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元AI眼镜一天抢空!大妈买菜听戏用,未来要替手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5 09:38 2

摘要:店员小张透露:“隔壁跳广场舞的大妈都来问,说想戴着它边买菜边听戏。”

2025年夏天,上海小米之家的门店,发生了一件怪事。

货架上一款1999元的AI眼镜,开售12小时就被抢空。

店员小张透露:“隔壁跳广场舞的大妈都来问,说想戴着它边买菜边听戏。”

而大洋对岸,Meta的Ray-Ban眼镜,已悄悄卖出200万台。

这个数字,比2021年第一代发布时翻了10倍。

不禁让人想起,2007年iPhone发布的场景。

只不过这一次,从手机转换成眼镜,从手掌移到了鼻梁。

AI眼镜,从尝鲜的玩具,变成人体器官的一部分。

眼镜里藏着的未来

AI眼镜,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老周是杭州一名网约车司机,他成了第一批戴上夸克AI眼镜的尝鲜者。

“以前开车要不停瞟手机,现在导航直接‘贴’在眼球前。”他指了指镜框,

高德地图的箭头,就像浮在路面上。路边小店的招牌也能识别。”

更让他惊喜的是支付场景。

某次加油时,他对着油枪二维码眨了下眼,支付宝“滴”一声完成扣款。

“后面排队的大哥都看傻了,以为我练过什么特异功能。”

阿里的精准设计,都藏在细节里。

通义千问大模型,让眼镜能看懂菜单,并推荐菜品、菜单。

还有某宝同款比价功能,在超市货架前,自动弹出历史低价曲线。

如果有飞猪行程,距离登机口20米外还会自动提醒。

除了满足日常功能,还能实现虚拟场景会议。

北京国贸楼上,投资人林女人正用联想AI眼镜,完成了一场跨国会议。

“38克的重量几乎感觉不到,但2000nit的亮度,PPT清晰如常。”

她展示镜腿上的触控区,“划一下就能切换中英日三语字幕,比同传便宜多了。”

最让她心动的是AR提词器功能。

“上次路演,演讲稿像浮在观众席上方。再也不用担心忘词了。”

AI眼镜,或许还会出现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协和医院手术室,主刀医生王磊的镜片突然泛起蓝光。

患者肝脏的3D模型,和真实器官完美重叠。

血管走向、肿瘤边界在AR视野中十分清晰。

"这双'透视眼'救过17条命",他轻触镜腿,就能调整透明度。

叠加到无感的技术革命

在杭州,阿里夸克团队正在测试第9代原型机。

工程师李萌把眼镜浸入水杯,屏幕依然流畅显示导航路线。

这是他们独创的"纳米疏水膜+柔性电路"设计。

这项突破,即使雨天使用,也丝毫不影响清晰度和准确率。

光波导技术,是Micro-LED画面投射到视网膜,分辨率达到120PPD。

这可比人眼极限的100PPD还要高。

让使用者最喜欢的是眼镜重量非常轻,戴上简直无感。

而且,眼镜即便高处掉落,也不会摔坏。

碳化硅镜片,重量仅5.4克,却能承受1.5米跌落。

戴上眼镜后,只要你看一眼菜单,它就能选出你点的菜单。

sEMG腕带技术,能瞬间完成支付,只需在空中比划“对勾”。

看着这些新颖玩意,确实让人很想一探究竟。

它的价格,并没有因为技术的高端,让人不可亲近。

在深圳华强北,小米生态链企业推出的基础款仅1999元。

预售3天,销量就突破10万台。

阿里系的夸克眼镜,高德地图+支付宝生态,C2M模式让退货率下降至8.7%。

据说,苹果供应链的消息显示,未来搭载视的觉智能芯片,眼镜可能代替手机。

隐私、续航与生态的和谐

然而,在初尝AI眼镜的新鲜后,它也会有暂未解决的难题。

上海某体验店,白领陈琳犹豫再三还是没买。

"上次开会,同事的眼镜突然播放语音消息,全场都听见了。"

这个尴尬场景,也让她不敢轻易使用。

技术不成熟影响了用户的体验,还有续航、隐私等问题。

最新的电池方案,充满电一次可以使用24小时。

隐私的保护,用户资料等高级机密,最新专利为其保驾护航。

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健一曾预言:“未来人类将经历‘体外器官进化’。”

AI眼镜正在验证这个预言。

语言障碍者小陈,靠实时翻译完成了第一次英语面试。

但隐患又随之而来。

上海某咖啡馆贴出告示“禁止佩戴智能眼镜拍摄”。

经理苦笑“上周有网红用眼镜偷拍甜品师配方。”

站在2025年的路口,AI眼镜还有很长的路走。

它可能成为《黑镜》里,监控人性的工具。

也可能像眼镜发明者罗杰·培根,在13世纪的预言“视界再无边界”。

但不管怎样,唯一确定的是:

来源:李子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