工作落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快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做好文化“两创”工作,是党中央、省委赋予济宁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意识,强化组织领导,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强人才队伍,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为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再立新功。
来源:济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