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先生家4室2厅,爷爷奶奶主卧,您和太太次卧,小少爷儿童房,小姐公主房。"
"张先生家4室2厅,爷爷奶奶主卧,您和太太次卧,小少爷儿童房,小姐公主房。"
物业经理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张浩愣住了。
"那...我住哪?"
妈妈轻描淡写地说:"哦,浩浩啊,你不是在外面租房住吗?这房子就这么大..."
爸爸不耐烦地接话:"儿子,你都工作了,应该独立了,老在家住像什么话。"
弟弟兴奋地说:"哥,你又不常回来,我需要大一点的房间放游戏设备。"
妹妹理所当然地补充:"哥哥,我马上高考了,需要安静的环境,不能和别人挤。"
那一刻,张浩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原来在他们心里,自己早就是个外人了。
八天了,他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手机调成静音,与家人断了所有联系。
可现在,这些疯狂的来电和信息,预示着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01
三月的阳光格外温暖,张浩跟着全家人兴冲冲地赶到新小区。
这是家里攒了十年买的新房子,120平米,四室两厅,在这座二线城市算得上不错的配置了。
车子停在小区门口,一家六口下车的时候,场面颇为壮观。
爷爷奶奶拄着拐杖,满脸笑意;爸爸妈妈手里拎着各种文件袋;
弟弟张磊背着大大的双肩包,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游戏设备;妹妹张萌抱着一堆高考复习资料,一脸兴奋。
张浩走在最后,心情也不错。工作两年了,终于能有个像样的家了。虽然他在外面租房住,但新家终归是新家,是他们这个家的新开始。
"浩浩,你看这小区环境多好。"
妈妈拉着他的胳膊,指着花园里的景观。
"有健身器材,有儿童游乐场,还有老年活动中心。你爷爷奶奶以后可以在这里散步锻炼了。"
爷爷笑得合不拢嘴:"这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奶奶拉着张浩的手:"我们浩浩出息了,有了工作,家里才能买得起这房子。"
这话让张浩心里暖暖的。确实,他每个月给家里3000块钱生活费,这两年下来也有七万多了,算是为家里买房出了一份力。
"奶奶,这是应该的。"
张浩扶着奶奶慢慢走:"以后你们住得舒服就行。"
弟弟张磊一路蹦蹦跳跳,兴奋得像个孩子:"哥,你知道我的房间有多大吗?十五平米!我可以放游戏椅,放书桌,还能放个小沙发!"
妹妹张萌也抱怨着说:"我的房间虽然小一点,但是朝南的,阳光特别好。
妈妈说可以给我买个大书桌,还要装个书架。"
听着弟弟妹妹兴奋地讨论各自的房间,张浩心里也有些期待。
虽然他平时不住家里,但有个属于自己的房间,节假日回来也有地方住。
"儿子啊。"
爸爸走到张浩身边,拍拍他的肩膀。
"新房子终于到手了,咱们家的条件算是彻底改善了。你弟弟有了自己的房间,学习游戏两不误;你妹妹也有安静的环境备战高考。"
张浩点点头:"爸,这挺好的。"
"是啊,你看你弟弟现在大二了,正是需要自己空间的时候。你妹妹明年就高考了,更得有个安静的环境。"
爸爸说着,眼里满是对小儿女的疼爱。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走到售楼处,准备办理交房手续。
张浩看着家人们兴奋的样子,心情也很好。
虽然他在外面租房住,但能看到家人开心,他也觉得这两年的努力值了。
售楼处里人来人往,都是来拿钥匙的业主们。张浩一家排在队伍中间,前面还有七八户人家。
"张磊,你看那边的户型图。"
妈妈指着墙上的图纸对弟弟说。
"咱们家是A3户型,你的房间在这里,阳台连着的,采光特别好。"
弟弟兴奋地研究着户型图:"妈,我的房间这么大,可以放两个显示器了!"
"张萌,你的房间在这里。"
妈妈又指给妹妹看。
"虽然小一点,但是朝南的,最暖和。而且离你爸妈房间近,晚上学习晚了有什么事也方便。"
妹妹满意地点头:"嗯,这样挺好。我需要安静的环境,这个位置正合适。"
张浩听着家人们讨论房间分配,心里有些疑惑。怎么听起来,好像只有四个房间的样子?爷爷奶奶一间,爸妈一间,弟弟一间,妹妹一间...那他住哪?
不过他没有多想,也许是妈妈没说到他,或者是他听漏了什么。
终于轮到了他们家。物业经理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性,戴着眼镜,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张先生是吧?"
物业经理翻看着资料。
"张国强先生,A3户型,4室2厅2卫,购买时间2023年5月,全款购买。请问您是来办理交房手续的吗?"
爸爸点头:"对,我们全家都来了。"
物业经理笑着说:"那太好了,全家一起来看新房,多有意义。"
她拿出一份文件,开始详细介绍:"张先生家这套房子面积120.5平米,四个卧室分别是主卧18平米,次卧15平米,还有两个小卧室分别是12平米和10平米。两个卫生间,一个在主卧里,一个在公共区域。"
张浩听着,心里的疑惑更重了。四个房间,听起来确实够住,但是怎么分配呢?
物业经理继续说着:"根据您之前填写的家庭信息,我们建议这样安排:主卧给老人住,比较宽敞,也方便;次卧给您和太太;
12平米的房间给小少爷,空间足够放学习用品和娱乐设备;10平米的给小姐,虽然小一点但是朝南采光好,适合学习。"
说着,她拿出了钥匙。
"一共四把钥匙,每个房间一把。"
张浩愣住了。四把钥匙?四个房间?
"等等。"
他忍不住开口。
"那...我住哪?"
物业经理有些意外地看着他:"您?请问您是...?"
妈妈有些尴尬地说:"哦,这是我们家老大,他在外面工作,平时不住家里。"
物业经理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那就没问题了,四个房间刚好够住。"
张浩感觉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什么叫刚好够住?什么叫他平时不住家里?
"妈,我不是也是这个家的人吗?"
他的声音有些发抖。
妈妈轻描淡写地说:"哦,浩浩啊,你不是在外面租房住吗?这房子就这么大,四个房间,爷爷奶奶一间,我和你爸一间,你弟弟妹妹各一间,刚好。"
张浩觉得耳朵里在嗡嗡作响。什么叫刚好?
爸爸不耐烦地说:"儿子,你都工作了,应该独立了,老在家住像什么话。再说,你一个月也回不了几次家。"
弟弟兴奋地说:"哥,你又不常回来,我需要大一点的房间放游戏设备。而且我现在大二了,需要自己的空间。"
妹妹理所当然地补充:"哥哥,我马上高考了,需要安静的环境,不能和别人挤。我的学习压力这么大,房间是必须的。"
奶奶小声地说:"浩浩,你平时住在外面也挺好的,离公司近。回家的时候,沙发很舒服的,或者和你弟弟挤一挤也行。"
爷爷点头附和:"是啊,浩浩,你是老大,要懂事。弟弟妹妹还在上学,需要好的环境。"
张浩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周围的声音好像都远去了,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边响着。
原来在他们心里,自己早就是个外人了。
这个家,六口人,四个房间,刚好够住。因为他不算在内。
物业经理可能感觉到了气氛的尴尬,赶紧说:"那个,张先生,要不您先带家人去看看房子?钥匙给您。"
爸爸接过钥匙,笑着说:"好的,谢谢。走吧,都上去看看新房子。"
一家人朝电梯走去,张浩木然地跟在后面。
弟弟兴奋地说:"我要第一个看我的房间!"
妹妹也说:"我也要看看我的房间装修得怎么样!"
妈妈笑着说:"你们两个啊,都这么大了还这么兴奋。"
爸爸说:"应该兴奋,这是我们的新家。"
我们的新家。
张浩苦笑。原来,他不在这个"我们"里面。
电梯门开了,一家人走进去。张浩站在最角落里,看着家人们兴奋的笑脸,心里越来越冷。
每个月3000块的生活费,两年七万多块钱,换来的是什么?是"你不是在外面租房住吗",是"四个房间刚好够住",是"你又不常回来"。
原来,他一直以为自己在为这个家努力,为这个家做贡献。但在家人心里,他早就被排除在外了。
02
电梯在16楼停下,张浩跟着家人走出电梯。走廊里铺着米色的地毯,墙上贴着壁纸,看起来确实不错。
爸爸拿着钥匙打开1602的门,一家人鱼贯而入。
"哇,好大啊!"
妹妹张萌第一个冲进去,兴奋地在客厅里转圈。
"妈妈,这客厅比我想象的还要大!"
弟弟张磊也兴奋地东看西看:"哥哥你看,这电视背景墙做得多好看!"
爷爷奶奶拄着拐杖慢慢走进来,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奶奶说:"这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爷爷点头:"是啊,宽敞明亮,比老房子好太多了。"
妈妈兴奋地介绍:"你们看,客厅连着阳台,采光特别好。厨房是开放式的,做饭的时候也不憋闷。"
爸爸满意地点头:"不错,这钱花得值。"
张浩站在门口,看着家人们兴奋的样子,心情很复杂。房子确实不错,但是...
"走,我们去看看房间。"
妈妈招呼大家。
"先看看主卧,给爷爷奶奶的。"
一行人走向最大的房间。推开门,是一个带独立卫生间的大卧室,有18平米,还有一个小阳台。
"哇,这房间真大!"
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还有独立卫生间,太方便了!"
爷爷也很满意:"这阳台可以晒太阳,冬天暖和。"
妈妈说:"爸妈,你们住这里最合适,宽敞,卫生间也方便。"
爸爸补充:"而且隔音好,你们休息不会被打扰。"
接着,一家人去看次卧。15平米,朝南,阳光充足。
"这是我和你妈的房间。"
爸爸很满意。
"大小正合适,还有个大衣柜。"
妈妈也点头:"嗯,这样挺好。离爷爷奶奶近,有事也方便照顾。"
然后是弟弟的房间。12平米,虽然不算大,但对一个大二学生来说够用了。
弟弟兴奋地冲进去:"太好了!我可以放书桌,放电脑桌,还能放个小沙发!"
他在房间里比划着:"这里放电脑,这里放游戏椅,那边可以放个小冰箱!"
妈妈笑着说:"你这孩子,想得还挺周全。"
弟弟说:"妈,我需要买个好点的电脑桌,还要一个大显示器。"
爸爸大方地说:"行,等安顿好了就给你买。"
最后是妹妹的房间。10平米,最小,但是朝南,采光最好。
妹妹很满意:"虽然小一点,但是阳光好,学习的时候心情会很好。"
她规划着:"这里放书桌,这里放书柜,那边放个小床就够了。"
妈妈说:"萌萌,等你高考完了,妈妈给你重新装修,按你喜欢的风格来。"
妹妹开心地抱着妈妈:"妈妈最好了!"
张浩站在房间门口,看着妹妹开心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都在规划着布置,只有他,像个局外人一样看着。
"好了,房间都看过了。"
爸爸拍拍手。
"咱们来商量一下搬家的事。"
一家人在客厅坐下,开始讨论搬家计划。
妈妈说:"老房子的东西要整理一下,该带的带,不该带的就扔了。"
爷爷说:"我和你奶奶的东西不多,就一些衣服和老照片。"
奶奶点头:"对,轻装上阵,新房子新气象。"
弟弟举手:"我的游戏设备都要带,还有我的手办收藏!"
妹妹说:"我的书和学习资料必须带,其他的可以不要。"
妈妈开始分工:"国强,你负责联系搬家公司。磊磊,你把你房间的东西整理一下。萌萌,你也是,把要带的东西列个清单。"
张浩听着家人们热烈地讨论着搬家事宜,突然开口:"我的东西怎么办?"
客厅一下子安静了。
妈妈愣了一下:"你的东西?哦,你是说老房子里你的那些书和衣服?"
张浩点头:"对,还有我的书桌,书柜,还有一些纪念品。"
妈妈有些为难地说:"可是浩浩,新房子没有你的房间,这些东西放哪呢?"
奶奶小声说:"浩浩的那些书,占地方啊。新房子就这么大。"
爷爷也说:"是啊,那些破书留着干什么,又不值钱。"
弟弟直接说:"哥,你的那张书桌能给我吗?我正好需要一张大桌子。"
妹妹也说:"哥哥,你的那个书柜我能要吗?我的书太多了,需要个大书柜。"
张浩感觉胸口有些闷:"那是我的东西。"
妈妈劝说:"浩浩,你看,你现在住在外面,那些东西在你的出租房里也放不下。不如给弟弟妹妹用,也算是物尽其用。"
爸爸不耐烦地说:"都是一家人,分什么你的我的。再说,那些书留着也没用,你都工作了,还看那些大学课本干什么?"
张浩说:"不只是课本,还有我的文学书籍,我的照片,我的日记。"
弟弟撇嘴:"哥,你都26了,还写日记?"
妹妹笑:"哥哥好幼稚。"
奶奶说:"浩浩,那些东西真的占地方。新房子就这么大,咱们要精简一些。"
妈妈想了想说:"这样吧,你挑几样特别重要的,其他的就算了。反正你也不住家里,留着也没用。"
张浩看着家人们理所当然的表情,心里的愤怒在慢慢积聚。
他的书桌,他用了四年的书桌,弟弟一句话就要拿走。
他的书柜,装满了他心爱书籍的书柜,妹妹理所当然地想要。
他的书,他的日记,他成长路上的所有痕迹,在家人眼里都是"占地方的破烂"。
"我不同意。"
张浩的声音有些发抖。
"那些是我的东西,我不同意给别人。"
爸爸皱眉:"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都是一家人,用一下怎么了?"
妈妈也说:"浩浩,你弟弟妹妹还在上学,需要这些东西。你都工作了,应该懂事一点。"
弟弟不高兴地说:"哥,你又不用,给我有什么关系?"
妹妹也嘟嘴:"哥哥真小气,不就是个书柜吗?"
张浩感觉自己快要爆发了。不就是个书柜?不就是张桌子?那是他大学四年的回忆,是他青春的见证,在家人眼里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说了,我不同意。"
他的声音更大了。
"那些东西对我很重要。"
爸爸不高兴了:"重要什么?都是些破烂!你现在住的地方本来就小,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妈妈也说:"浩浩,你不要这么固执。家里的空间有限,咱们要合理利用。"
奶奶叹气:"浩浩啊,你这孩子怎么变得这么计较?"
爷爷也摇头:"是啊,一家人还分什么彼此。"
张浩看着家人们责备的眼神,心里越来越冷。他们从来没有问过他愿不愿意,从来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
在他们眼里,他的东西可以随意分配,他的意见可以随意忽略。
因为,他不是这个家的一员。
他只是一个住在外面的"外人",一个每月按时交生活费的"外人",一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被想起的"外人"。
03
搬家那天,张浩特意请了假来帮忙。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毕竟是一家人,这种大事他不能缺席。
搬家公司的车停在楼下,几个工人已经开始往上搬东西。张浩和爸爸、弟弟一起,开始把家里的物品往下搬。
老房子住了十多年,东西积攒得不少。衣柜里的衣服,厨房里的用具,客厅里的电器,都要仔细分类。
妈妈站在一边指挥:"这个要,这个不要。这个拿到新家,这个直接扔掉。"
奶奶舍不得扔东西,每样都想带走:"这个还能用,这个也还好着呢。"
妈妈耐心地劝:"妈,新房子空间有限,咱们精简一些。再说,都是老东西了,到了新家再买新的。"
张浩搬着一箱书往楼下走,弟弟跟在后面。
弟弟说:"哥,这箱子好重,都是什么?"
张浩说:"我的书。"
弟弟撇嘴:"这么多书,你都看吗?"
张浩没回答。这些书陪伴了他整个大学时光,每一本都有回忆。文学类的,哲学类的,专业书籍,还有一些杂志。他舍不得扔。
把书箱放到搬家车上,张浩回到楼上继续搬东西。
这时,他看到弟弟正在拆他的书桌。
"你干什么?"
张浩快步走过去。
弟弟理所当然地说:"搬我的书桌啊。"
张浩拦住他:"这是我的书桌。"
弟弟不高兴:"哥,妈妈已经同意给我了。你又用不上。"
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浩浩,别闹了,让你弟弟用吧。反正你也不需要。"
张浩感觉血往头上冲:"我什么时候说不需要?我什么时候同意给他?"
爸爸搬着一个箱子经过,听到争吵声,不耐烦地说:"又吵什么?都是一家人,一张破桌子有什么好争的?"
张浩指着书桌:"这不是破桌子!这是我大学时用的书桌,我在上面写过无数作业,看过无数书!"
弟弟不服气:"那又怎么样?你现在又不用了。我现在大二,正需要一张好桌子。"
妹妹从房间里出来,怀里抱着张浩的一摞书:"哥哥,这些书我能要吗?看起来挺有用的。"
张浩一看,那是他收藏的一套文学全集,二十多本,是他大学时省吃俭用买的。
"不能!"
他几步冲过去,把书抢回来。
"这些书不能给你们!"
妹妹被吓了一跳,眼眶红了:"哥哥,你凶我!"
妈妈赶紧过来哄妹妹:"萌萌别哭,哥哥不是故意的。"
然后转头对张浩说:"浩浩,你看你,把妹妹吓哭了。不就是几本书吗?"
张浩抱着书,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不就是几本书?这些书我花了几百块钱买的!"
爸爸不耐烦:"几百块钱很多吗?你一个月工资多少?至于这么小气吗?"
奶奶也说:"浩浩啊,你妹妹马上高考了,多看点书对她有好处。"
爷爷点头:"是啊,你都工作了,用不着这些书了。"
张浩感觉自己要疯了。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他用不着?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让步?
"我就是用得着!我就是不想给!"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这些东西是我的,我有权决定给不给!"
一时间,房间里安静得可怕。
妈妈看着他,眼中有些失望:"浩浩,你怎么变成这样了?这么自私,这么不懂事?"
爸爸冷冷地说:"我们养你这么大,就是为了让你跟家人计较?"
弟弟撇嘴:"算了算了,不就是张破桌子吗?我自己买新的。"
妹妹抽抽搭搭地说:"哥哥不疼我了,都不愿意给我几本书。"
奶奶叹气:"浩浩啊,你这样让奶奶很伤心。"
爷爷摇头:"这孩子,在外面待久了,心都野了。"
张浩看着家人们失望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他错了吗?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东西,这有错吗?
但是看着妹妹红红的眼眶,看着奶奶失望的表情,他又开始自我怀疑。
也许,他真的太自私了?
也许,他真的应该懂事一点?
"算了。"
他把怀里的书放下。
"你们拿去吧。"
弟弟高兴地说:"哥,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妹妹破涕为笑:"谢谢哥哥!"
妈妈欣慰地说:"这才是我们的好儿子。"
但是张浩心里却更难受了。他妥协了,他让步了,但是他一点都不开心。
搬家继续进行。张浩机械地搬着东西,心情越来越沉重。
看着自己的书桌被弟弟搬走,看着自己的书柜被妹妹占有,看着自己的书被分给别人,他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的痕迹正在一点点被抹去。
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在新房子里吃订来的盒饭。大家围坐在客厅里,聊着天,规划着未来。
弟弟兴奋地说:"我已经想好了,书桌放在窗户边,电脑桌放在另一边,这样学习游戏都方便。"
妹妹也说:"我要把书柜放在床头,这样晚上想看书就方便了。"
爸爸妈妈笑着听着,不时地点头赞同。
张浩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吃着盒饭。没有人问他的感受,没有人关心他的想法。在这个热闹的家庭聚会中,他像个透明人。
吃完饭,大家开始把东西归置到各自的房间。
张浩看着弟弟妹妹兴奋地布置房间,心里很空虚。
他想帮忙,但是不知道该帮什么。这里没有他的房间,没有他的位置。
下午的时候,妹妹突然跑到客厅,兴奋地说:"妈妈,我们拍张合影吧!新房子的第一张全家福!"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妈妈拿出手机,开始安排位置:"来来来,爷爷奶奶坐中间,我和你爸站后面,磊磊萌萌站两边。"
张浩站起来,准备走过去。
妹妹却说:"哥,你站远点,别挡着我们拍全家福。"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张浩心上。
别挡着我们拍全家福。
我们。
原来,他不在这个"我们"里面。
张浩愣在那里,看着家人们摆好姿势,笑得灿烂。
妈妈按下快门,拍了好几张。
"好了好了,很完美!"
妈妈满意地看着照片。
"我们的第一张新房合影!"
张浩看着那张照片,六个人,其乐融融,就是没有他。
他在这个家里,真的是个外人。
那天晚上,其他人都留在新房子里,体验新家的第一个夜晚。
只有张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
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他想了很多。
也许,他真的应该彻底离开了。
既然在家人心里,他已经是个外人,那又何必继续自欺欺人呢?
04
第二天一大早,张浩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
"浩浩,你怎么走了?昨天晚上怎么不在新家住?"
妈妈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责备。
张浩正在刷牙,含糊不清地说:"我回自己家了。"
"什么自己家?这里才是你家!"
妈妈说。
"你昨天晚上走了,爷爷奶奶还在问你呢。"
张浩漱了口,说:"妈,昨天萌萌说得很清楚,别挡着你们全家福。我既然不是你们家的人,住在那干什么?"
妈妈愣了一下:"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计较?萌萌就是随口一说。"
张浩苦笑:"随口一说?妈,你们分房间的时候有考虑过我吗?
你们讨论装修的时候有问过我的意见吗?你们拍全家福的时候有叫过我吗?"
妈妈被问得哑口无言。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浩浩,你别这样。回来吧,我们好好谈谈。"
张浩说:"没什么好谈的。你们过你们的新生活吧,我不打扰了。"
说完,他挂了电话。
手机很快又响了,是爸爸打来的。
"张浩,你搞什么?你妈说你生气了?"
爸爸的语气很不高兴。
"你都多大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一样闹脾气?"
张浩深吸一口气:"爸,我没闹脾气。我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想明白什么?"
"想明白了我在这个家里的位置。"
张浩说。
"既然我只是个外人,那我就不应该继续打扰你们的生活。"
爸爸怒了:"什么外人?你是我儿子!"
张浩反问:"我是你儿子,但是新家里有我的房间吗?我是你儿子,但是你们分东西的时候有考虑过我吗?
我是你儿子,但是拍全家福的时候有我的位置吗?"
爸爸被问得说不出话来。
张浩继续说:"爸,我每个月给家里三千块钱,两年多了,七万多块钱。
我以为这是我对家里的贡献,但是现在我明白了,这只是我作为外人应该交的房租。"
"你...你这是什么话?"
爸爸气得发抖。
"我们是为了你好!你都26了,还不结婚,还不独立,我们这是在培养你的责任感!"
张浩笑了:"培养责任感?爸,弟弟22了,妹妹18了,为什么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什么只有我需要独立?"
爸爸说不出话来。
张浩说:"算了爸,我想静一静。这段时间,我不会回家了。你们好好享受新房子吧。"
说完,他又挂了电话。
接下来几天,家里的电话不断。妈妈打,爷爷打,奶奶打,连弟弟妹妹都打了。
但是张浩都没接。他把手机调成静音,专心工作。
同事们发现他最近话很少,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摇头说没事。
晚上回到出租屋,他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睡觉。虽然孤独,但是至少清静。
没有人指责他自私,没有人说他不懂事,没有人把他当透明人。
就这样过了一周。
张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工作,吃饭,睡觉,简单重复。
他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永远这样下去。既然家里不需要他,那他也不需要那个家。
第八天早上,张浩像往常一样醒来。阳光透过窗帘照在床上,又是普通的一天。
他伸手去拿床头柜上的手机,准备看看时间。
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未接来电的提醒:328个未接电话,648条未读消息
可当他看清消息的内容时,手止不住的发抖,手机“啪”一声摔在了地上。
来源:路上漫步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