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经济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2025年第一季度,这个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已发布数据的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垫底,经济增长环比萎缩0.246%。
韩国经济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2025年第一季度,这个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已发布数据的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垫底,经济增长环比萎缩0.246%。
半导体出口暴跌、汽车利润大幅缩水、造船订单被取消……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背后,是韩国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全面爆发。
韩国经济陷入困境不是偶然的,而是内外因素交织的结果。从内部看,2024年12月底,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宣布戒严引发政局剧烈动荡,严重打击了内需与市场信心。
尽管尹锡悦已于今年4月被宪法裁判所正式罢免,但其执政时期遗留的制度不稳定性仍在持续影响经济运行。
从外部环境看,美国政府推进的“对等关税”政策对韩国出口构成重大阻力。虽然特朗普宣布对韩国加征25%关税的决定将推迟90天实施,但现行汽车和钢铁领域的既有关税仍在执行。
这让出口导向型的韩国经济承压显著。美国将对韩征收的关税由25%降至15%,看似让步,但实际上仍然沉重。
韩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仅在5%~10%之间,15%的关税意味着企业出口难免会亏本。
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年度成本将因此增加约5.6万亿韩元,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利润率可能从目前的8%降至负值。
当韩国经济陷入困境之际,中国经济却保持领跑态势。这种鲜明对比使得韩国不得不重新思考对华经济关系。
2025年韩国对华出口占比已反弹至21.8%,不仅超过了对美出口的15.5%,更彻底击碎了“去中国化”的幻想。这充分表明韩国经济命脉早已与中国紧密相连。
中韩贸易额在2023年高达3280亿美元,中国连续21年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这种深度的经济融合不是政治因素能够轻易改变的。
韩国电池企业所需的电池材料高达93%依赖中国供应,尤其是碳酸锂等关键材料。半导体原材料中约40%来自中国。如果没有中国的材料供应,韩国的核心产业将面临停摆风险。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韩国政府终于展现出务实态度。2025年8月24日,韩国总统特使团带着总统李在明的亲笔信飞抵北京。
特使团此行目的十分明确: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并通过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确保韩国2025年GDP增速能够达到1%以上。
韩方不仅带来了李在明总统的亲笔信,更带来了一份涵盖半导体、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的合作清单。
这种直白的态度在外交场合相当罕见,反映出韩国面临的经济压力确实不容小觑。
这次访问的时间点选择颇具深意。8月24日正值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之际,韩国选择此时派出高级别代表团访华,明显是要搭上这班“东方快车”。
韩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周期性的,更是结构性的。根据韩国产业研究院测算,特朗普要求的3500亿美元投资等于韩国年度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一。
这将导致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产业研发面临停滞风险。韩国潜在增长率在2010年代为3%,到2020年代降至2%左右,今年甚至跌至1%左右。
这种下降趋势显示出韩国经济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而非单纯的短期波动。
建筑投资持续疲软也是一个大问题。数据显示,今年建筑投资同比下降8.2%,出口仅增长0.2%。即使政府追加了巨额预算,增长率仍难突破1%,政策效果相当有限。
韩国外交艰难平衡韩国一直试图在中美之间玩两头通吃的游戏: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但这种平衡越来越难以维持。
美国对韩国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封锁就是典型例子。美国限制韩国企业向中国出口先进设备和技术,这迫使韩国企业不得不加速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比如,三星不得不对其西安NAND闪存工厂进行特殊安排,以规避美国的技术限制5。
美国曾明确表示,若韩美造船合作不能以牵制中国为前提,美国将从2024年8月1日起对韩国输美商品加征高达25%的关税。
美方进一步要求韩国船企减少对中国钢材的依赖,并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船舶技术。
中国的反制措施立竿见影。2025年3月的数据显示,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额同比暴跌42%,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美国强迫韩国加入对华芯片禁令,直接导致三星电子在华工厂减产30%,而SK海力士的存储芯片订单也被中国长江存储抢走了15%的市场份额。
中韩经济合作仍然大有可为。双方正在推进的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重点聚焦服务贸易、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合作。这些领域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市场对韩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现代汽车为例,其全球销量的约15%依赖中国市场。
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不仅意味着直接的销售损失,更会影响其全球战略布局和规模效应。
2022年中国对镓、锗等关键金属实施出口管制时,韩国半导体企业就经历了一次惊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却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韩国关税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增长了27%。其中,用于电动车电机的钕铁硼磁铁进口量高达1.2万吨,占韩国总需求的65%。
这意味着,即使韩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在稀土这一关键领域也难以找到替代方案。
韩国总统特使团8月24日带着总统亲笔信飞抵北京,目的很明确: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并确保韩国2025年GDP增速能够达到1%以上。
曾经紧紧追随美国战略的韩国,正在以更加务实、更加自主的姿态向中国靠近。韩国对华出口占比已反弹至21.8%,超过对美出口的15.5%,这彻底击碎了“去中国化”的幻想。
《韩国大幅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计划力推AI技术促增长》——界面新闻2025-08-22 21:20
来源:山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