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赛获奖代表:希望文学与写作的火种一直传递下去

B站影视 2024-11-30 13:49 3

摘要:这是一场激扬文字、放飞梦想的写作之旅!这是一个感悟生活、抒发真情的梦想舞台!11月30日,第六届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济南鲁能贵和洲际酒店举行。活动现场,来自全省近百名获奖师生及家长齐聚一堂,共赴第六届“齐鲁小作家”的荣耀时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延瑜 王媛

这是一场激扬文字、放飞梦想的写作之旅!这是一个感悟生活、抒发真情的梦想舞台!11月30日,第六届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济南鲁能贵和洲际酒店举行。活动现场,来自全省近百名获奖师生及家长齐聚一堂,共赴第六届“齐鲁小作家”的荣耀时刻。

据了解,大赛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办,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写作学会指导,学而思素养济南作为特别支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同时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作为省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作文赛事,本次大赛报名初期就受到了全省中小学校、师生、家长的广泛关注。在学生们的热情参与下,初赛共收到近万篇优秀作品,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审委员会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大参赛组别,对初赛来稿作品进行评审,共评选出千余名学子进入决赛。

经过现场激烈角逐和严格的评审,近600名学生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项,其中38名获奖者荣膺“齐鲁小作家”殊荣。此外,大赛还评选出12个优秀组织奖,若干个优秀指导教师奖。

颁奖仪式上,李诗宽等获奖学生代表、滕州市蒋庄矿区学校等优秀组织单位代表、魏然等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受到了表彰,并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和经验分享。

优秀组织学校代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务处副主任方迎:我们致力于让学生在文字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山师附小一直以来重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学校构建了“大语文观1+3”课程体系:“1”是语文教材的整体性教学,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3”分别指“经典诗文诵读”“课外阅读”“书写技能”。

学校语文骨干教师与山师文学院教授团队联合打造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6册丛书,2014年10月份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被列为山东省中华诗文教育学会重点推荐读本,为学校全面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提供了文化价值支撑体系。

“课外阅读”是体现立德树人,丰富学生人文积淀的重要途径,学校以打造书香校园体系为抓手,积极创建校园、班级、家庭、社会多方联动的读书环境。学校打造新型阅读空间,让书籍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在校园里增置阅读机、朗读亭;打造附小线上阅读平台,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悦读”行动;“校园领读人”等品牌活动则树立了师生读书的榜样。

此外,学校还致力于推进作文课堂创新,如习作评价改革、智能AI赋能,多角度、多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学生们的文字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看到了他们在文字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收获优秀组织单位这一阶段性成果,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我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的花朵。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作文课堂创新,邀请更多的文学大师走进校园,让他们的智慧与风范感染每一个学子;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积极参与此类赛事,让文学与写作的火种在校园里传递。

特等奖获得者、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学生李诗宽:不断地思考、表达,接近理想的彼岸

‌这个奖项于我最大的意义,除了一般理解上的荣光,更为重要的是让我确定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正如大赛所倡导的“文学点亮生活”,于我而言,表达是思维的输出,思维是积累的映射,可以说本次大赛所点亮的是我的阅读积累和思维探索之路,助力我向着更远的创作彼岸勇往直前。

小学生时,不明所以地爱上古文,千方百计地搜罗小古文来读,还在暑假给自己定下每天写一篇仿古文日记的规矩。我会为了弄明白什么样的书法叫方圆兼备,一个人跑去岱庙看《张迁碑》;会因为《广陵散》的传说去研究嵇康,学习古琴;会在“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触动下,去读《泰戈尔诗集》;会因着一句觉得有意思的话,把《鲁迅选集》翻个遍;会为了一个没听过的“优绩主义”去查阅迈克尔·桑德尔;会为了大人一句关于综艺节目的感慨去读尼尔·波兹曼。

我的阅读写作既难称系统,也绝非有目的的涉猎练习,实在是兴之所在,信步由之,就只是毫无章法的倔着、读着、学着、写着。好在所见既多,思考越多,慢慢就有一点解悟、有一些得失、明一点取舍。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认可与鼓励,感谢大赛主办单位、指导单位的辛勤付出。同时也要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学校、我的老师们,以及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帮助。

莎士比亚说:“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穹苍。”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或许梦想是我们永远都不会真正到达的彼岸,但我相信只有不断地表达,不断地交锋,才可以有更接近的可能。所以,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初心,用文字和思维的力量,传递属于我的一份理性、一份情怀、一份温度。

来源:齐鲁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