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傍晚时分,暮色如墨,缓缓晕染,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这座小城,商超的灯火次第亮起,社区街巷间,饭菜的香气循着晚风四处游荡,混着邻里间的笑语声,织就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
傍晚时分,暮色如墨,缓缓晕染,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这座小城,商超的灯火次第亮起,社区街巷间,饭菜的香气循着晚风四处游荡,混着邻里间的笑语声,织就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第六基层服务站稽查员周磊支起手机支架,直播间里开始热闹起来,“家人们看过来,这两包烟乍一看一模一样,可门道都藏在细节里呢。”他举起烟盒,镜头贴心地推近,指尖轻轻划过真烟盒上均匀细密的胶线,又转而点向假烟发虚模糊的喷码,“就像咱老百姓过日子,规矩都藏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辨得清真假,日子才能过得踏实安稳。”
直播间里,弹幕像初春解冻的潮水般涌来。“原来胶线歪歪扭扭的是假货!”“上次买的烟烧得七扭八歪,现在才明白是假的……”周磊拆开烟支,对着光细细展示:“您瞧这真烟丝,金黄里带着点褐梗,闻着是烟草自然的清香;假的呢,发黑发暗,里面还混着碎纸渣子,一股霉味呛得人直皱眉。”打火机“咔”地一声亮起,火苗舔舐着烟卷,真烟的灰烬灰白紧实,假烟的灰烬轻轻一碰就散成了渣。这场直播里的干货,很快就成了商户们避坑的“指南针”。
烟柜旁的“护身符”
“周磊这直播,真是救了我的急!”零售客户李乃艳翻着手机里的直播回放,指尖在屏幕上点着周磊讲辨假的片段,语气里还带着几分后怕。一个月前,有两个外地口音的商贩揣着样品上门,神神秘秘地说有批“低价烟”,比正常进货价便宜三成,说得她心里直痒痒,眼看就要松口要联系方式,夜里刷手机时正好撞上周磊直播,听到那句“无喷码的烟十有八九是假货,进了就是赔本又担责”,顿时惊出一身汗。她捏着手机里存的直播回放跟身边的家人说:“这哪是直播啊,分明是咱小商户的‘护身符’啊!”
针对辖区内个别农村零售客户近期遭遇的上当受骗问题,莒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普法宣传巧妙融入日常服务中,推出的“三送”举措,成了商户们贴心又实用的“暖心棉袄”:新办证时送上“合规锦囊”,工作人员会在烟柜显眼处张贴“亮证经营、明码标价”的提示贴,让经营规矩一目了然;节庆来临前递上“风险清单”,通过真实案例细致讲解“回收礼品烟=触碰红线”的道理,让前车之鉴深植商户心间;遇到经营难题时提供“上门会诊”,工作人员带着相关法条上门,现场为商户答疑解惑,让棘手问题迎刃而解。
“以前进货总怕踩坑,现在心里可有谱了。”零售客户张传伟一边抚着烟柜上“亮证经营、明码标价”的提示贴,一边指着码得整整齐齐的卷烟笑道,“你看这明码标价签,都是按‘合规锦囊’里的要求来的,顾客买得放心,我卖得也踏实。从“怕违规”到“会经营”,商户们的底气,藏在那本翻卷了角的“合规锦囊”里,藏在牢记于心的“风险清单”里,更藏在莒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工作人员一次次贴心服务的温暖里。
校园外的“护苗岗”
临沂市农业学校的操场上,阳光正好,莒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稽查大队工作人员王菲举着一个像卡通笔似的东西,笑着问围过来的学生:“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可不是玩具,是电子烟,里面的尼古丁会让人上瘾的!”展板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条款旁边,贴着当地查处的向学生售烟的案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高一新生们瞪圆了眼睛,脸上满是惊讶。
在校园周边的小店里,莒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逐户挂上“护苗警示牌”,红底白字的牌子格外醒目,上面印着举报电话,旁边还画了条身高线,配着一行字:“够不着线的娃,烟坚决不卖。”他们还编了段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顺口溜:“校服娃,不卖烟,违法的事咱不干;孩子好,家才安,积德行善心里甜。”
零售客户赵立娟,如今见着穿校服的孩子进店里,不等对方开口就摆手:“卖给你们烟是犯法的事,这可不能干。”周边的家长还发动学生当起“小小监督员”,谁要是发现有店铺违规卖烟,就记下来报告给烟草公司的工作人员。孩子们高兴地说:“有烟草公司的叔叔阿姨在,我们身边的‘烟’害就少多啦,长大的路上也能更舒心呢!”
从直播间里的辨假干货,到烟柜旁的合规提醒,再到校园外的护苗行动,莒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把规矩讲成了家常话,把服务暖成了心头热。这点点滴滴的守护,就像夜幕里亮起的灯,照着商户们踏实经营,护着孩子们健康长大,让小城的日子浸透着稳稳的幸福。
来源:无线临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