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6日晚间,君实生物(688180.SH/1877.HK)披露中报,上半年延续向好趋势,经营业绩改善明显。在经营质量和商业团队效率提升、医保适应症新增以及全球化加速布局等多重因素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君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49%;
8月26日晚间,君实生物(688180.SH/1877.HK)披露中报,上半年延续向好趋势,经营业绩改善明显。在经营质量和商业团队效率提升、医保适应症新增以及全球化加速布局等多重因素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君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亏损收窄36%至4.13亿元,可持续经营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上半年君实生物实现药品销售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49%,商业化能力持续夯实。这主要得益于商业化团队的销售效率提高,以及更多适应症获批。
2025年,君实生物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拓益®)共有10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实现了第11项和第12项新适应症在中国内地获批。中报数据显示,特瑞普利单抗于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约42%,商业化加速放量。全球商业化方面,2025年上半年,特瑞普利单抗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和科威特获批上市。目前其成功注册上市的市场已拓展至全球四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
在商业化能力提升的同时,君实生物不断提升经营质量,锚定提质、降本、增效等各项战略,将资源聚焦于更具潜力的研发项目,并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成本控制,使得整体亏损持续收窄。
截至二季度末,其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合计35.07亿元,资金储备较为充裕。
核心产品医保覆盖增加 奠定增长基石
随着商业化团队凝聚力和销售效率的提高,特瑞普利单抗延续放量势头,商业化“造血”能力持续提升。
适应症扩容是持续增长的基石。2025年3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成功获批;4月,特瑞普利单抗获批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
目前,特瑞普利单抗是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
此外,今年8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用于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这也是其在中国内地递交的第13项适应症上市申请。
医保目录内适应症的快速扩容,尤其是独家适应症的领先优势,以及商业化团队坚持学术推广,销售效率不断提升,将成为特瑞普利单抗加速放量的引擎。
特瑞普利单抗不仅在商业化层面表现出色,还获国内外十余部权威指南的推荐与认可,是首个同时获CSCO、NCCN以及ESMO三大顶级权威指南推荐的国产抗PD-1单抗,进一步夯实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地位。
“出海”加速 全球商业化网络覆盖六大洲
自2023年成功闯关美国FDA,君实生物及其各地合作伙伴正在迅速推进特瑞普利单抗的全球上市注册进程。
今年1月和3月,特瑞普利单抗分别获得澳大利亚TGA和新加坡HSA批准上市,成为该地区首个用于鼻咽癌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7月,特瑞普利单抗的国际化步伐又向中东地区海湾国家延伸,先后在阿联酋与科威特获批用于鼻咽癌和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
在国际商业化合作方面,今年1月,君实生物与欧洲百年药企利奥制药(LEO Pharma)达成关于特瑞普利单抗在欧洲地区的商业化协议,涉及1500万欧元首付款、合作区域内后续获批适应症的里程碑款,以及销售净额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
君实生物高度重视欧美及广大新兴市场的开发,先后与Coherus、Hikma、Dr. Reddy’s、康联达、利奥制药等合作伙伴在北美、中东、北非、拉丁美洲、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欧洲等超过80个国家达成商业化合作,全球商业化网络进一步得到拓展。
截至2025年6月末,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印度、约旦、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科威特等4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在巴西、哥伦比亚、南非、智利等10个国家的上市申请也已提交/受理。
高潜力研发管线持续推进 免疫2.0疗法加速突围
2024年以来,君实生物开始着手对研发体系进行变革优化,一方面通过定期梳理管线,综合评估研发进度、竞争格局及产品联用策略等多维度因素,制定动态化的研发规划;另一方面,集中优势资源,持续聚焦于高潜力的研发管线。2025年上半年,君实生物研发投入7.06亿元,同比增长29%,资源聚焦于其优势管线。
围绕着高效、聚焦的目标,君实生物通过整合苏州吴江及上海张江各实验室成立了创新研究院,集中资源、统一运营进行创新创物研发工作,目前已形成有梯队的在研管线布局。
在新靶点、新机制药物研发层面,君实生物聚焦管线内优势品种,积极推进各项临床研究工作。君实生物的PD-1/VEGF双抗(JS207)主要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治疗。JS207可阻断PD-1与PD-L1、PD-L2的结合,并同时阻断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具有免疫治疗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特性,能够实现更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目前,JS207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正在开展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三阴乳腺癌、肝癌等瘤种的化疗、单抗、ADC等不同药物的联合探索。截至2025年8月22日,II期临床研究共入组172名受试者。
在肿瘤免疫治疗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除了JS207等代表性管线外,君实生物还积极探索更多突破性治疗领域。比如PD-1/IL-2双功能性抗体融合蛋白(JS213),可在阻断PD-1通路的同时,通过与IL-2受体结合选择性地启动IL-2信号通路,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JS213正在海外开展I期临床研究,国内的I期研究也在进行中。
“IO+ADC”强强联合被视为未来肿瘤治疗的必然趋势。在布局双抗/多抗的同时,君实生物也在发力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开发,以提升自身管线的协同性。JS212是一款EGFR/HER3双抗ADC,主要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的治疗。与单一靶点ADC药物相比,JS212通过与EGFR或HER3结合发挥肿瘤抑制作用,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目前,JS212正在进行剂量递增和扩展的I/II期临床试验。
后期管线中,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抗肿瘤抗BTLA单抗tifcemalimab(TAB004/JS004)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阶段,适应症同时覆盖实体瘤和血液瘤。特瑞普利单抗的皮下注射制剂JS001sc已完成在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入组;Claudin18.2 ADC(JS107)、PI3K-α口服小分子抑制剂(JS105)等潜力产品的II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5年内启动,有望进一步扩充商业化管线。
为加速推进核心管线的研发进度,强化自身的竞争力,今年6月,君实生物完成H股新股配售,总计募集资金净额10.26亿港元,其中70%将被用于创新药研发,包括JS207、JS212、JS213及其他在研管线的开发。
编辑:侯宜均
来源:正法视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