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价格大跳水!从百元串到4.58元/斤,国产水果如何逆袭?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4:29 3

摘要: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刘伟指出,十年前该水果品种在国内的总种植面积尚不足 15 万亩。经过多年发展,其种植面积现已达到 150 万亩,种植面积与水果产量均实现了 10 倍以上的增长突破。

葡萄届的“爱马仕”,巅峰期轻松卖到300元以上,一斤价格堪比一克黄金的“阳光玫瑰”崩盘了

8月20日,某地方市场内,一些个体商户的阳光玫瑰售价已跌破5元/斤,部分像绿叶水果蔡锷路门店这样的品牌水果店,售价则为7.99元/斤……

热心市民王女士感慨道:“去年吃串阳光玫瑰还是件奢侈事,现在就不值钱了。”更是有网友直言:“阳光玫瑰的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01:果中“爱马仕”为何高台跳水?

阳光玫瑰价格大幅下滑,核心症结仍在于产量激增。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刘伟指出,十年前该水果品种在国内的总种植面积尚不足 15 万亩。经过多年发展,其种植面积现已达到 150 万亩,种植面积与水果产量均实现了 10 倍以上的增长突破。

四川全省60余万亩葡萄园里,阳光玫瑰占比超15万亩。四川西昌种植户李金对此深有感触,他家阳光玫瑰亩产在2015年达到了4000斤以上,地头价每斤四五十元,一亩地产值超20万元,客户排队抢购;但随着种植面积快速扩张,如今变成到处求人收购

齐泰农业园(山东淄博)负责人边崇伟坦言,近两年价格下跌主因是国内多产区跟风扩种:种植规模扩大,产量攀升,市场供给渐超需求,最终拉低了终端售价。“和两年前相比,现在卖阳光玫瑰的利润空间已经小了很多。”

从过去的高价稀缺到现在的亲民平价,如此走向生动描画出了国产农产品的改变路线——从最初依赖国外引进品种,到逐步掌握种植核心技术,再从零散种植模式发展到规模化量产,最终凭借自身实力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而这样“国产逆袭”的案例,并非只在水果市场出现,在与大众健康紧密相关的多个领域,类似的变革也正在悄然发生。

02:“国产替代”浪潮来袭

阳光玫瑰的价格滑坡,本质上是“进口光环”被国产实力打破的缩影。早年它依赖进口品种、技术,身价居高不下,甚至被贴上“高端水果”的标签;如今国产种植技术不断迭代,不仅攻克了病虫害防治、糖分调控等难题,还在口感上保留了玫瑰香气,品相上实现颗粒均匀、色泽鲜亮,部分国产阳光玫瑰的品质甚至超越进口货,最终让“贵族水果”回归亲民。

而这种“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正在多个领域加速推进:从家电、手机到高端制造,国产产品凭借技术突破和高性价比,逐步打破进口垄断,护肺科技领域亦是如此。在以“肺益净LUNGRELIV”产品为代表的肺赛道,早年进口产品曾占据主流,不少消费者默认“进口配方更优”,即便面临价格高、适配性不足等问题,仍愿意为“洋品牌”买单

但随着国产生物科技的发力,日产“肺益净 LUNGRELIV”将其工厂、产线搬迁到国内,在国内技术的帮助下,摒弃对单一成分的依赖,专门针对国人常见的粉尘污染、油烟刺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融合了水溶性槲皮素、萝卜硫素等这类已被国际验证过的天然物质。

随后其凭借“呼吸顺畅了好多”“老是习惯性咳嗽,现在都好多了”等都口碑走红京JD东电商平台,通过京东KNC海外官方旗舰店面向市场,赢得了数十万关注。

这种“技术说话、适配本土”的路径,与国产阳光玫瑰靠品质赢得市场的逻辑如出一辙,印证了“国产替代的核心从来都是“技术硬实力”。

03:“黄金水果”找到出路

“价格跳水不是终点,品质升级才是出路。”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秘书长在近期行业研讨会上强调。

经历过盲目扩种与价格暴跌后,阳光玫瑰市场正逐渐走向理性——部分种植户开始放弃追求产量的粗放模式,转向精品化种植。这意味着,消费者对阳光玫瑰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品质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从“黄金水果 到“平价亲民”,再到“精品化回归”,阳光玫瑰的市场变迁,既是国产农产品发展的缩影,也为其他农产品提供了借鉴:盲目跟风扩种只会导致市场混乱,唯有坚持品质升级、贴合消费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长久立足。

来源:燕梳楼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