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成都市崇州市街子古镇朝阳路的华阳国志新馆预计9月20日试运营,2025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
解读千年奇书
华阳国志新馆国庆节对外开放
位于成都市崇州市街子古镇朝阳路的华阳国志新馆预计9月20日试运营,2025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
华阳国志馆此次改造,一方面依托《华阳国志》的文本内容,加强对古蜀文明、巴蜀文化的表达,另一方面做好数字化的升级。
改造后,整个展馆将以“方志鼻祖·蜀史巨擘”为展览主题,系统展示《华阳国志》作者、四川历史名人常璩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与著书过程,向游客剖析《华阳国志》的开创性成就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价值,规划核心展示、方志研学、文创休闲、景观氛围等区域,分别实现观展、研学、休憩、游园等功能模块,着力培育全国首个以方志为主题的文化研学品牌。
展馆将以《华阳国志》文化IP为内核,通过三大主题展区、九大核心展项,以数字化展陈、沉浸式互动等创新手段构建集文化体验、科技互动、旅游消费于一体的新型文旅空间。预计展出展品约40件(套)+1000余本方志典藏,借助多元业态联动,进一步拓展旅游消费场景,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旅游体验。
据施工现场负责人梁壬馨介绍,华阳国志馆升级改造主要包括基础建设和布展两部分。现阶段基础展墙造型已完成,目前正完善展柜、电力工程、暖通效果,下一步将开始布展,预计9月20号试运营,争取10月1号全面开放。
成都是中国地方志的重要发祥地。东晋蜀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体例最完备的地方志。
纪念“方志鼻祖”常璩,解读传世千年奇书《华阳国志, 新馆亮点抢先看:
必看亮点:三大主体单元
第一单元:地称天府
古蜀生息,沃土繁业
文风初成,风物有载
用多媒体艺术场景、艺术图文、展品陈列讲述一方水土、古蜀文明起源与发展、先秦至两晋崇州成都平原的重要地位及蜀学发展。
预计展出展品:东汉轺车画像砖、东汉车马过桥画像砖、东汉画像砖等。
第二单元:史学巨擘
江源大族,学以治家
广才博弈,情系生民
胸怀天下,丹心著史
用交互艺术展项、多媒体艺术场景、多点触控多媒体、艺术图文、展品陈列讲述常璩成长环境、人生经历、著书过程。
预计展出展品:军司马铜印、青釉弦纹带托三足灯、位至三公铜镜等。
第三单元:垂范千古
史志汇帙,文献宝库
纵横廊史,方志鼻祖
方隔天下,彪炳千秋
用多媒体互动墙、多媒体艺术场景、交互屏、微缩场景等讲述传世巨著《华阳国志》的开创成就、丰富内筒以及深远影响。
预计展出展品:汉唐方志辑佚、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四川通志(雍正)等。
四区联动+九大核心亮点
景观氛围区、核心展示区、方志研学区、文创休息区。穿越千年,带您抢先体验古蜀文明与方志文化的震撼碰撞!
①“文启天府 志载千秋”主题立柱
融合现代艺术与传统元素,镌刻《华阳国志》精髓,象征巴蜀文脉传承。
②“禹贡梁州”多维艺术沙盘
呈现《华阳国志》中记载的古蜀文明起源,生动形象再现当时人文地貌、生活场景。
③“人物风流”艺术场景
选取文翁、司马相如、诸葛亮、扬雄、落下闳等杰出人物作前景雕塑,从多角度呈现《华阳国志》中记载的蜀地杰出人物。
④“常氏家族”微缩景箱
以成都出土的《曾家包画像石》为原型,再现两晋时期世家大族日常,反映江原常氏家族自汉晋以来,仕宦不绝、书香传家的家学传统。
⑤“博取见闻”交互空间
再现常璩编纂《华阳国志》的治学过程,展现其参阅典籍、实地考察、严谨考据的史学精神,彰显这部最早地方志的学术价值。
⑥“江左修书”场景还原
生动再现常璩编纂中国首部地方志的历史场景,带领观众领略千年文脉与巴蜀文化魅力。
⑦华阳长卷光影沉浸空间
运用光影科技,生动再现《华阳国志》中的蜀地风物、农技军事等内容。
⑧“蜀人敢为天下先”艺术场景
浓缩天府先民敢于开创的基因,展现都江堰、天然气、盐井、茶叶、官学、蜀锦六大开创成就。
⑨“方志阁”志书典藏区
收录“巴蜀滇黔”等地域千余本方志地志,运用数字多媒体阅读,可查阅成都乃至全国的馆藏方志地志典籍。
另外,在成都蒲江,坐落于四川高陶文化产业园的成都高陶博物馆,已于7月13日开启试运营。进入展厅,仿佛踏入时空隧道。6:1复刻的北宋商船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深入展廊,汝窑的澄澈、官窑的古朴、哥窑的雅致、钧窑的绚烂、定窑的纯粹……5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高陶博物馆集结了近万件陶瓷珍品,宛如一座璀璨的陶瓷艺术殿堂,其中很多都是成都“蒲江造”。
围绕陶瓷文化旅游,高陶博物馆推出听、看、做、用四大特色项目。市民游客来到博物馆参观,可听陶瓷文化讲解;研学团队预约参观国瓷工坊,可了解现代化制瓷技艺;馆内还设有手磨咖啡、新式茶饮和陶艺DIY体验区,体验手工拉坯、捏瓷、画瓷等制作过程,并提供大量精美陶瓷餐具和文创礼品以供挑选,仪式感拉满。
场馆信息
来源:方志四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