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螃蟹丨娄底招商的“笨办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4 00:51 2

摘要:招商,娄底并非“天赋异禀”,却在今年上半年围绕“三电”(电机、变压器、小家电)产业链,招商引资221.35亿元,新签约项目51个。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志雄 通讯员 李中声 娄底报道

一张不断延展的产业地图,正悄然改变钢城娄底的命运轨迹。

招商,娄底并非“天赋异禀”,却在今年上半年围绕“三电”(电机、变压器、小家电)产业链,招商引资221.35亿元,新签约项目51个。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势头并非首次出现。

2023年,娄底从硅钢产业向“三电”产业延伸时,“三电”产业几乎还是零。但2024年,娄底就引进“三电”项目73个,总投资279.22亿元。

▲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鸟瞰图。(刘强/摄)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娄底“三电”招商就完成了去年“成绩单”的79%。

采访中,更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娄底招商并没有高明的“秘诀”,而是采用了一种“笨办法”。

【产业图谱变为“招商地图”】

硅钢被誉为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又称为电工钢,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电机、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

随着新型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增长,硅钢市场前景向好。

近年来,随着全国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高能耗等问题突出的娄底,也在谋划“破局”。

经过反复考量,娄底市委市政府将硅钢作为钢铁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在2022年提出将硅钢打造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

▲VAMA铝硅镀层热成型钢Usibor®2000整装待运。(刘强/摄)

如何转型?怎么发展?编制《娄底硅钢产业发展规划》是关键。

经多方修改完善,规划出炉,为娄底市提供了“按图索骥”的产业图谱。

该规划的关键,在于一份名单——包含硅钢产业链上下游的国内数千家企业,并附上了其电话或邮箱。

这是受邀的规划编制单位——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等经细心搜集、整理而成的。

娄底市商务局投资管理科科长彭岚说,这是湖南第一份如此详细的产业图谱。

有了数千家企业的名单,产业图谱也变成了“招商地图”。

【种种努力引来“龙头”企业】

2022年底硅钢产业“招商地图”定稿后,娄底市的招商干部们就拿到了这个名单,开始采用一一打电话联系、一家一家上门拜访的“笨办法”。

最开始,有的企业接到电话,还误以为娄底招商人员是骗子。

谁能想到,打仗都用人工智能的时代,还有人用这种“笨办法”招商。

▲娄底经开区招商小组考察“三电”企业。(李文灿/摄)

具体打了多少家电话?

娄底市投资促进事务中心科员周津梁挠了挠头,对记者说,记不清了,几千家是有的,因为全市十多家招商小分队上门拜访的企业,就超过了2000家。

“这种招商方式,我们称之为‘网恋’。”彭岚开玩笑说。

他们先打电话、发邮箱线上联系,觉得合适了,再“奔现”相见。

打电话也有讲究,分为不同组别,到了关键的时候,电话得让最有经验的招商干部打。

在“广撒网”打完电话后,娄底经开区注意到了绿智电机。

娄底市定下产业图谱时,“三电”产业几乎是零。娄底经开区经济合作局局长颜振华说,他们当时迫切需要引进一家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带动硅钢向下游突破。

▲娄底市经开区“三电”产业发展交流座谈会现场(刘强/摄)

而位于广东佛山的绿智电机,是家用类电机行业领军企业,已开发800多种规格的电机,其发展与娄底的“钢铁新材—硅钢—电机”产业链高度契合。

“一开始他们态度很平淡。”颜振华一行前往该企业,待了两个多小时,饭也没吃。和企业负责人碰面后,他没和对方谈招商,而是推销娄底的全型号硅钢。

两个月后,绿智电机老板因合伙人的私事来到娄底,顺道回访娄底经开区。这位老板说,招商的干部,却干起了推销当地企业产品的活,很有意思,很不一样。

企业需要利润,光靠感动招不来商。娄底经开区经济合作局组织了3个人,分析绿智电机每一个产品在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材料、加工费、包装费……甚至包括废钢的回收成本。

3%至5%,这是计算得出的绿智电机到娄底生产能降低的总成本。

▲娄底三电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投产的生产线。(刘强/摄)

颜振华说,为了引进绿智电机,光协调硅钢供应商这件事,娄底经开区就专门组织了3次座谈。

“第三次对话谈到了凌晨3点,多方交流终于签订协议。”颜振华对这个细节记得很清楚。

在娄底经开区协调下,当地的浙湘新材提供硅钢,涟钢优先回收废料,甚至还签署了地方国资入股协议。

按娄底支持“三电”产业招商的政策,可以“股东式”服务融入企业发展,鼓励地方政府以产业基金的形式入股有潜力的企业,与企业构成“命运共同体”。

种种举措,让绿智电机消除了融资之忧、原材料供应之忧。

最终,2024年3月,绿智电机投资成立娄底三电金属实业有限公司,落子年产1000万台高效电机及配件数智化工厂项目,项目分为多期,总投资额为20亿元。

▲1月15日,娄底三电金属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台高效电机及配件数智化工厂正式投产。(刘强/摄)

“绿智电机把铁芯冲压产线都搬到了娄底,他们也不需要国资入股了。”颜振华说。

在绿智电机这个“龙头”带动下,多家链上的企业陆续落户娄底。

更重要的是,娄底从硅钢产业出发,实现了向“三电”产业的延伸。此前组建的高规格硅钢产业链招商专班,也于2023年12月改为了“三电”产业工作专班。

【招商与产业互动的逻辑】

当下,娄底的产业结构正从过去的“傻大黑粗”蝶变为“高精特新”。这里面,蕴含着招商与产业互动的逻辑。

招商“笨办法”,无招胜有招。

当很多地方都在搞“招商创新”之际,娄底用的却是“笨办法”。这种办法看似没有创新“卖点”,但实则是日拱一卒,无招胜有招。

比如,爱派尔能引进到娄底,除了企业家的家乡情怀,也是用了“磨”的“笨办法”——时时保持联系、处处“贴身跟进”。

爱派尔科技集团由娄底籍企业家邹联炳、邹宝华、邹简华三兄弟创办,该企业于2024年3月落子娄底。

▲湖南爱派尔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图源:娄底广播电视报)

娄底经开区娄星产业园招商工作部部长段娜说,签约前的两个多月,他们几乎和爱派尔三兄弟每天一个电话,邹家三兄弟在哪里有经贸活动,他们的招商小分队就追到哪里。

作为智能制造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业,爱派尔落地娄星区后,主动当起了“红娘”,已游说13家配套企业入驻。

这也意味着,娄底在“三电”产业之外,又“长”出了智能装备产业链,招商地图不断更新扩展。

▲4月29日,娄底数控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开工暨娄星区2025年度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

其实,娄底也想过走“捷径”,譬如第三方招商、节会招商等,但最终发现,“笨办法”最管用,尤其是结合基金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等企业切实所需的方式,那就成了“王炸”。

娄底是曾国藩的故乡,招商“笨办法”不禁让人想到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

其内核是一致的,那就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拒绝“表演式”努力。

“价格思维”变为“价值思维”。

去年8月1日起,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深刻改变了全国各地的招商方式,以往拼地价优惠和税收减免的方式不能用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招商拼优惠政策、拼各种补贴,其实是一种“价格思维”。而娄底,从“价格思维”变为“价值思维”。

▲涟钢电磁材料公司0.20mm薄规格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下线。(孙远平/摄)

2023年初,娄底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雄杰无意间听到,金固股份钢制轮毂正在试用涟钢研发的新型钢材,当即就会同涟钢高层,带领招商小分队上门拜访金固股份董事长孙锋峰。

几个月后,钢制轮毂项目试用涟钢产品成功,即将量产。娄底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率队赴金固股份。

随着交流不断深入,对方吐露了最大顾虑:市场拓展。诚然,在娄底投资建厂能就近解决原材料问题,但周边汽车市场难以把握,而轮毂体积较大,外运物流成本高。

针对企业的担忧,娄底经开区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汽车产业市场分析报告,对湖南及周边地区的汽车市场进行了科学分析。

▲2024年12月26日,湖南娄底经开区华菱薄板产业园,新质特种钢深加工与低碳新型车轮制造项目开工建设。(刘强/摄)

娄底经开区和娄底市工信局主要负责人还专门陪同投资方团队,到湖南省内整车制造企业进行业务前期对接,省内一重卡头部企业允诺可以全部采用该轮毂。

同时,娄底经开区积极牵线搭桥,支持投资方与当地龙头企业组成合资公司,共同运营该项目。

经多方努力,金固股份项目签约落户娄底。

这个招商故事其实反映出,“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过去可能是“优惠或补贴”,如今是“发展空间”。

基于自身优势的“链式发展”。

娄底发展“三电”产业、智能装备产业、汽车配件产业等,其实都是基于自身“钢城”的优势,这是产业“扩群”的起点。

▲娄底经开区电机产业园。(刘强/摄)

湖南老牌钢企涟钢位于娄底,全市坐拥千万吨钢铁产能。拿硅钢来说,娄底有450万吨硅钢基板、350万吨不同牌号硅钢产能的优势。

有了这个家底,娄底串珠成链,在“链”上不断发力招商,相关产业链也就从零到有、从有到强,招商与产业实现了良性互动。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建议湖南,发展消费品工业。娄底从原材料向下游扩展延伸,发展终端产业,正好符合专家对经济发展的分析。

比如,宏旺集团2021年9月落户娄底,去年湖南宏旺的取向硅钢产量达24万吨,位列全国同行第三。

▲湖南省娄底市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图源:新华社)

如今,一卷成品无取向硅钢圈,从湖南宏旺出发,到达一街之隔的海泰精工,经剪切、分条等后,运往岳阳范斯特进行冲压,再经长沙弗迪动力加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

“我们的产品,能在省内走完整条产业链。”湖南宏旺执行董事刘慧丹说。

湖南宏旺入驻后,为娄底引来了8家“三电”企业,大大延伸了产业链条。

“这既是敲门招商的机缘巧合,更是产业链招商的水到渠成。”肖雄杰说。

▲5月21日,娄底经开区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电池产线上生产销往非洲的家庭储能电源。(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娄底市委书记曾超群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思路决定出路,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思维。

娄底的“笨办法”招商也好,基于自身优势的“链式发展”也好,其实折射的,正是一种发展思维。

来源:红网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