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党的理论宣传史上,有一份杂志曾深刻影响过几代党员干部,它以“红旗”为名,承载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统一全党思想的重要使命。这份由中办主办的理论刊物,为何能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灯塔”?它又在党的理论建设历程中,留下了哪些值得铭记的印记?
在党的理论宣传史上,有一份杂志曾深刻影响过几代党员干部,它以“红旗”为名,承载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统一全党思想的重要使命。这份由中办主办的理论刊物,为何能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灯塔”?它又在党的理论建设历程中,留下了哪些值得铭记的印记?
图片来源网络,下同
一、创刊:应时代之需,树理论之旗
1958年6月1日,《红旗》杂志正式创刊,这并非偶然,而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刚刚开启,全党上下迫切需要一份权威理论刊物,来系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建设实践经验。
中央高度重视这份刊物的创办,毛主席亲自为《红旗》题写刊名,明确了它的定位——“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为开展理论斗争,为培养理论工作干部”。创刊号上,还刊登了毛主席的重要文章,为杂志的办刊方向奠定了基调。自此,《红旗》成为全党理论学习和思想统一的重要载体,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都将其作为干部学习的核心材料。
二、内容:扎根实践,传递党的声音
翻开《红旗》杂志的历史合订本,能清晰看到它“扎根实践、服务大局”的办刊特色。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刊物,《红旗》的内容始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阐释,也有贴近基层的实践总结。
在栏目设置上,《红旗》涵盖了“社论”“重要文章”“理论研究”“经验交流”“读者来信”等多个板块。“社论”往往针对当时的重大政策或时代议题,比如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人民公社制度、农业现代化等,用通俗的理论语言向全党全社会传递党的主张;“经验交流”栏目则刊登来自地方的实践案例,比如某省份如何推进农业合作化、某工厂如何开展技术革新,为各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读者来信”板块则搭建了互动桥梁,收集基层干部群众的疑问与建议,让理论宣传更接地气。
值得一提的是,《红旗》刊登的文章大多出自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之手,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深度解读,也有对中国实际问题的思考。比如在60年代初,面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新形势,杂志曾集中刊发文章,探讨如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为当时的政策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内容不仅帮助党员干部提升理论水平,也让普通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凝聚起建设国家的共识。
三、作用:武装思想,助力建设征程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红旗》杂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思想武装”作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它是“手边的理论教材”——许多基层干部回忆,当时每一期《红旗》到货后,党支部都会组织集中学习,逐篇研读重要文章,再结合本地实际讨论落实办法;对于理论工作者而言,它是“理论研究的风向标”,杂志刊发的观点往往代表着当时党的理论导向,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明确方向;对于全社会而言,它则是“了解党的窗口”,通过这份杂志,群众能及时知晓国家发展方向,理解党的政策初衷。
比如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全新课题,《红旗》曾连续刊发系列文章,从理论层面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帮助全党摆脱教条主义束缚,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尽管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杂志的部分内容受时代局限存在不足,但总体而言,它在传播党的理论、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传承:从《红旗》到《求是》,理论宣传的与时俱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也面临新的要求。1988年7月,为适应新形势下理论宣传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停办《红旗》杂志,同年7月1日,《求是》杂志正式创刊,继承并发展了《红旗》的理论宣传职能。
从《红旗》到《求是》,变的是刊物名称,不变的是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实事求是、服务人民”的初心。《求是》杂志在继承《红旗》理论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回答现实问题”,聚焦改革开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理论文章,成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这种“与时俱进”的传承,也印证了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
五、回响:历史印记中的理论力量
如今,《红旗》杂志已成为党史和党的理论宣传史上的重要文献,藏于各大图书馆、档案馆中。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回望《红旗》的历史,不仅是回顾一份杂志的兴衰,更是触摸党的理论建设的发展脉络——它告诉我们,党的理论从来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扎根实践、服务人民的思想武器;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也始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或许,有些读者曾在父辈的书架上见过泛黄的《红旗》杂志,那一页页纸墨间,藏着老一辈党员干部学习理论、投身建设的热忱;或许,你曾在历史资料中读到过《红旗》刊发的文章,从中感受到特定时代的理论温度。这份杂志虽已停刊,但它承载的“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大局”的精神,仍在今天的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中延续。
关于《红旗》杂志,你是否有过相关的记忆?是家中留存的旧刊,还是课本里提到的历史?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或疑问,也别忘了点赞收藏,一起从这份“老杂志”里,读懂党的理论建设的过往与今朝!
来源:影史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