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新声”筑“新巢” 厦门思明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再升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1:35 2

摘要:目前,新的站点已经搬迁完成,困扰小刘的难题被推动解决,这是厦门市思明区以饿了么(厦门)民主恳谈会为桥梁,推动该平台骑手与物流服务商、平台三方开展平等协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骑手的生动缩影。

“这天气哪哪都暴热,我们的站点还没有设置空调,根本待不住……”骑手小刘黝黑的脸上堆着无奈。

“已经与公司沟通,筹划站点搬迁,新的站点会有更大空间,更好的配套生活设施,请大家放心!”饿了么壹驰中华城站站长老黄在本子上认真记下诉求,并做出回应。

组织开展恳谈会现场。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目前,新的站点已经搬迁完成,困扰小刘的难题被推动解决,这是厦门市思明区以饿了么(厦门)民主恳谈会为桥梁,推动该平台骑手与物流服务商、平台三方开展平等协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骑手的生动缩影。

自去年以来,思明区深入实施“近邻党建·凝‘新’聚力”工程,在完善机制、优化服务、激发作用等方面持续发力,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需求,聚力为新就业群体构筑友好“暖新”家园。

构筑服务矩阵凝聚新就业群体

明亮的空间场所、丰富的功能分区……8月7日,思明区开元街道“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新邻驿站暨工会驿站·后江社区站点揭牌。这个108平方米的“温馨港湾”,24小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12项暖心服务,让首批体验的“小哥们”惊喜不已。“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跑,现在有这么好的驿站能让我们歇歇脚、充充电,真的很开心。”圆通快递员杜继生说。

来自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区在新就业群体集中的商圈、园区、地铁口等地已布局127个“新邻驿站”,因地制宜提供医疗健康、家庭关爱、法律咨询、优惠餐饮等服务,并打造8个街道级点位开展24小时全天候服务,成为该区全方位提升新就业群体在辖区工作、生活友好体验的生动写照。

思明区开元街道新邻驿站暨工会驿站·后江社区站点揭牌。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建设“新邻驿站”,只是思明区实施对新就业群体身心关怀的举措之一。这个厦门商业资源高度集聚的行政区,近年来外卖、快递、网约车、直播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新就业劳动者群体已超过8万人,相关企业192家。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常委会相关工作部署要求,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印发《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工作方案》,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各群团组织以及各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身心关怀、权益保障、职业成长等3个方面发布27条工作措施,全力推进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工作。

其中,在身心关怀方面,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思明品牌”。

“对外发布邀请,汇聚相关区直部门、新就业群体平台企业和用工单位,以及服务保障新就业群体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成立思明区新就业群体关爱联盟,构建暖新家园、聚新港湾、护新阵线。”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第一批共招募21个区直部门、22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入关爱联盟,其中6家爱心企业捐赠了电饭煲、微波炉等物资,为29名新就业群体实现“微心愿”,价值近1.5万元。

一名快递员在“新邻驿站”内歇息、充电。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不仅如此,在思明区,关爱、友好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理念还延展到更多场景。

8月13日,筼筜街道屿后西社区携手市康复医院开设暖“新”诊室。新就业群体凭借工作证平台接单记录、直播时长证明等,不仅可享受就医专用绿色通道,还可享受免收挂号费、诊查费及体检优惠餐等“福利”。“打心底里十分感动。”韵达快递员吴良君说,快递员们常年送货,腰肩容易出问题,现在有绿色通道还能免费挂号,连体检都有折扣,“真是暖到了我们心坎上。”

快递员在暖“新”诊室体检。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在梧村街道,嘉禾良库设置了8类40余个服务设施,推出新就业群体友好服务导览图,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园区;在鹭江街道,华侨海景城小区通过搭建楼栋指引牌、布设“骑手友好地图”等举措,创新打造“厚哥俩”品牌,打造出新就业群体满意、居民支持、物业联动的友好场景典型,实现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送货送餐“方便停”“轻松达”。

“厚哥俩的‘厚’,闽南语谐音‘好’。”工作人员介绍,思明区正推广打造“厚哥俩”友好社区品牌,积极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友好氛围,推动小区、商圈、楼宇与新就业群体携手同行,共同打造有温度、能感知的美好环境,目前已将鹭江街道小学社区、筼筜街道屿后西社区、梧村街道滨中社区、嘉莲街道长青社区等4个社区列为首批试点社区,以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工作过程中在社区场景遇到各类难题。

务实保障权益提升生活品质

“非常感谢中心工作人员,他们帮了我很多……”回忆起劳动争议案的解决,外卖员小邓对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思明分中心工作人员满是感激。

原来,一次送餐时的意外导致小邓手臂受伤,短时间内无法工作,而在多次与外卖平台协商赔偿无果后,他拨通了中心调解热线……介入这起新就业群体劳动争议案后,该中心建议其优先通过商业保险索赔,并联动平台介入调解,期间还启动法律援助机制,安排律师现场指导,最终帮他拿到了5万元理赔款。

“中心创新运用‘调解+法援+服务’三维服务体系,从保险理赔、日常关怀到法律纠纷,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不断档’的支持。”中心主任张玉榕说。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用情用力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全面提升新就业群体生活品质。”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在思明区,象上述案例中如此暖心的服务、务实的保障举措屡见不鲜。

如,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司法局、区人社局,会同一家律师事务所围绕新就业群体实际生活中困难以及较常涉访涉诉问题,开展深入分析研判,针对维权保障、职业伤害保障、企业用工规范、劳动安全等主题,编印系列《思明区新就业群体普法宣传手册》,对新就业群体和相关企业开展精准普法。

又如,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家庭暑期孩子无处可去的烦忧,筼筜街道开办暑托班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托管服务。“不仅有专业的老师辅导作业,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朴朴骑手朱先生说,自己整天在外奔波,最担心孩子独自在家的安全问题,这个暑托班让自己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暑托服务再度升级。”思明区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题,区总工会积极发动指导基层工会开办4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暑托服务专班,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100余人,彰显了思明区紧贴新就业群体需求,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用服务和关怀让新就业群体真切感受到温暖。

助力职业成长共建友好家园

上午10点,结束早餐高峰配送后,外卖骑手小许带上爱心医药包裹,来到嘉莲街道莲秀社区住户黄阿婆家中,开展结对帮办活动,“举手之劳能让城市变得更好。”小许说,自己是一名党员,在加入“金哨子志愿服务队”后,因频繁的服务互动,主动认领与辖区高龄独居老人黄阿婆结对,力所能及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让他收获了归属感和成就感。

而在鹭江街道小学社区华侨海景城小区,最近加入“近邻帮帮团”志愿服务队的快递员小严,常常在社区、小区在开展洁净家园活动时搭把手。“社区、小区为我们营造了非常友好的服务环境”,他说,自己发挥骑手优势,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于闲暇时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巡查、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应该的。

“坚持共建共治,筑起连‘新’桥,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新就业群体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全区多措并举充分调动新就业群体积极性,在助力他们职业成长的同时,有效激发他们成为城市发展的共建者和共享者,共同搭建起一座友好家园。

思明团区委联合厦门大学推出思明星光夜校·厦大南强青年夜校,设置16门课程,涵盖科技、人文、健康等多个方面,助力18—35周岁的志愿者与“新就业群体”青年技能更上一级台阶;思明区总工会联合厦门市红十字会开展了4场系统化的应急救护培训,涵盖创伤包扎、心肺复苏、骨折固定等实用技能,积极赋能区网约配送行业联合工会志愿服务队队员服务能力提升。

“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队员为老人剪发(资料图)。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此外,思明区还积极引导政治素质高、群众认可度好的新就业群体参与行业治理和城市治理,培育新就业群体志愿活力,组建“壹路同行”等10余个新就业群体志愿团队,并取得良好成效。

在鼓浪屿上,“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践行“远亲不如近邻”理念,在为岛上居民、游客递送快递的同时开展志愿服务上千次,获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在开元街道,新近成立的由快递员、外卖骑手组成的“新动志愿服务队”,通过“三随”工作法参与到社区治理的日常中来……

“要共同打造有温度、能感知的美好环境,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城区的双向奔赴。”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家政服务人员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摆渡人”。他们穿梭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用汗水浇灌城市烟火气,用坚守保障社区便捷度。今后,将持续着眼新业态发展和新就业群体需求,深入实施“近邻党建 凝‘新’聚力”工程,实践总结党建凝心、服务暖心、共治连心“三心”工作法,不断贴心打造系列暖“新”服务,“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质效,推动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社会治理,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城市归属感、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切实让新就业群体进得来、留得下、聚得住。”

余乃鎏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