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的汽车工程实验室里,研发制作氛围正浓。当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围站在电脑旁,一边根据设计图比对刚搭建好的汽车框架,一边讨论下一步的制作时,一场跨越校园与产业的创新协作正在发生。这所与腾讯、大疆、比亚迪、大族激光等多家深圳头部高新科技企业共建创新实验
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的汽车工程实验室里,研发制作氛围正浓。当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围站在电脑旁,一边根据设计图比对刚搭建好的汽车框架,一边讨论下一步的制作时,一场跨越校园与产业的创新协作正在发生。这所与腾讯、大疆、比亚迪、大族激光等多家深圳头部高新科技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的学校,成为深圳福田区AI赋能教育的缩影。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科技实验室中老师辅助同学们研究机器人项目
今年适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这座城市的改革基因正在教育领域迸发新能量。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以仅占全市4%的面积,承载了10%的基础教育学位。在“最优资源投教育”理念下,这里诞生了全国首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双优”示范区,更以AI革命重塑育人生态,为高密度超大城市的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提供了“福田方案”。
优质均衡:从学位攻坚到机制创新的“福田路径”
面对户籍人口十年激增74.68%的压力,福田区委区政府以“最优资源投教育”破题,展开了一场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层变革。五年新增5.6万个学位的背后,是资源分配机制的创新突破:全区组建16个中小学学区和17个学前教育学区,通过红岭、荔园等11个教育集团,推动公办校大学区招生覆盖率超43%;实施“名校+”战略引入市属名校资源,“联盟+”计划提升城中村学校品质,学前教育普惠率攀升至88%。
福田区校园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未来”理念
更关键的破局在于质量保障机制。福田区创新“督研协同”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将传统“事后督导”转变为“事前服务”。在教育教学开展前,行政、督导、教研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覆盖从学前到高中的校家社多元数据采集网络。“通过监测数据驱动教学改进,让优质资源真正流动起来,这是福田‘督研协同’机制的核心目标。”福田区教育局主任督学高建军指出。依据监测报告,全区906名教师依托AI诊断优化教学,86%课堂实现深度互动,印证了数据驱动的有效性。
在明德实验学校与腾讯共建的实验室,在红岭中学的AI数学课堂,福田用机制创新证明:优质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个孩子的标准配置。当2024年福田以全省首个“双优示范区”通过国家评估时,教育公平已转化为可感知的民生温度。
AI赋能:“大先生"引领的教育革命
在福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大先生计划”成为AI赋能的核心引擎。这一计划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通过七大工程构建教师梯队,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从“技术使用者”向“教育创新者”的转型。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王巍强调:“我们要培养立德树人的‘大先生’,让AI成为教师进化的加速器。”
“AI先锋队是我们推动教育变革的‘轻骑兵’。”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燕这样评价那支由顶尖人工智能专家、高校导师团队和45名教师组成的特殊队伍。在“大先生”培养计划引领下,这些一线教师与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等顶尖专家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新路径,他们开发的100多个典型案例覆盖备课、学情分析等教学全场景,编撰的《教师AI应用手册》成为全区教师的智能教学指南。
西浦教育集团(高中)探索教育信息化新模式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育人现场。深大附中朱维维老师用AI聊天机器人解开学生迟到的心结;全区2万余名中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力诊断画像;荔园外国语小学胡晓璇让学生借助AI工具拓展思路,并理解AI背后的编程逻辑,让创作与学习无缝衔接。王巍向记者介绍:“去年福田区《实施‘大先生’计划》案例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典型案例,目前我们正在谋划2.0版本,将数智素养列为教师核心能力指标。”她透露,福田将通过构建“AI+教育”教师发展生态体系,系统性部署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变革,探索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育人实践。
五育并举:从“石墨烯天才”到法网冠军的成长沃土
拿下2023年法网女双冠军,王欣瑜成为第五位夺得大满贯女双冠军的中国选手——这位从梅林中学(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背后是福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体教融合体系。当全区所有学校(校区)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全年36类千余场校园联赛贯穿全年时,体育早已超越竞技,成为生命教育的载体。
“我们学校有‘山谷’和‘小丘’,看上去很有设计感。”在福田五洲小学学生林琅眼中,校园如同乐园。课余她和同学在闲暇丘绘制“校园探险地图”。而在南园小学西校区的“本草园”,学生们正用英语记录中草药炮制过程。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真实学习”,滋养出七登《自然》期刊的“石墨烯天才”曹原,也培育出在央视《开学第一课》演奏的“小郎朗”李俊杰。
改扩建后的新沙小学
“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幸福教育的起点。”王巍道出内核。全区公办义务教育食堂实现100%自营,明德实验学校每周食谱由营养AI模型优化;午休时段,在新沙小学,学生可通过课桌椅实现“躺休”。当《时空回眸》生命教育动画在全网传播,“五心工程”构建的防护网正守护成长根基,通过打造22个体育联盟、建设56个音乐特色项目、开发七大类36门劳动课程,福田用实践证明“吃好、睡好、运动好”才是教育最坚实的底色。
未来坐标:从"鲲鹏少年院"到教育科技产业园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鲲鹏少年院正在绘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福田地图”。这个创新教育综合示范体以1个总部联动科学、语言、艺术等六大领域,通过课程群、少年队、导师团的“六位一体”培养链,早期发现创新人才苗子。当北大“钱班”、清华“丘班”的课程资源下沉至中小学,当博士工作站进驻校园,教育正在打破学段壁垒。
同步崛起的是全国首个“全要素、全生态、全链条”教育科技产业园。科达讯飞、新东方等16家企业的签约入驻,标志着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启航。园区内设的智能教育展厅陈列着福田中学学生研发的云墨智能毛笔书法助手——这台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奖的设备,能实时评估握笔姿势并纠错。随着教育AI“十百千工程”的推进——布局10所项目校、100个场景、1000个案例——福田正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
学生AI应用场景
“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才能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王巍表示。在特区45周年的新起点,福田以“12345”工作思路锚定方向:坚定党建一个核心,抓牢公平质量两大主题,实现育人方式三大突破,完善四个体系,推进五项示范,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探路。
晶报记者 江丁 王靖博(受访者供图)
编辑:阎建伟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