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老人直言长寿不复杂:做好“睡觉”这件事,就是核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09:19 2

摘要:我在一旁听着,突然想到,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其实藏着个很大的健康密码——“睡好”这件事,对长寿真的太重要了。我婆婆今年98岁,身体还算硬朗,牙口没掉几颗,脑子也灵光得很。

我最近在厨房煮着晚饭,儿子在餐桌上和他外婆聊天。他问:“外婆你怎么九十多岁了还能爬楼梯?”外婆笑着说:“我啊,就是吃好睡好。”

我在一旁听着,突然想到,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其实藏着个很大的健康密码——“睡好”这件事,对长寿真的太重要了。我婆婆今年98岁,身体还算硬朗,牙口没掉几颗,脑子也灵光得很。

她这辈子没吃过什么保健品,没上过医院几次。她常说:“人老不老,先看你觉睡得好不好。”我原本以为她这是老人家的一句老话,后来专门去翻了一些医学资料,发现还真是有道理的。睡觉的质量,直接影响身体的修复和免疫力的维持。

我记得前阵子我家小女儿参加舞蹈比赛,连续几天排练到很晚,结果比赛当天早上就开始流鼻涕,精神也差。我跟她说:“你不是累,是没睡够。”孩子一听还不信,后来我拿着她平时的作息表给她看,她才恍然大悟。睡眠一乱,抵抗力就跟着掉。

老人家也一样。我爸今年七十六,前几年一直半夜老醒,早上又起得特别早,白天没精神。我给他做了一个简单的睡眠记录表,发现他常在晚上吃得太晚,或者晚饭吃得太油腻,肠胃没休息好,影响了睡觉。我给他调整了晚饭时间,饭后让他喝点温牛奶,睡眠质量立刻就改善了不少。

人体的修复过程,大多是在夜间完成的。尤其是深睡期,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修复受损组织,清理代谢废物。如果这个阶段被打断,就算你睡了八小时,身体功能也恢复不过来。不是睡得久,而是要睡得深、睡得稳。

我有个邻居阿姨,每天睡前刷手机一小时,结果半夜总做梦,睡不踏实。她跑来问我该怎么办。我让她试着在睡前泡脚,放下手机,听点轻音乐。她坚持了三周,现在睡得香了,连高血压都稳了不少。这就说明,睡前的“仪式感”很重要,它能给身体一个放松的信号。

平时会观察家里老人的午睡习惯。我婆婆每天中午固定躺一会儿,不超过30分钟。我原本以为她年纪大该多睡点,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午睡时间太长,反而会打乱晚上的睡眠节奏。科学研究建议的午睡时间一般是15到30分钟,超过一个小时,大脑会进入深睡状态,醒来会觉得更累。

还有一个细节我发现特别有意思。我婆婆的卧室窗帘很厚,连夏天都不透光。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晚上要全黑,睡才踏实。”我查资料发现,黑暗确实能促进褪黑素分泌,有助于进入深度睡眠光线影响节律,尤其是手机屏幕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影响入睡。

我家小孩以前睡觉前总吵着要看动画片,我就给她定了个规矩:九点半之后不能看屏幕,只能讲故事或者画画。虽然一开始她不情愿,但慢慢她自己也发现,不看屏幕,睡得更香,早上起床也不那么赖床了。这个习惯的改变,带来的却是整晚的好觉。

说起饮食和睡眠的关系,真的是密不可分。我曾经观察了家里几口人晚饭后的状态,发现吃得太咸的人,夜里更容易口渴、醒来次数多。后来我调整了晚餐的盐量,尽量清淡些,不放味精,反而大家晚上都睡得更好了。钠摄入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也会影响夜间的水分调节。

我爸年轻时喜欢晚上喝茶看报纸,我发现他常常翻来覆去睡不着。我说:“你这不是精神太好,是茶叶把你脑子提神了。”他后来换成喝花草茶,比如洋甘菊、菊花、百合这些,帮助放松神经,睡眠自然就来了控制咖啡因摄入时间,是改善睡眠的关键一环。

我也发现,有时候不是吃的喝的出了问题,而是心里的事没放下。我妈有段时间总是睡不好,后来我才知道她担心我弟弟工作不顺。我陪她聊了两晚,鼓励她写日记,把烦心事写出来,结果她那晚就说:“今天睡得挺香。”心理状态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我在医院实习时,遇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失眠十多年了,各种药都试过。我问他晚上干嘛,他说打麻将打到十一点。我让他试着换个方式,比如饭后散步,不再晚上打牌,结果他一个月后来复诊,说已经能睡六小时了。睡前活动的选择,决定了大脑的兴奋程度。

我家厨房的灯是暖黄色的,卧室的也是。因为我知道,冷色调的强光容易刺激大脑,影响褪黑素分泌。所以我特别注意家里的灯光布局,尤其是晚上七点之后的环境光。用柔和的灯光,帮助身体进入“准备入睡”的状态,这点看起来小,但改变很大。

我儿子有段时间睡觉总磨牙,我带他去看了牙科也没发现问题。后来才知道,他是白天压力太大,晚上释放出来。我给他调整了作息,减少了作业时间,增加了户外活动,结果磨牙慢慢就没了孩子的睡眠问题,常常反映的是白天的状态。

我婆婆常说的一句话我特别记得:“人啊,白天别太乱,晚上才睡得安。”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其实睡眠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它背后牵着的是饮食、情绪、作息、环境、习惯。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在夜里反映出来。

以前我总觉得长寿是靠基因,后来越来越觉得,其实是靠一个又一个习惯的积累。我婆婆从不熬夜,不吵不闹,吃饭有节制,睡觉有规律。她的人生节奏就像她的呼吸一样,不急不慢,但很稳。这种稳,就藏在每天晚上那几小时的好觉里。

我自己也开始越来越注意睡眠,从不再看手机到调整晚餐,再到练习冥想,一点点调整下来,整个人状态都不一样。我现在跟朋友说:“别再追什么保健品了,先把觉睡好。”睡得稳,比吃得多更重要。

我婆婆说她年轻时也失眠过,但后来学会了放下。她说:“睡觉这事儿,越想越睡不着。”所以我现在也学着她,哪怕白天再忙、再烦,上床前都要把心清空。这不是玄学,是大脑真正需要的平静信号。情绪的归零,是入睡的起点。

我在自媒体平台讲这些时,常有人私信问我:“老师,我睡不着,该怎么办?”我总说:“先别急着吃药,先看看你白天都做了什么。”睡眠的根,不在夜里,而在你的一整天里。

最后我想说,长寿看似复杂,其实藏在生活的小细节里。一个好觉,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人都能争取到的。只要用心去调整,身体自然会回馈你。我婆婆98岁的经验,不是神话,是她一天天睡出来的。一个高质量的夜晚,胜过千百种保健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老年人健康睡眠指南.

3. 王旭峰,刘静.(2020).睡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4. 张媛媛.(2023).褪黑素与睡眠质量关系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5. 李红梅.(2021).老年人睡眠干预策略分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来源:金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