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留学第9天39楼坠亡,父亲:有人假冒警察向她索要25.8万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7:45 2

摘要:19岁的山东女孩小文,在马来西亚留学的第9天,从39楼坠下,当场身亡。

19岁的山东女孩小文,在马来西亚留学的第9天,从39楼坠下,当场身亡。

就在几个小时前,她还告诉母亲,有“警察”要求她转账25.8万元,并让她下载一个叫Webex的软件。

母亲提醒那是诈骗,可她每发一条消息就撤回,还叮嘱不要告诉父亲。

两个小时后,噩耗传来。

李先生的家在山东诸城,平日靠开顺风车维持生计,妻子没有工作。

小文是他们唯一的孩子,2006年出生,去年高考成绩不理想,经熟人介绍走了留学这条路。

原本是去山东一所大学的留学项目,后来改到山东艺术学院接受英语培训,再由学校输送到马来西亚。

3月13日,她带着行李和憧憬飞往吉隆坡,打算先读半年语言课。

可谁能想到,才过去9天,孩子就没了。

3月22日下午2点左右,小文给母亲发消息,说有警察找她,要她转账25.8万元保证金。

母亲立刻说这是骗局,不要理。

但小文的反应很反常——发完就撤回,还反复叮嘱“别告诉爸爸”。

那种语气,像是怕惹出更大的麻烦。

下午2点半,她从所住公寓39楼的平台坠下。

当地警方排除了他杀。

李先生说,后来他在女儿手机的备忘录里看到一篇文字,写着3月18日中午,她接到“马来西亚通讯局”的电话,说她的国内号码涉嫌发送诈骗短信,要停掉所有电话卡。

对方还“好心”帮她联系了“上海市虹口公安局”的“杜峰警官”。

假警察告诉她,她卷入了一起电信诈骗案,必须交25.8万元保证金才能“保住清白”,还说自己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帮她处理。

期间,他们让小文下载Webex软件,通过这个软件远程操控她的手机,甚至可能删除了证据。

李先生推测,女儿被他们监控了好几天,精神可能彻底崩溃。

“她太单纯了,特别相信他们。”

李先生的声音哽咽。

为了查清真相,他今年6月又去了马来西亚,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但目前中马两地警方都没有新的进展。

这类骗局并非孤例。

另一名“检察官”甚至发来逮捕令。

公安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屏幕共享诈骗”案件同比激增67%,单人最高被骗金额超过1300万元。

在刑侦局发布的20个防诈关键词中,“屏幕共享”排在首位。

骗子的套路往往是三步:先冒充公检法或客服获取信任,再诱导下载带屏幕共享功能的软件,最后趁机窃取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更可怕的是,这种骗局利用的不是技术多高明,而是人心的恐惧与信任。

骗子会精准掌握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让人觉得“他们真的知道一切”,再用法律威胁和所谓的“帮忙”制造心理压力。

尤其是像小文这样刚出国、人生地不熟的年轻人,更容易陷入他们的圈套。

就在不久前,乌鲁木齐的李女士也差点中招。

她接到“抖音客服”电话,说不取消直播通道每月会自动扣费800元,对方指导她下载通话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

幸好反诈民警及时赶到,强行拔卡断网,才保住了44万多元。

这些故事听起来像电影情节,但它们每天都在现实中发生。

浙江路桥的叶女士,差点因为一个“保险自动扣费”的电话,被骗子看到她输入银行卡密码,账户里上千万的存款险些被转走。

我一直在想,小文最后那几个小时,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煎熬。

她可能相信自己真的惹上了大麻烦,又怕父母担心,不敢说实话。

那种孤立无援的恐惧,足以压垮一个成年人,更何况是一个刚成年的女孩。

李先生说,他后悔送女儿出国。

但真正该后悔的,是这个社会没能让年轻人学会识别这样的陷阱。

屏幕共享,本是方便沟通的工具,却成了骗子的利器。

警方早就提醒过:公安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通过视频电话或网络办案。

可在恐惧和压力面前,这些提醒往往被抛到脑后。

小文的故事,不该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它提醒我们,防范诈骗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心理防线的问题。

尤其是年轻人出国前,除了行李和梦想,更该带上的是一份对骗局的警觉。

希望有一天,李先生能等到真相,也希望再没有人因为一通电话、一款软件,失去生命。

来源:小非凡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