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这个夏天,广东百姓可谓艰难。既要忍耐酷热,又要投身灭蚊大战.今年广东出现由蚊子携带的“基孔肯雅热”病毒,人一旦被叮咬就可能感染,防不胜防。加之南方高温、高湿且降雨量大,为蚋滋生创造了绝佳条件,平民整个夏天都在与蚊子顽强抗争。
世态布满变数,世事总是难以预料。谁能想到,广东一场旨在抗击病毒传播的灭蚊行动,竟让众多花友无辜“躺枪”,遭遇意想不到的损失。
2025年的这个夏天,广东百姓可谓艰难。既要忍耐酷热,又要投身灭蚊大战.今年广东出现由蚊子携带的“基孔肯雅热”病毒,人一旦被叮咬就可能感染,防不胜防。加之南方高温、高湿且降雨量大,为蚋滋生创造了绝佳条件,平民整个夏天都在与蚊子顽强抗争。
蚊子几乎无处不在,家中的花花草草成了它们钟爱的藏身之所。往阳台花卉上打药,蚊子能否消灭存疑,花卉却可能因药害枯死。为让蚊子无处遁形,不少百姓无奈舍弃家中各类奇异草木,还精心养护10年的名贵花卉,只能将花带盆当作垃圾处理,许多地方花盆堆积如山,市民多年心血一夜付诸东流。不仅居民阳台花草遭劫,道路两边绿化带的诸多植物也被清理。
其实,若在北方,这些植物或许能卖个好价钱。好在广东气候条件下,病毒过后两三年,植物有望再次生长恢复。叶子是蚊子藏匿的关键部位,若想削减损失,百姓家中花草可清理花土表层与枝干,保留花盆,只要花根存活,就有重新发芽的希望。
面对这场风波,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疑惑为何试验室宁愿培育绝育蚊子,也不培养蜻蜓等食蚊昆虫;有人称身边及听闻范围内无人发病,不知是个例还是普遍情况;还有人觉得将这种连丙级都算不上的传播当作甲级处理,有“小题大做”之嫌。
这场“病毒+蚊子”的双重危机下,百姓损失的确不小。从生物链角度看,或许引进蜻蜓等食蚊昆虫来灭蚊是个良策,既能高效灭蚊,又能最大程度降低花友损失。
对于广东这场灭蚊风波,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分享自己的观点,一起探讨交流,让我们在观点碰撞中,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来源:资阳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