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下午,上海中华武术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上海地标建筑上海中心大厦75层申浩会客厅召开。会议聚焦武术事业全球化、数字化、产业化三大核心方向,明确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国际传播为抓手,推动传统武术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5月10日下午,上海中华武术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上海地标建筑上海中心大厦75层申浩会客厅召开。会议聚焦武术事业全球化、数字化、产业化三大核心方向,明确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国际传播为抓手,推动传统武术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上海中华武术会会长高幕峰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了“交朋友、搭平台、共发展、谋创新”的办会理念,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断扩大朋友圈,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构建多元平台,加强合作交流,创新发展,共同推动中华武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向着更高远的目标稳步迈进。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广结武林贤达,汇聚发展合力;二是要构建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等多元平台,助力武术腾飞;三是要携手各方力量,共享发展成果,提升武术会的数字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武术会的工作效率和会员的参与度;四是要激发发展活力,书写传承新篇,开展科研创新,探索武术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上海中华武术会秘书长汤敬华代表秘书处向理事会做工作报告。自2025年1月3日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以来,新一届理事会秉持“传承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在组织建设方面,中华武术会已召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启动了武术人智能体联合开发项目。在对外交流方面,中华武术会与上海武术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武术传承新篇章;与春秋集团会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新“武术+文旅”发展模式;中华武术会还赴广州武术协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中华武术会的数字化建设取得突破,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文化传承成果显著。
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会长办公会制度》《财务制度》《激励制度》三项制度文件,增设了对外交流专委会、青城太极拳专委会两大专业机构,任命冯坚江为执行副会长、徐俊为执行副秘书长。理事会还向全体理事颁发聘书,进一步夯实组织架构。
会议确立上海中华武术会未来发展的三大核心路径,全球化、数字化、产业化。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依托协会国际平台资源,深化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构建跨国交流网络;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重点研发武术人工智能体,搭建会员发展数据库,推动业务管理智能化;在产业化突破方面,围绕武术技击、康养、教育等领域布局产业链,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在交流环节,沈黎静、洪捷、杨辉、于海芬、冯金瑞、丁荣等理事围绕武术散打普及、社区康养、校园推广、产业化路径、资源整合及媒体传播等议题展开讨论。
此次会议标志着上海中华武术会正式迈入了发展新阶段,未来协会将以数字化平台为纽带,以产业化项目为载体,以全球化视野为支撑,书写中华武术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