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逛故宫、游长城、“打卡”胡同、品传统小吃、看“天工”赛跑、拍天蓝地绿水清……“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5月启动以来,网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大赛第一单元主题“古都新韵”进入尾声,已征集参赛作品7万余件,近半数由普通网民创作。从短视频的呈现来看,参赛作品拍摄点位涵盖全
逛故宫、游长城、“打卡”胡同、品传统小吃、看“天工”赛跑、拍天蓝地绿水清……“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5月启动以来,网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大赛第一单元主题“古都新韵”进入尾声,已征集参赛作品7万余件,近半数由普通网民创作。从短视频的呈现来看,参赛作品拍摄点位涵盖全市各区,涉及文化、消费、旅游、体育、科创等众多领域,勾勒出一幅多元立体、生动活泼的首都画卷。
普通网民的踊跃参与,印证活动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作品虽然没有专业团队设计的脚本,却里里外外透着北京最真实、最鲜活的生活气息。“用City walk的方式感受中轴线的魅力”“手拿焦圈儿和豆汁儿的城市烟火气”“我给您学一段京腔儿”……每个人对“北京范儿”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切身的体会,都有表达的欲望。万千视角下的镜头,用朴实又亮眼的创意,拍出了每个人心中的“北京范儿”。也是得益于这些视频,北京城里数不尽的文化符号更加可感、可亲、可近,“北京范儿”成为每个普通人都能触摸的生活肌理。
古老的中轴线与潮流的机器人赛跑辉映,胡同深处的京味儿与科创园的咖啡香交融。一些外国朋友的镜头里,用不同的语言凸显着北京生活的国际化与便利性。包容与多元的画风,既是“古都新韵”的注脚,也是“北京范儿”精神的内核。看似零散却充满张力的镜头,不仅绘制出北京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记录着惊艳世界的北京速度,也呈现出一座城市热情活泼的性格、兼容并蓄的品质。接地气的生活记录、有深度的文化解读,都在丰富 “北京范儿” 的内涵,勾勒出北京“古意与新潮相映、本土与国际共融” 的独特城市气质。
短视频大赛引发广泛关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契合当下对轻量化、互动化文化内容的消费需求。时长可控、画面直观的短视频,凭借易传播的特性,把复杂多元的“北京范儿”,转化为无数个可分享、能共鸣的瞬间,从而实现了城市品牌的高效传播与情感认同的深层构建。每一帧带着“北京范儿”话题的影像,既是短视频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网民对京城情感的汇聚,对京味文化的自信。
“京味儿远远不止食物的味道,更是生活方方面面特有的调性”。“北京范儿”也不仅仅是一种风格,还是一种态度,是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厚度。城市最大的魅力往往就蕴藏在寻常巷陌间老百姓的生活日常里,体现在每一个京城访客想要记录、分享、诉说的独特感悟里。随着更多单元主题的征集,“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必将收获更多源自不同视角的鲜活作品,让“北京范儿”的内涵愈发丰盈,让这座城市的历史厚度、生活温度与发展活力更加动人。
记者:辛音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