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敢于把利息加到7%,全世界的资本将涌向美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3 20:38 2

摘要:近期,特朗普一直要求美联储降息,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为所动,这让他很恼火,甚至一度传出他想让鲍威尔提前卸任,换上“听话”的人。当然此举难度不小,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美联储具有独立性。

近期,特朗普一直要求美联储降息,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为所动,这让他很恼火,甚至一度传出他想让鲍威尔提前卸任,换上“听话”的人。当然此举难度不小,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美联储具有独立性。

这不禁让人想起3年前的加息周期,美联储官员称把利率提升到7%,才能解决困境。当时尽管没有加到7%,但也高达5.5%。虽然美联储声称加息是为了抑制通胀,但加息游戏的秘密早已被人参透:大幅度升高利率会让全球资本涌向美国,进而达到收割世界财富的目的。

一 美元潮汐收割世界

美联储加息这事儿其实是多维度的操作,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为了呈现美联储加息的逻辑以及美国的真实意图,我们需要把降息和加息放一起加以说明。比如上一轮降息-加息周期:降息周期是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连续下调利率区间至接近零;紧接着就进入加息周期,从2022年3月到2023年7月,连续提高利率在5.25%至5.5%之间,之后一直维持到2024年9月,才首次降息到4.75%至5.00%之间的水平。

先看降息之后会发生什么。利率降低后,美元贬值,美元资本快速从美国流向世界其他国家,一部分流向欧日等发达国家,一部分流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资本寻找投资机会,游资跑到股市或者债市趴着。

这期间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来说,由于美元贬值,借美元贷款比本国贷款更划算,因此很多企业大量借美元贷款。这表面看着对发展中国家不是坏事,毕竟搞经济建设资金充足而且成本很低。历史上有很多国家经历过这样的短暂繁荣,比如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美以及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

那么通胀是怎么来的呢?在降息过程中,由于美元资本一下子大规模涌入国际市场,在商品总量没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陡增,“钱多货少”就使得全球范围内通胀压力上升。比如2020年的降息周期,导致美国通胀率高达9.1%。

于是美联储又顺势打出“抑制通胀”的旗号,开启加息模式。2022年3月开始的这轮加息周期,美联储“11连加”可谓是“激进加息”,而且5.5%的高利率维持了一年多。加息期间,美元走强,美元资本收益率上升,而其他国家央行被迫收紧政策,货币被迫贬值,全球美元资本快速回流到美国本土。

面对这波冲击,发达国家抗压力强还好,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可就遭殃了:资本流失严重,再度融资成本又大幅度升高,经济建设陷入停滞;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借美元贷款的企业因美元升值而背上沉重的贷款负担,甚至不少企业逾期还不上贷款,只能变卖资产。美国资本这个时候趁机下场,在发展中国家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优质资产。

这种收割世界财富的戏码历史上演绎过多次,从1980年代的拉美到1990年代的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其实香港也差点被收割,当时是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才打赢了那场“金融保卫战”。

2022年的这轮加息周期也对世界造成很大冲击,尤其是亚洲国家,像日本、韩国、泰国等美国传统盟友也没能幸免,本币持续贬值,资本外流,甚至一度面临陷入经济金融危机的风险。就像开头提到的,当时有人预测,美联储加息到7%才能缓解美国通胀压力。不过,这个预期并没有发生。

二 激进加息损人不利己

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美联储加息到7%并不算疯狂之举,因为比这尺度还大的操作它都做过。比如1981年将利率提高到19.1%,1984年提高到11.5%,1990年代也加到6.5%左右,所以美联储真的加到7%也不会令人感到惊讶。

那为什么美联储这次没有提高到7%,而是维持在5.5%的水平?表面上看是通胀抑制住了,2024年10月,美国官方数据是通胀率在3%,不过民间的反映是物价依然在涨,衣食住行的成本依然在增加,这不难让人得出结论:官方的通胀数据与通胀事实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既然如此,美联储为何不继续加息一举把通胀降到2%?因为加息是一把双刃剑,持续激进加息不仅冲击其他经济体,也会反噬美国自己。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美联储降息、加息与利率、汇率、贸易也就是供应链、投资、全球资本市场存在协同效应:加息周期,世界其他国家面临本币贬值、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主权债务危机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也面临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的风险,像前面提到的美国社会的通胀事实就是一个信号。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很可能会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破坏性不亚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

而另一边,美联储搞美元潮汐目的是收割世界财富,但效果越来越有限了,因为手握高额外汇储备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割不动,而另一个重量级经济体欧盟,其实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资本已经外流,而且相当部分就跑去了美国。也就是说,能收割的已经收割了,割不动的就是割不动了。但美国不甘心,于是就有了加息周期虽然不再继续加息但时间延长了一年多,结果就是一轮又一轮收割日韩、东南亚这些经济体,但怎么收割都不够,因为经济体量摆在那里。

其实美国的困境,不仅是美元潮汐游戏割不动了,还在于它对资本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让美元资本流向美国本土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资本留下来为美国发展服务。而美元潮汐游戏根本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三 美国把自己困住了

说起来,历史给了美国很多次机会让它以一种有利于世界发展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但美国政客坚持自私自利的操作,比如1920年代经济大萧条对全球挥动关税大棒,1970年代石油危机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每一次都是拉着全世界为他分担风险。而另一边是美国政客寅吃卯粮又好战,毫无节制滥发纸币,债台高筑,还沉迷金融资本游戏把制造业弄得空心化。

即便到了现在,美国政客仍然没有跳出无视经济规律的惯性思维,不是搞美元潮汐游戏,就是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特朗普2.0更是把关税战打出了145%的“天花板级别”,比当年胡佛还嚣张!

无视规律肯定要付出代价,当年胡佛乱搞让美利坚陷入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的大萧条,而今特朗普一通操作也为自己酿出4个苦果:一是股市券市债市三杀,抛美债不停歇,对美元信用和美国国家信用构成持续性伤害;二是市场动荡不安,通货膨胀持续上升,物价飞涨,美国民众成活成本飙升;三是就业疲软、失业率上升,多家国际组织上调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四是美国港口停靠的运输生活日用产品的中国货船数量降至为零,意味着高关税导致两国贸易基本中断,也意味着美国商超货架上要空空如也了。

同样是把美国带入经济衰退的节奏,胡佛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信息传递没那么快,但如今这个时代,识破谎言的效率出奇的高,上面提到的4个后果,后3个足以点燃民众怒火。所以特朗普很紧张,他多次喊话让鲍威尔降息,但此举的真正意图并不清楚,因为要抑制通胀就需要加息,而要刺激就业就需要降息,这两者是矛盾的。也难怪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团队不懂经济规律。

其实特朗普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让资本回流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对全球发动“关税战”,他总是拿贸易逆差说事儿,要挟别国买美国的商品、买美债,还要到美国投资。而一旦其他国家在关税问题上妥协,他会立马拿出哪个“海湖庄园协议”,把美债短期便长期、长期变无期,拉长、摊薄,说白了就是变相“赖债”。他的智囊更加赤裸裸,公开喊话让各国直接给美国打钱,简直就是明抢了。

由此也可看出,特朗普的操作落脚点是资本回流,但资本回流不是重点,重点往近了说是缓解债务压力,往远了说是让美国制造业“重生”,以此获得造血能力,进而让美国恢复元气。

当然特朗普误判了中国的反应,其实从拜登任期内搞美元潮汐游戏割不动就能看出中国的态度和立场,那就是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这也给迷信单边霸权霸凌的美国政客们上了一课。

毫不客气的讲,美国到如今这个地步完全自己折腾出来的。目前看,美国政客还想接着折腾下去,但问题是美国的国力还能承受多少风浪呢?

参考文献

环球网.“美元潮汐”收割全球:降息放水推高通胀 加息收网转嫁危机

经济日报.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祸及世界

新华网.连续两日施压 特朗普为何着急让美联储降息 一文解读

来源:热情的逗狐狸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