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架桥,土货飞出山沟沟——村支书江小梅的“直播兴农”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3:51 2

摘要:乡村全面振兴亟需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近年来,荣县铁厂镇大沟村积极响应当地人才回引政策,借助电商新业态赋能农业转型,涌现出一批以江小梅为代表的“电商新农人”,她们正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实习生 虞黎君 自贡融媒记者 宋姿熠

人才名片:江小梅,女,1990年6月出生,四川荣县人,荣县铁厂镇大沟村党支部书记,四川省乡村代言人、乡土文化能人,电商新农人。

乡村全面振兴亟需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近年来,荣县铁厂镇大沟村积极响应当地人才回引政策,借助电商新业态赋能农业转型,涌现出一批以江小梅为代表的“电商新农人”,她们正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从都市传媒人到村里“带货书记”,江小梅的转身并非偶然。2020年,荣县推出电商人才引进计划,瞄准像她这样有经验、有想法的青年群体,通过政策牵引和平台搭建,吸引其返乡创业。荣县成立了电商指挥部,精准引进跨境电商运营、直播策划等专业人才42名,江小梅便是其中之一。

在自贡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八届“盐都人才月”,江小梅作为荣县新农人代表发言。记者 宋姿熠 摄

在自贡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八届“盐都人才月”,江小梅作为荣县新农人代表发言:“大学毕业后我在武汉做了五年电商运营。家乡向我发出邀请,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我的专长改变村庄面貌?”江小梅坦言,“电商,就是我选择的新农具。”

为何返乡?——政策牵引+情怀驱动,搭建人才“回乡桥”

荣县紧紧围绕自贡“4+3”产业布局,创新“政招企用”“政招村用”等灵活引才机制,出台《荣县电商产业发展扶持十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电商新业态,推动政策、资金、项目一体化配置,构建精准有力的政策体系,确保人才“回得来、留得下、能成长”。

江小梅的直播间,已成为无数农户的“云端柜台”。深知农民肩挑背扛的艰辛,她通过电商直播,让村民们不再依赖“赶场天”,实现“足不出户卖货”。在大沟村村委会镜头前,她手持柑橘、枇杷,如数家珍;直播间外,由于订单络绎不绝,她将原先村委闲置办公室改造成全县首个“支书助农直通车”,并联合圆通、顺丰共建县域集散中心,实现农产品“拍立送”,打通“云端高速路”。同时,荣县创新打造“荣州赶场天”电商直播品牌,帮助农户销售当地农产品。

江小梅在大沟村村委会直播卖货,打造全县首个“支书助农直通车”。

如何成长?——培训赋能+平台支撑,打造振兴“新引擎”

深知“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江小梅牵头组建“荣县新农人联盟”,整合56名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资源,开展“百场公益培训进乡村”活动。她走村入户,手把手教村民拍摄短视频、开设直播间、管理售后链条,累计孵化42名“乡村主播”,带动就业超500人。创新的“公益助农直通车”更是开到哪里,哪里的农产品销路就得以畅通,真正帮助农民“种有所得”。

她不仅自己做主播,更要做“讲师”和“链接者”。从雒市喧嚣的“赶场天”到安静村委会议室,都是她传授电商经验的课堂。系统化的培训和实战化的带教,让越来越多农户触网转型,拥抱数字时代。“支书助农直通车”的引擎声也早已响彻大沟村外,在江小梅的示范引领下,周边多个乡镇掀起“赶场直播”热潮。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电商正铺就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江小梅及团队开展荣县枇杷节直播 记者 宋姿熠 摄

怎样扎根?——事业平台+情感认同,营造留人“暖环境”

人才入乡,引才育才是基础,留才用才是关键。为此,自贡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人才在乡村既能实现事业价值,又能收获情感归属;既愿意留下来,也能在乡村扎深根。

为让“新农人”安心扎根,自贡出台安家补助、人才公寓、生活补贴等多项支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新农人”发放人才绿卡,在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方面提供暖心服务,有效减轻人才后顾之忧,增强其归属感和获得感。

江小梅实地考察本地小香猪养殖场

2021年,江小梅也由一名电商创业者成长为大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完成了从“带货主播”到“领头雁”的转变。她不仅帮小农户销售滞销柑橘、禽畜,还吸引规模化养殖户进村合作,带动小香猪、肉兔等特色养殖业走向品牌化、标准化。2024年,荣县电商销售额突破42.3亿元,同比增长42.9%;2025年第一季度已达10.28亿元,江小梅团队年销售额超300万元,吸引120名青年返乡创业,助农直播带动农户增收超100万元,实实在在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一屏连城乡,土货通天下。江小梅的镜头,不仅呈现了农特产的鲜美,更映照出科技赋能农业、人才激活乡村的生动现实。回引一位人才,带动一批产业,激活一片乡土。当越来越多如江小梅一般怀揣热忱与智慧的新农人俯身乡野、躬耕希望,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也正在自贡荣县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

来源:自贡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