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Noa Argamani是个在以色列长大的女孩,1997年10月12日出生在特拉维夫。她妈Liora Argamani是中国武汉人,年轻时移民到以色列,嫁给了当地的以色列人Yaakov Argamani,生下了Noa。家里就她一个孩子,从小被爸妈宠得不行。Li
Noa Argamani是个在以色列长大的女孩,1997年10月12日出生在特拉维夫。她妈Liora Argamani是中国武汉人,年轻时移民到以色列,嫁给了当地的以色列人Yaakov Argamani,生下了Noa。家里就她一个孩子,从小被爸妈宠得不行。Liora特别喜欢跟Noa讲中国的老故事,什么嫦娥奔月、牛郎织女,Noa听着这些长大,对中国文化挺好奇。每年春节,Liora都会带着她包饺子、贴春联,教她写福字,虽然身在以色列,但中国味儿一点没少。
她爸Yaakov是个地道的以色列人,特别重视犹太教传统。他常带Noa参加逾越节、光明节这些活动,教她犹太教的历史和文化。Noa挺聪明,从小就对数学和科学感兴趣,后来考上了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学软件和信息系统工程。她在学校里挺活跃,爱音乐,爱参加派对,朋友都说她是个活力满满、老带着笑的人。
大学二年级,Noa认识了男友Avinatan Or,两人都是科技迷,又都喜欢音乐,很快就打得火热。他俩常一块儿出去玩,沙漠里听电子音乐,或者试着做点中国菜,日子过得挺开心。2023年10月7日,他们一块儿去了以色列南部沙漠的Nova音乐节。这是个年轻人扎堆的电子音乐派对,气氛嗨到不行,Noa和Avinatan跳得不亦乐乎。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派对会变成噩梦。那天早上,哈马斯武装分子突然袭击了现场,枪声、爆炸声到处都是,人群乱成一团。Noa和Avinatan想跑,但没逃掉。她被武装分子拖上摩托车,Avinatan也被抓走。那一刻被人拍了下来,视频里Noa吓得大喊,手还伸向男友那边。这段视频传遍了全球,成了哈马斯袭击的标志性画面。
Noa一下成了“Nova音乐节人质”的代表。她妈Liora当时已经得了晚期脑癌,身体很差,但还是站出来求救。她公开喊话,希望国际社会能帮她把女儿救回来。她爸Yaakov也接受采访,说Noa是他们家的命根子,看到她被抓走,心都碎了。这事儿不光是他们家的悲剧,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以色列和哈马斯冲突的残酷。
Noa被绑架后第二天,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就行动起来了。他们看Noa有中国血统,想拿这个在中国人中间争取点支持。10月8日,大使馆在微博上发了个视频,标题写着“北京出生的中以女孩被哈马斯绑架”。视频里Liora哭着讲Noa的事,还放了她小时候的照片,说她跟中国有渊源,背景音乐弄得特悲情,旁白老强调她的“中国血统”。
这视频一发,转发量一下就上去了。开始有些网友觉得挺可怜,说Noa这女孩太惨了,得赶紧救回来。还有人说,不管她是哪国人,平民不该受这种罪。可没过多久,风向就变了。不少人觉得大使馆这招太刻意了,有点拿血统煽情的嫌疑。一个高赞评论说:“血统算啥?她是在以色列长大的,过的也是以色列日子,跟中国有啥关系?”还有人直接吐槽:“使劲儿炒血统这点,太明显了,中国人可不吃这一套。”
讨论越来越热闹,有人开始翻历史讲道理。一位网友提到了北魏孝文帝,说鲜卑族建的王朝都能主动汉化,说明中国看重的从来不是血统,是文化。还有人拿清朝举例,说康熙、嘉庆的妈都是汉族,但他们照样是中国皇帝,血统在这儿从来不是重点。这些说法转发量很高,大家都觉得挺有理。
也有网友把这事儿跟中东冲突扯一块儿,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做法。有人说:“以色列在那边炸了那么多人,现在拿一个人质出来让我们同情,虚伪不虚伪?”还有人冲着Noa她妈开炮,说她移民以色列就得自己担后果,现在求中国帮忙干啥。这些评论里有些情绪化,甚至带点反犹味道,话题越跑越偏。
大使馆一看舆论不对,10月12日改了帖子,把“Noa在北京出生”删了,承认她生在以色列。可这也没啥用,网友还是不买账,有人讽刺说:“开始拿血统炒作,发现没用就改口,太会算计了。”最后大使馆干脆关了评论区,怕事儿闹更大。
这波操作算是彻底失算了。以色列没搞明白,中国人对血统真不咋在意。他们以为拿个“中国血统”就能打动人,结果发现中国人压根儿不care这个。在中国,文化认同才是硬道理,血统就是个外在标签,没啥分量。网上讨论到最后,都转到文化和血统的区别上了。有篇文章总结得挺好:“中国几千年历史,靠的是包容和融合,血统算啥,文化才是根。”
结果呢,大使馆想靠Noa的中国背景拉支持,没拉到,反而把自己搞得挺被动。这事儿还让人看清了中以文化上的差距,中国人压根儿不按血统那套逻辑走。
Noa被绑了八个多月,哈马斯放了几段视频证明她还活着。2024年1月有个视频,她拿着水瓶,脸色很差,看着让人揪心。她爸Yaakov说,看到她活着是松了口气,但她状态不好,不知道受了啥罪。她妈Liora那时候癌症已经很严重了,还是坚持发声。2024年3月,她录了个视频,向美国总统拜登求助,说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就想再见女儿一面。这视频传遍了全球,很多人看了都挺感动。
国际上一直在谈怎么救人质。以色列不想直接跟哈马斯聊,就通过埃及和卡塔尔传话。2024年6月8日,以色列国防军和反恐部队搞了个大行动,在加沙努赛赖特难民营救人。他们突袭了两栋房子,把Noa和其他三个人质救了出来。行动中开了火,死了不少哈马斯的人和当地平民,这事儿后来在中国网上又吵了一波。
Noa救出来后先被送到医院检查,然后转到特拉维夫的Ichilov医院。她在那儿见到了Liora。Liora当时已经病得很重,但看到女儿还是笑了,母女俩手握着手,挺感人。Noa被救那天正好是她爸Yaakov生日,医院弄了个小蛋糕,一家人庆祝了一下,虽然时间不长,但挺温馨。
可惜好景不长,2024年7月1日,Liora还是走了,61岁。去世前三周,Noa一直陪着她,尽了最后的心意。葬礼上,Noa说了几句话,说能回来陪家人是她最大的幸运,语气很平静,但听着让人心里一震。
Noa后来慢慢恢复了生活,回大学继续读书,还在网上发点日常,叫大家关注还在加沙的人质。2024年8月,她去东京见了G7国家的外交官,讲了自己的经历。不过有些以色列媒体乱报,说她受伤是因为以军空袭,不是哈马斯虐待,她在Instagram上澄清,说不想被媒体再坑一次。
在中国,这事儿让大家又聊起了文化认同。有学者写文章,说中国历史上靠文化融合定义自己,不是血统。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到唐朝的胡汉交流,都是文化在起作用。网友也接着聊,拿北魏汉化和清朝多民族统治举例,觉得文化认同这东西真挺牛。
以色列这边也学聪明了,2024年底在中国办了个犹太文化展,展了些烛台、书和传统衣服,还配了中文说明,挺受欢迎,算是个不错的文化交流。Noa自己也搞了个线上沙龙,拉着中以两边的年轻人聊文化。她说文化是桥,能连通血统和国界以外的东西。她的故事从个人苦难变成了文化理解的例子,挺有意思。
来源:热情的逗狐狸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