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长江存储突然宣布建成全国产化芯片生产线,下半年就能试产。这消息一出,美国那边直接傻眼了。三年前他们给中国芯片产业下过“封杀令”,以为能掐死对手,结果现在反而被反超了。
国产芯片破局,美国制裁反成催化剂,霍工团队亮出底牌
2025年7月,长江存储突然宣布建成全国产化芯片生产线,下半年就能试产。这消息一出,美国那边直接傻眼了。三年前他们给中国芯片产业下过“封杀令”,以为能掐死对手,结果现在反而被反超了。
我去年去武汉看过长江存储的工厂,里面全是国产设备,轰隆隆响个不停。工程师跟我说,现在他们造的232层芯片,连三星都追不上。要不是被美国卡脖子,他们可能还在用别人的设备慢慢搞。现在倒好,被逼得自己造设备,反而搞出了新花样。
这事得从霍宗亮说起。这哥们儿1994年上北大学微电子,那时候中国芯片产业基本是零。他后来去三星干了七年,挣大钱升高管,但2010年突然回国了。同事都说他傻,他倒好,就一句“国家需要”,转身就加入中科院。2016年长江存储成立,他当了首席科学家,开始搞3D NAND闪存。
当时三星、英特尔这些巨头早把专利围得严严实实,中国想自己搞技术太难了。霍工带着团队硬啃,天天加班,失败了重来。后来他们想了个绝招——把存储单元和控制电路分开造,再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这技术叫Xtacking,不仅绕开专利,速度还快,散热也好,生产周期缩短20%。
2017年他们做出32层芯片,之后几年一路狂飙:2019年64层量产,2020年推出性能领先的闪存,2021年“致态”品牌硬盘直接对标三星,2022年232层芯片把三星甩开。
但好景不长,2022年底美国把长江存储列入制裁名单,禁止卖设备。这下麻烦大了,高端设备买不到了,关键材料也断了。霍工当时说:“买不到就自己造!”这话听着简单,干起来可难。芯片生产线需要上千种设备,每样都是高精尖。
他们拉来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这些国内企业,一块儿攻关。北方华创搞刻蚀机,中微半导体搞沉积设备,盛美半导体负责清洗……就这样,硬是把所有设备都国产化了。现在他们的产线全是“中国制造”,美国就算想卡脖子也搞不定。
更绝的是,他们还反向输出技术。2025年初韩媒爆料,三星要买长江存储的400层芯片专利。想想看,三星可是全球存储巨头,现在反过来求中国公司授权,这剧情反转得够大吧?
美国公司美光一开始还挺得意,以为制裁能搞垮对手。结果长江存储直接在美国法院告他们专利侵权,逼得美光非得交出技术文件不可。美光急得跳脚,搬出“国家安全”挡箭牌,但法院不买账。后来美光又被曝出偷偷资助网站造谣“中国芯片有间谍软件”,长江存储直接再告一状,美光彻底慌了。
现在消费者也站队了。我买的“致态”固态硬盘才几百块,以前三星同款要两千多。实测速度不输三星,价格还便宜那么多,谁还买贵的?美光想抢回市场就得降价,利润肯定大缩水。
霍工说得好:“技术封锁封不住创新。”这话我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中国芯片得靠进口,现在看到国产设备全线上线,232层芯片领跑全球,突然觉得这十年的坚持真值。
听说他们下一步要搞300层、400层芯片,连光刻机这些最难的设备都在攻关。要是真搞定了,以后CPU、GPU这些核心芯片也能自主,那美国的制裁就真成笑话了。
我跟工厂的工程师聊天,他们说最难的时候,设备买不到,材料被禁,但大家就是憋着一股劲儿。现在看着国产设备跑起来,订单接到手软,感觉中国芯片这盘棋,是真活过来了。
来源:福气说闲事